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後,真正的聰明人,都在過“低配”生活
現實裡,人們都希望生活富足,物質多多。但其實,有時候物極必反。
東西過多,接觸的人過多,會讓人心思渾濁。無法關注真正重要的事。
退休之後,真正的聰明人,都在做減法,過“低配”生活。
01 人際交往上,要低配
人在年輕和壯年時,要來往很多人,來給自己鋪路。
包括升職加薪、生活上的一些事,都需要他人的幫助。
但是到了退休年齡,就該明白,自己在職場上的光環,已經褪去。
換句話說,自己的“利用價值”不大了。也就不必要,再強求太多的人際關係。
簡單點吧,跟最要緊的人處好關係,就已經足夠了。
舉個例子。
我家有位老鄰居,退休前,總是逢年過節叫很多人,來家裡吃飯。
來潤滑職場關係。
現在退休了,人也清閒了,不再搞這一套。
他自己也說過:自己沒有了利用價值,所以順其自然就好。
人來往得少一點,反而節約精力。
人到了退休,精力自然比不了年輕人了。這時候,人際關係上,做一個刪減,就很重要。
有家人,有二三好友,就夠了。
不必為了顯示“交友廣泛”,就天天在外面。
那樣反而吃喝玩樂,亂了心性。還對健康不好。
02 飲食上,簡單點
人呢,都喜歡過物質水準高的生活。
最好每頓飯,都能吃到高檔的山珍海味。還有各種補品。
但是現代人,本身富貴病就多,糖尿病高血脂都不少。
吃得多一些,反而是對身體的負擔。
所以說,退休老人,在飲食上簡單點,反而是給身體減負。
舉個例子。
之前我讀過一本書,裡面的大夫說過:人想要身體好,在飲食上,要追求寡淡的滋味。而不是美味。
說的沒錯。現實裡,好吃的東西,多半都是不健康的。
比如,某些肉裡面的肥肉,太多了。
好吃的菜裡,多半放了大量的鹽和油,還有糖。
這些東西吃多了,胃口是滿足了,但是身體卻受不了。
早早就要得上三高的。
所以說,節制自己的飲食,非常重要。
人到退休,最好在飲食上,低配些。
不要搞太多的花樣,什麼天天紅燒肉、排骨、各種補湯。
就按照正常的膳食結構,葷素搭配就好。反而更加健康長壽。
03 物質上低配,精神上高配
現實裡,大多數人,都渴望擁有高階的生活。
比如住的房子更大,衣服更加高階。
但是坦白講,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收入來支撐。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工薪層。如果隨便花錢,那真是多少也不夠。
所以說,人到退休,爭取在物質上,剋制自己。而在精神上,豐富人生。
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舉個例子。
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芒格先生,雖然是舉世聞名的大投資家,富豪。但是生活十分簡樸。
現在居住的房子,還是幾十年前買的一棟小屋。而且出行,都買經濟艙。
由此可見,人活著,不是非要追求物質享受,才可以。
現實裡,多數人退休後,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開支。
及早做好準備,對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