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經典名句100句 每一句都很經典
活到老,學到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今天挑選《論語》中的十句格言,繼續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
一、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
點評:大眾都厭惡的一個人,未必就是一個壞人,必須經過仔細考察,才能確定他是不是可惡。大眾都喜歡的一個人,也未必就是一個好人,也必須經過仔細地考察,才能確定他是不是好人。
二、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
點評:如果志向不同,意見不和,那就不要在一起共事,否則的話,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三、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點評:有些人善於察言觀色,能說會道,專挑你喜歡的話說,跟這種人在一起,可能感覺很舒服,但這種人往往不厚道,沒有什麼仁義之心。
四、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點評:放是放縱的意思。如果放縱自己的私慾,自私自利,絲毫不為別人著想,就必然會招致別人更多的怨恨。
五、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點評:人生在世,誰也離不開錢財,金錢和物質是生存的基礎。君子也愛財,但取之有道,凡事都會以道義為先。小人就不一樣了,只知道自私自利,凡是對自己有利的,就都會去做,不管什麼道義不道義。
六、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論語.里仁》
點評:沒有仁心的人,不可以長久貧困,否則他就會為非作歹了;也不可以長久安樂,否則就會滋生驕奢淫逸的心態。
七、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里仁》
點評:古人說話很慢,很謹慎,不會輕易出言,唯恐自己話說去了,事卻沒做到,這是做人最大的恥辱。
八、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
點評:生活節儉,是個好習慣,因為節儉而招致禍患,幾乎是沒有的事情。只有驕奢淫逸,才最容易招致禍患。
九、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
點評:給領導提建議,最多提三次,如果領導聽不進去,就不要再提了,否則就會給自己招來禍端;對朋友提意見,也是最多三次,不能太囉嗦了,否則的話,就會導致關係疏遠。
十、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
點評:對於中等智力水平以上的人,你可以跟他談論一些比較深奧的道理;對於中等智力水平以下的人,就不要講太深奧的道理,你跟他講了,他不但理解不了,還會鬧出誤會,等於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