“他愛不愛你
前段時間,我們公司搬遷,部門聚會慶祝,去了附近的餐館相聚,一群人聊天到了凌晨。
聚會上,有個同事在提到自己感情問題時,心情一下低沉下去。
她和男朋友談了好幾年,依舊沒有走到談婚論嫁的地步。
家裡也催過幾次,可她總覺得還差點什麼,起初男朋友也有結婚的想法,可被拒絕一次兩次,後來他也沒再提起過。
就這樣,兩人在感情裡蹉跎好幾年,愛情漸漸失去了最初的模樣。
以前每次發的訊息總能被秒回,開始被忙碌兩個字敷衍。
以前半夜三更能因為一句話起床給自己做宵夜,現在也消停不見。
用她的話講:
“總覺得對方沒那麼愛自己了,可這樣結束感情吧,又不甘心。”
或許是她的經歷讓人感同身受,大家紛紛開始幫她分析。
“你要小心了,喜歡你的男生不會一直都不回你的訊息。”
“真正愛你的男生,即使半夜被吵醒,也會為你做宵夜。”
“當男生對你開始敷衍時,他就只是不再那麼喜歡你而已。”
這樣言論,是不是覺得有些耳熟呢?
好像這些觀點,在我們所處的網路世界裡,早已經司空見慣。
在那些戀愛話題下面,一個個所謂的戀愛標準,猶如世界的規則一樣一遍遍刻入人心。
它蠱惑著人們情不自禁地照本宣科,拼了命要求對方去附和。
一旦沒有做到,就懷疑愛情過期,他是不是真的愛我。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回覆訊息慢了,就真的不夠喜歡了嗎?
他回覆訊息慢了,可能工作忙可能在開會。
我們自己在工作上班的時候,也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有些微信資訊看到時,可能由於手頭上的事太多,忙著回覆客戶忙著向老闆報告。
可能當有機會回覆訊息時,又早已是幾個小時以後了。
他沒再半夜起床為你做宵夜,又或許是太累了,需要休息呢?
我們總可以輕易地看到,別人愛情世界裡的波濤洶湧,卻難以體會身邊人的欲言又止。
就像那句對愛情最真摯的評價那樣:
“我們總會覺得愛情應該轟轟烈烈,可現實卻是平平凡凡。”
是啊,戀愛和生活畢竟是不同的。
戀愛可以浪漫無比,每一天都可以有儀式感,多的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感動。
但生活就是過日子,更多的是腳踏實地。
是生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不是永恆“愛與不愛”的猜忌,費盡心思去爭吵。
真正的愛情本身,永遠不是浮於表面的虛榮,而是埋藏於心的安全感和信任。
再光鮮幸福的感情,也會充滿著衝突和斷裂。
沒有信任的支撐,沒有生活點滴的小事,沒有一起共患難的情義,很容易分崩離析。
朋友圈裡,有這樣一對夫妻:
婚前,男生為了討女生喜歡,戀愛時每次見面都會送上一朵玫瑰,搞些驚喜浪漫。
女生被男生的愛俘獲,對戀愛的未來乃至婚姻,充滿著期待。
婚後,男生開始忙著工作,一心想為家庭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生日、紀念日、情人節,隨便發個紅包了事。
女生呢?依然沉浸在戀愛的浪漫裡,認真對待每一次節日,每一次她都失望而歸。
結婚紀念日,她買了鮮花,做了精緻的晚餐,化了美美的妝,穿上漂亮的新裙子。
等來的只有男生冷冰冰的電話:
“我晚上和同事聚餐,晚點回來。”
所謂的浪漫和儀式感,最後卻一點點謀殺了他們的婚姻。
歐麗娟老師曾說過:
“我知道,愛情和婚姻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需要時時刻刻去維繫的。”
可需要用什麼去維繫?
並非浪漫、儀式感,定時安排燭光晚餐,小驚喜小禮物。
這些流於表面對愛的表達,只是“浪漫”的虛假萬千。
你要維繫的是你們心靈成長的速度,以及成長的方向要一致。
如果沒做到這一點,兩個人只會漸行漸遠,遠到看不見彼此的背影,兩人真的最後會成為陌生人。
愛情可以很美好,但愛情也很脆弱。
戀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或許戀人最美好的地方就是,當自己一個人踟躕前進的時候,擁有的不是孤單和漫長。
而是有一雙溫暖的手,和始終溫柔的眼睛。
就像周國平說的那樣:
“在持久和諧的婚姻生活中,兩個人共同擁有的無數細小珍貴的回憶,猶如一份無價之寶。 ”
你們不僅有著愛,有著不離不棄的默契,還有共同孕育的成長。
這樣,才是幸福該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