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決定命運”:掌握思維者,掌握命運
01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存在決定思維,思維反作用於存在。簡單來說也就是,你的思維方式會影響你的行動能力,並最終影響你的成敗。
聰明人之所以被稱為聰明人,不僅是因為他們的腦筋轉得要比別人更快,更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要比別人更加高階。
在很多時候,一個特別的思維方式,都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所以說,掌握思維者,掌握命運。
02
類比思維:觸類旁通,創造奇蹟。
在中國古漢語當中,有一個成語叫做“舉一反三”。它的意思是說,在學會做一件事情以後,就可以依樣畫葫蘆地學會與那件事情相似的事情。
這種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也就是所謂的“類比思維”。人類曾用這種思維方式,創造過無數奇蹟。
就比如說,雷達是類比蝙蝠的超聲波才發明出來的,飛機是類比鳥類的翅膀才發明出來的,鋸子是類比草上的鋸齒才發明出來的。
事實上,類比思維不僅可以運用在發明創造上,它同時還可以運用到人際交往當中。
人類學認為,人類的心理具有普遍一致性。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別人也會同樣希望你怎麼對他,所謂的“交換立場”也就是這個意思。
只要掌握了類比思維,你便能夠以一生多、舉一反三,化平凡為不朽。
03
逆向思維:正反顛倒,或有奇效。
逆向思維,它應該是最為人們所知曉的思維方式之一了。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當中,當人們從正面無法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可能會從反面去嘗試,這是很有智慧的做法。
在電影《頭號玩家》裡面,當玩家們開車從正面跑很難到達終點時,主角就突發奇想地嘗試把車倒著跑,結果他避開了所有的難關,順利地第一個到達了終點。
二戰時期,蘇聯元帥朱可夫也曾運用逆向思維取得了一次勝利。當時,朱可夫打算在夜裡藉著夜色偷襲德軍,但是他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星月滿天,不適合偷襲。
於是,朱可夫突發奇想,打算反著來。既然夜晚不夠黑,不能在“黑”上做文章,那就在“亮”上做文章吧!之後,朱可夫調來了數百個探照燈,配合天上的星月,把德軍照得睜不開眼,從而從反面達到了戰略目的。
逆向思維,被人們廣泛運用到了各個領域當中。將正反顛倒,這雖然看起來是在死馬當活馬醫地碰運氣,但是在很多時候,它都能產生奇效。
04
共贏思維:化敵為友,天下無敵。
是啊,敵我關係的劃分,說到底,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只要有共同利益的存在,那就可以把敵人變成朋友。
戰國時期,秦國瘋狂吞併其他國家,這讓其他六國都感到很害怕。應時代的要求,於是就誕生出了“縱橫捭闔”一詞。
所謂的“縱橫捭闔”,指的是一種聯合他國或分化瓦解他國的策略。它由鬼谷子所創立,之後傳給了張儀、蘇秦等人。
張儀採用連橫之策,向六國陳述它們之間的共同利益,從而一起聯合起來抵抗秦國。他的這種策略雖然並沒有打敗秦國,但至少也有效地減緩了秦國的擴張速度。
當你孤立無援又特別需要同盟的時候,你就可以利用共贏思維,去尋找你與其他人之間的共同利益,從而給自己找到盟友。
05
有句話說得好:“善用心者,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
人類最強大的武器,並不是飛機、坦克和核武器,而是智慧。而思維方式,則是人類智慧結晶當中最核心的東西。
因此,對於一個人來說,擁有強大的身體素質和無數的財富,還不如擁有強大的思維方式。因為掌握思維者,掌握命運!
寫煙火人生,講紅塵故事。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人生,分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