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時,女生愛犯的三個認知侷限,會錯過最愛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也受認知的侷限,有些事情如果不經歷過或是別人點醒,在當時想不明白。
稻盛和夫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僅僅是有沒有發揮神奇且無限的可能性,其核心在於掌握優秀的思維方式。
大多數以感情為重的女生在遇到喜歡的男生時,哪怕自己很優秀,也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在男生面前自卑,認為自己配不上他。
像這樣的固定思維方式就會侷限自己,在喜歡的人面前畏手畏腳,即便是對方足夠主動,也不敢輕易嘗試交往,因為在自己的認知中早就認定彼此沒有好的結果,索性不開始。
有些女生則敢於嘗試,去打破自己的認知,一邊成長,一邊探索無限的可能性。
被自己認知侷限和敢於打破自己認知的人,在處理感情問題所作出的選擇是不一樣的,結果會發現有的人明明拿著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
戀愛時,很多女生因為認知的侷限,會錯過優秀的男生。
不敢“高攀”,卻喜歡“下嫁”。
如果碰到兩個男生同時追求你,一個各方面條件非常好,但是不會整天兒女情長。另一個條件比你自身的條件差一些,但是表現的非常在乎你,甚至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經歷過婚姻的人,肯定會勸你選擇條件各方面都非常好的男生嫁了。
然而,作為當事人來說,不少女生都不會選擇各方面條件非常好的,因為害怕自己“高攀”,認為對方可能是一時興起,等到興盡棄如敝屣,從而認定這樣的男生不會珍惜自己。
很多女生會選擇一個比自己條件差點的男生,認為這樣的男生會感恩自己的“下嫁”,從而念著自己的“恩情”並加倍對自己好。
但是,沒有人願意一直面對一個總是強調對自己有恩的人,這正是人性的弔詭之處。
條件比女生差的男生,可能在得到女生之前會感激,但是事後他並不認為你下嫁給他是因為你的“犧牲”,他會認為是自己的本事。
如果你認為“下嫁”就能高高在上,就能被男生珍惜,不如說你太不瞭解人性。
所以,不要抱著困守的觀念(認知)去選擇,而是敢於嘗試選擇優秀的男生,尤其在自己條件不差的情況下。
喜歡會說的男生,認為甜言蜜語就是愛。
一個能說會道的男生確實善於處理兩個人之間的問題,能給人愉快的感受,會吸引女生的注意力,也給女生一種錯覺,認為這就是愛情的味道。
那些處理感情問題相對嘴拙,卻用實際行動在付出的男生卻並不受女生的歡迎,被定義為木訥,不解風情。
然而,一個男生如果在相處中總是說各種好聽的情話,卻並沒有把對你的好落在實處,那他所說的話,不過是空話。
這樣的空話,女生聽一聽就行,要是當真就輸了。
真正愛上一個人後,我們會收斂自己的驕傲自恃,不自覺地有那麼點放低自己的下意識,不敢過於張揚自信。
那些只會說情話,卻不想付出任何的男生,他無非是覺得你很好糊弄,在相處中他占主導地位,而你也是處處附合他,並沒有自己的主見,才會覺得他說的都好,是愛你的表現。
不過,真正喜歡你的男生,哪怕他再優秀,但在你面前他還是會顯得嘴拙,為了彌補這一“缺點”,他會加倍為你付出,並且給你恰到好處的關心。
失去最愛後,認為嫁給誰都一樣。
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話多,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和最愛的人在一起的情侶也很多。
不少的女生在失去最愛的男生之後,對感情、對別的男生、對婚姻等都沒有了興趣,但是為了跟大家的人生一個樣子,會按照父母安排為結婚而結婚,對自己的終身大事沒有一點規劃。
認為除了他之外,嫁給誰都一樣,反正都不是自己最愛的人。
然而,婚姻是女生的第二次投胎,嫁給什麼樣的男人真的決定著自己後半生的幸福程度。
如果閉著眼睛選擇一個男人,用隨便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婚姻,敷衍的態度,其實就是敷衍自己的人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男生雖然沒有辦法分出三六九等,但是,適合你的人,才叫對的人;不適合你的人,是錯的人;
女生如果選錯了人,註定一生會坎坷不平,沒有幸福可言。
選對了人,則可以把婚姻當成港灣,彼此說不完的話,相互體諒和包容,攜手到老。
不要為了失去的愛而賭上自己後半生的幸福,要選擇一個能彼此成就,彼此變好的人共度餘生,慢慢就懂得嫁給誰真不一樣。
戀愛時,女生跟男生一樣都會犯錯,對於愛而不得的人或是讓自己痛苦的人,一定程度上跟自己的選擇有關。
內心不想要的結果,卻因為陷入認知的侷限,把自己困在感情的誤區裡,從而做了錯誤的決定。
雖然愛情是雙向奔赴,可是也要做好愛情之船的舵手,選擇自己想要的人,在相處中不斷成長,打破固定的思維方式,敢於嘗試,才能避免錯過了優秀的男生。
今日話題:你有錯過的人嗎?因為什麼?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