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米情誼濃,兒子留戀不捨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我是魏德友,今年53歲。我出生在魯中平原的一個貧窮的家庭,當時我們住在破舊的草房子裡,生活十分艱難。我的爺爺是趕大車的,經常外出拉貨或去走親戚。每次回來,他都會從懷裡掏出一點好吃的,有時候是燒餅或者白麵饅頭,總是會讓人感到開心和驚喜。爺爺的收入是我們全家的主要,我們全家靠著他賺點錢來維持生計。有一年,我們這裡逢大旱,收成很差。到秋天時,全家只打了兩袋子糧食,這樣的糧食根本不夠全家人吃一年。到了年底,家裡的糧食缸就見到底了,我們的日子變得非常艱難。

借米情誼濃,兒子留戀不捨

奶奶愁眉苦臉,不住地念叨。爺爺則不聲不響地趕著大車往返。幾天後,他竟然拉回了大半袋子大米。當我們看到這些白花花的大米時,眼睛都亮了起來,奶奶驚訝地問:“老伴啊,你去哪裡弄的大米呀?”對於我們這個家庭來說,那些大米是無上的美味。爺爺告訴我們,他在外地認識了一個姓魏的人,他也是趕大車的。他們在路上互相照應,一起奔波勞累,感情也因此更加深厚。我們這裡主要種玉米、地瓜,小麥和大米等細糧很稀罕。所以,能吃到大米是一種奢侈,對於我們全家來說特別寶貴。

我永遠記得那個冬天,我們全家都圍在一起,吃著爺爺拉回來的大米稀飯,品嚐著那無比美味的味道。這個小小的幸福瞬間讓我們忘卻了生活中的艱辛,也讓我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有一位年邁的爺爺在路上一直照顧著他的朋友。有時候,他們的食物不足,爺爺就會自己省下一些,讓朋友吃。有一次,他們住在一個店裡,半夜裡爺爺的朋友開始發燒冷顫,滿臉通紅。爺爺叫醒店家,買了一些紅糖和生薑,煮了紅糖姜水給朋友喝,直到他出了一身汗才稍微好一些。

第二天,朋友還沒有完全康復,爺爺留下來照顧他,直到他完全恢復才一起上路。儘管這個事件耽誤了他掙錢的機會,爺爺從沒有抱怨過。分別時,朋友非常感激他的幫助,但爺爺認為這是應該做的,因為他們都姓魏,天下同姓就是一家。在回家的路上,爺爺發現多了一件羊皮棉襖,是朋友為了感謝他送的。朋友也承諾了,如果爺爺遇到了困難,他們會盡力幫助。

在一個沒有糧食的過年時,爺爺跋山涉水前往朋友家,他們不僅幫助他安排住處,還熱情地招待他,給他做上了荷包弟蛋,這在那個年代裡是最好的款待方式。在臘月22快要過小年的時候,爺爺突然來到朋友家。朋友心裡想,肯定是有難處需要幫忙,於是他主動問爺爺:“大哥,有什麼困難儘管說,只要我能幫上忙,一定會幫的。”爺爺很感動,因為他一直覺得不好意思向別人借糧食。但是,想到家裡的困難,爺爺打起了勇氣:“大兄弟,我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來求你。

雖然快過年了,但是我們家已經沒有糧食了。如果你家裡寬裕,能借給我們點糧食就好了,如果不行,就算了,也別難為情。”聽了爺爺的話,朋友一下子爬起來,找來一個袋子,走到缸前,拿起瓢子舀起了大米。爺爺看見缸裡還有不少大米,就把袋子拽過來說:“夠了夠了,你們家還要過年呢。”爺爺答應了,以後收成好了就會把大米還給他們。朋友卻說:“大哥,你不要還我大米了。幫你這個小忙本是應該的,我這條命都是你給的。你還跟我說還糧食,那不是太客氣了嗎?

大哥,只要有我一口飯,你就別餓肚子!”天亮後,爺爺便要趕著大車回家,因為臘月24要過小年。臨走時,朋友悄悄塞給了爺爺幾塊錢和一塊家裡做的臘肉。爺爺趕著大車往回走的時候,雖然天寒地凍,但他的心裡卻暖暖的。爺爺的眼淚並不是因為生活的艱難而流下來的,而是因為交了這麼一位肝膽相照的朋友。雖然他們是同姓,但並沒有血緣關係,僅僅是幾面之交,朋友就如此信任他,給了他糧食、錢和臘肉。在那年,爺爺奶奶的生活過得很豐富,因為有了大米和臘肉。

來年春天,爺爺再次出去趕大車時,朋友又給了他一袋子糧食,並說:“過好年容易,過難春更難。如果沒有糧食,春天將會很漫長。多虧了你的幫助,爺爺奶奶一家才沒有捱餓。”家裡的生活條件好轉後,爺爺就帶上四袋小麥、兩袋玉米和一扇豬排骨,趕車去拜訪那位朋友。爺爺和鄰居之間有著很深的情誼。爺爺曾經借給鄰居50斤大米,而鄰居在經歷一些家庭變故之後,生活非常困難。當爺爺送了六袋糧食去還債時,鄰居的家人非常感激。多年後,爺爺已經年邁體弱,但他仍然想念當年的鄰居和那段感情。

每當家人去探望他時,他都會講述當年借大米和途中鄰居魏先生的故事。他告誡我們要珍惜別人對我們的恩情,並時刻保持感恩之心。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雪,爺爺和孫子圍著火爐取暖。忽然,一個人穿過大門闖進院子,而奶奶並不認識他。這位來客告訴奶奶,他是爺爺的遠房親戚,並向爺爺問好。雖然外面天氣很惡劣,但爺爺還是非常高興地與這位親戚相見。一場大雪,一個陌生人來到了爺爺家門口,講述了自己的遭遇。他在縣城做小生意,但賠得一無所有,無法回家。爺爺聽後,非常同情並帶他進屋烤火。

這個陌生人是爺爺的一位朋友的兒子,因此爺爺決定幫助他。他組織了一次家庭會議,告訴大家這個人是他的救命恩人,需要幫助他渡過難關。父親和叔叔們雖然自己也並不富裕,但還是聽從了爺爺的話,湊出了800元幫助這個朋友。幾年後,這個人回來找爺爺家還錢,雖然爺爺已經去世了,但這個故事將會被大家珍藏,敬愛老一輩的恩情,幾代人都將銘記。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