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姐姐總不負責,把孩子丟給婆婆就不管?為此我感到很憤怒!
從我嫁到老公家起,老公的姐姐一直是我最關注的人之一,她已經出嫁了,孩子大的4歲,小的剛剛出生。雖然她不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她作為老公的姐姐,我們經常會有相互聯絡和交流的機會。然而,我發現她似乎在家庭生活中並沒有起到老公姐姐的作用,也沒有貢獻家庭。
她和姐夫就一直在家吃完飯後回自己家,每次都是如此。姐平時也懶,每次過來吃個飯就走。雖然她也能照顧嬰兒,但她並沒有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家庭中,也沒有盡責。如果她能夠負起責任,多付出一些,即使是小事情,如在家庭飲食方面的幫助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感覺這個習慣十分不健康,並對整個家庭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就像我的婆婆,她時常一個人照顧四個孩子,難免身心疲憊。雖然她很辛苦,但她一直在堅持自己的責任,照顧著孫輩。可是,她從來沒有說搭把手,好像這些孩子不是她生的一樣。婆婆的年齡也越來越大,照顧這麼多小孩子難免有一些吃力。我知道婆婆對整個家庭的付出是很大的,為此我很心疼她。
所以我常常為她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常常要給一大家做飯洗碗,我會感覺到很累。我也知道這些工作是我應該做的。但是,如果老公的姐姐多做一些家務,那麼我們這個家庭就不會顯得如此的吃力。如果她能多為家庭做些什麼,家庭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生活也會更加順暢。要不然這樣持久下去,我真的有一些。家裡也常常被四個小孩,弄得一塌糊塗。婆婆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並不知道怎麼與她進行溝通。
她就像一個客人,吃完飯就走什麼都不管不顧。為此,我的老公常常與她爭執,我們並沒有義務幫她照顧孩子。但是我們也做不到像她一樣自私,在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一直盡我所能,使我們的家庭更加美滿。我希望,老公的姐姐也能夠有同樣的認識,負起家庭責任,這樣我們就能夠共同推動家庭的發展,更好地滿足彼此的需求和期望。所以我開始去找尋一些幫助,讓她盡一些義務。我在簡文上提問,她給我的方法是這樣的。
它告訴我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選擇解決方案應該基於每個人的需求和能力。如果以上的方案也不能夠改變現狀,最重要的是要儘量學會接受和調整,把你的情緒值得那邊,儘量讓自己平和一點,不要把所有的問題和壓力都放在自己的身上。我決定和婆婆好好談談這件事,以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最後我們一致認為,自己的孩子自己帶。這次我們的態度也堅決一些,為了防止她再次不負責直接走的情況,我們將孩子直接送回她家。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成員都應該為家庭做出貢獻,每個人都應該盡最大努力,讓我們的家庭更加和諧、幸福。我們需要相互合作,相互支援,這樣我們才能夠創造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舒適和愉悅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