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女子回孃家掃墓,被大哥大嫂趕出家門:外嫁女不能上墳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我們習慣了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風俗,從而加入他們,成為風俗文化的守護者之一。
但有的風俗,真的有些不太友好,甚至有些封建迷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相信,不遵守了,不懂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廣東,一名女子清明節回孃家掃墓,不料被大哥大嫂趕了出來,說什麼也不給她去上墳。
“這是風俗,你不能影響我們家運氣!”聽到這,女子很是無奈。
事情發生在廣東的一村民家裡,女子趁著有時間,想回孃家掃墓,她想爸爸媽媽了,想給他們燒點紙錢,上炷香。
於是,沒有通知大哥大嫂,女子一大早就直接回到孃家,想跟大哥大嫂一起去掃墓。
看到妹妹突然回來,還是清明節,哥哥和嫂子一臉懵,問她不去掃墓嗎?回來做什麼,有什麼急事嗎?
妹妹說自己就是回來掃墓的,想去給自己的爸爸媽燒點紙錢……
“你這是胡鬧,你已經嫁人了你不知道嗎?”你見誰出嫁的女兒,回孃家掃墓的,你有自己的家庭,你應該跟你老公和家族那邊去掃墓,而不是回孃家。
妹妹卻不以為然,爸爸媽媽才是養大自己的人,給他們掃墓不是應該的嗎?為什麼要跟婆家去掃墓,他們的祖宗,自己一個都不認識。
“你趕緊回你家去,不行就是不行,帶你去掃墓,會帶走我們家的運氣!”哥哥說道。
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哥哥和嫂子就把妹妹趕出去,讓她趕緊回家去,別來搗亂,自己忙著呢!
不僅僅是女子的孃家,她發現,很多地方的風俗都一樣,外嫁女不能回去上墳,理由也是各有千秋,她也理解哥哥和嫂子。
“只能有時間再回來給爸爸媽媽上香吧!”
我們湖北有這個習慣,嫁出去的女兒不能上墳,所以清明我就沒有回去的動力。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廣西卻例外。
廣西不管是外嫁女,還是上門女婿,甚至是朋友,都可以帶去掃墓,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要你願意去,他們就帶著去,絲毫不理會其他省份的習俗。
這種風俗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獨生女子家庭怎麼辦?
80後、90後的家長,很多父母都只有一個小孩,尤其是獨生女的,她不回去掃墓,誰給她爸爸媽媽上墳。
所以說,類似的風俗就有侷限性,不考慮現實中的情況。
好在,很多女生已經開始打破這種規矩,什麼女兒不能進老林的規矩,從我這裡開始打破和結束。
女兒給父母掃墓,天經地義,就算被鄰居說三道四、指指點點也無所謂。
大部人支援的觀點是,與風俗無關,與人和家庭有關。
我老公的親哥堂哥嫂子們說:夫家不允許出嫁女人回孃家掃墓,怕帶走財運。
我自己的哥哥和嫂子說:你們年年回來掃,能帶多少就帶多少,我熱淚盈眶,血脈壓軸,幸福美滿。
像我家的情況,我爸也是沒兒子,我姐妹仨幾乎每年都帶上自己的子女去祭拜我爸,我在擔心以後要是我姐妹仨不在了,還會有誰去祭拜?
風俗這東西,應該跟著社會的進步而改變,人不能墨守成規,更不能迷信。
祖宗大概也會覺得,有後人來祭拜他們,開心還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