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離婚應該問自己 做好5個準備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婚姻不是兒戲,選擇離婚的話需要照顧好每一個人的感受,那麼你有做好離婚的準備麼?正如結婚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離婚也不是一個結束,它還承接著未來。用理性的態度去解決一個無法繼續下去的婚姻,合理鋪墊未來的生活。

該不該離婚應該問自己 做好5個準備

離婚不應該意氣用事,更不應為了快速擺脫眼下而草率。那麼,離婚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

第一,確保是一個成熟理智的決定。

一個人的婚姻是否真正到了決裂的邊緣,外面的人不知道,其實兩個當事人自己也未必知道。

人們常說,只有結不成的婚,沒有離不成的婚。

最小的理由,比如一方不講衛生,都可以成為離婚的緣由;而那些別人覺得無法忍受的東西,比如暴力和背叛,在某些時候反而會不能成為解體一個婚姻的關鍵。

所以,該不該離婚,不要問別人,要問自己。該離不該離,需要承擔選擇後果的永遠是你自己。在離婚的時候,多一點權衡,耐心,儘可能的用自己所能調動的最大智慧去尋找最後的決定,這是對我們自己人生負責。

婚姻不是兒戲,離婚不能是一種要挾,更不是一種懲罰,應該是慎重之後心甘情願的抉擇。

第二,確保自己在心理和情感上能夠接受。

即使一個婚姻再糟糕,但如果身在其中的人沒有在心理和情感上做好準備,就算是勉強離了,也很難過好之後的生活。因為離婚歸根結底結束的是一種生活習慣,情感的慣性是如此的強大,能夠讓人可以忍受很多瑣碎的痛苦。要完成這種習慣的割捨,需要很多勇氣和決心。一定要給自己時間,去理解,去接受。

第三,確保可以放下恩怨,開啟心靈的枷鎖。

一段感情的失敗,打擊的不僅是我們對一個人的愛,很大程度上還損害了我們的自尊心,感覺自己做人很失敗,這是很多人在婚姻結束時難過的原因。離婚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終結,不單是形式上的結束,如沒有內心的釋然,則免不了心靈的煎熬和痛苦。

離婚時,應該有一些新的反思,一段失敗的婚姻,折射出了我們人生的誤區和不足。但是也給我們帶來了成長和成熟的機會。

第四、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害,為未來的生活鋪平道路。

平和分手當然是最好的,但有太多的婚姻是需要仇恨、計較、爭奪才能夠走完兩個人最後的道路。

如果兩個人之間的利益無法調節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該談的,該要求的,都要在離婚時擺出來。離婚後彼此就是路人,再沒有資格提出要求。離婚時,拿走自己應得的,不僅是為了今後的生活,也是為了彌補內心的創傷。

第五,確保對幸福仍然抱有信念,不要放大離婚的痛苦。

離婚對人最大的打擊是顛覆了傳統的信仰,會帶給人一種無力感,會讓我們產生懷疑,為什麼連一個婚姻和一個人的心都維持不住?很多人離婚時都會心灰意冷,對未來和幸福失去了信念。

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失落,每一種失敗都能帶來一種寶貴的東西:從錯誤和痛苦中汲取經驗,學會積極地忍受人生的種種缺憾,擦乾眼淚,用心生活。

離婚時怎樣保護孩子?

離婚時,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孩子受到的傷害呢?

一、 向孩子解釋說明離婚的原因不是因為他

父母告知孩子離婚時,要給孩子一個原因,比如性格、感情方面等等,一定讓孩子瞭解到父母離婚不是因為他。否則,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是自己做錯了事導致父母分開,從而會非常自責,那麼這樣,孩子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自卑、以及厭惡自己的心理。

二、 讓孩子清楚瞭解以後生活的安排

離婚後要跟孩子講清楚和誰一起生活,以及父母怎麼分工,例如何時可以見到另一方,長假和節假日怎麼過等等。或者儘可能徵求孩子的意見,十幾歲的孩子可以參與討論,主要讓孩子感覺到生活的可控性和穩定性。

三、 在孩子面前,不要講述另一方過多的過錯

如果當著孩子的面,極力批判自己曾經的另一半,即孩子的父親或母親,這樣會讓孩子恨上另一方,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且孩子會想:我有這麼糟糕的父母,那我是個什麼樣的人?,造成孩子潛意識中的自卑。所以,跟孩子談論另一方時,不要過多講述對方的過錯。強調作為父親、母親,他(她)是非常愛你的。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