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現在硬不起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效能力是許多男人最在意的身體健康問題,有許多姐妹發私信問小編說自己的老公最近都是軟趴趴的,硬不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老公現在硬不起怎麼辦?

在我國,研究員採用調查問卷《中國人勃起功能指數問卷》,調查了北京、重慶、廣州三地的男性,調查結果顯示,男性ED的總患病率為26.1%,其中以40歲以上的男性ED患病率居高,為40.2%。ED治療迎來變革,淺談他達拉非!

一、他達拉非是什麼

他達拉非,是環磷酸鳥苷(cGMP)特異性磷酸二酯酶5(PDE5)的選擇性可逆抑制劑。陰jing勃起是在神經內分泌調節下陰jing血流動力學改變而引起的生理過程,一氧化氮(NO)是這一過程中的重要神經遞質。在性刺激下,血管內皮細胞和非腎上腺能非膽鹼能神經釋放NO,使陰jing平滑肌鬆弛,血流灌注增多,從而陰jing勃起。PDE5抑制劑透過競爭性抑制cGMP和PDE5的結合而使PDE5失活,減少cGMP的分解,從而增加了cGMP的濃度達到增強勃起的作用。這就是他達拉非治療陽痿的作用機制。

二、他達拉非的適應症

(1)性jiao頻率要求比較高的患者,要求自然隨意的性生活,新婚性或排卵期ED患者,容易受到心理因素影響或藥物暗示的患者。

(2)按需服用效果不佳或副作用較大的患者。

(3)伴有下尿路症狀(LUTS)的ED患者。

(4)合併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ED患者。

(5)與雄激素聯合用於性腺功能低下的ED患者。

三、服用方法

他達拉非目前的劑量可分為5mg和20mg,我們該怎麼選擇呢?這就不得不說他達拉非的半衰期長達17.5 h,每天服用可維持有效治療濃度,允許藥物服用與性活動分開。5mg他達 拉非可維持24h的55ng/mL血漿濃度。

服藥一般3個月,需要根據勃起功能的改善情況來決定。當勃起恢復正常後可以改為按需用藥,再根據減量指標減少劑量,直至停藥或用最小劑量維持。

四、不良反應和禁忌症

1、不良反應:每日服用他達拉非的常見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痛、消化不良、背痛、面色潮紅、肌痛、腹瀉等。

2、禁忌症

(1)硝酸酯類藥物:絕對禁忌。(2)超敏反應:已知對他達拉非嚴重過敏的患者不得服用他達拉非片。(3) 心血管疾病:他達拉非片不得用於因原有的心血管狀況不適於進行性行為的男性;在性行為開始時出現心臟異常症狀的患者,建議其避免性行為,並立即求治。

五、為何選擇他達拉非?

在臨床上我們有如此多的藥物,但治療陽痿為何選擇他達拉非想必很多人也很困惑。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了解:

1、他達拉非療效確切,有效時間長、安全性高。

2、規律服用他達拉非可有效改善夜間勃起。很多患者會認為夜間勃起等同於勃起,雖說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夜間陰jing勃起頻率及硬度明顯改善,從而增強對勃起的信心。

3、他達拉非5mg-OAD可能改善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並保護心血管系統。對於合併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慢性心臟衰竭、肺動脈高壓)、糖尿病等疾病的ED患者,他達拉非不僅可以改善ED症狀,同時可透過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增加內皮 細胞源性NO水平、啟用心肌細胞蛋白激酶A,上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及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等作用,發揮其對ED患者的心血管保護作用,改善ED患者的生存質量。

4、改善下尿路症狀(LUTS)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PDE5i能增加組織內一氧化氮和 環磷酸鳥苷的濃度,減少區域性的炎症反應及增生性變化,達到降低下尿路組織平滑肌張力的效果。同時增加骨盆區域組織的血流及氧灌注,抑制膀胱自主神經活動。

5、他達拉非的效果不受進食與飲酒的影響,但在服用過程中我們不鼓勵飲酒後服用。

6、他達拉非沒有成癮性,也不作用於中樞神經的藥物,因此不是“春藥”。

六、他達拉非可以每天服用嗎?

他達拉非的治療陽痿的服用方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按需服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一次管一次,在性生活前服用;另一種就是規律治療,他達拉非5mg每日一次(Once a day, OAD),常在臨床應用中以每日一次5mg來治療陽痿。

七、他達拉非5mg-OAD的優點

上文已經說明了他達拉非對於陽痿的療效較佳,但是我們選擇OAD的服用方式又是為什麼呢?每天使用他達拉非5mg,5d後達到穩態血藥濃度。每日服用他達拉非,可以做到藥物和性生活分開,讓患者達到無負擔的自由生活。

看完文章你是否瞭解他達拉非的適應症了呢?瞭解一種藥物,選擇一種藥物都需要醫生制定治療方案,但是瞭解藥物的作用機理和禁忌症也是必須的,做到服藥不留疑問。、

參考資料:崔洪青,宋 震,房建正,鄧雲飛,張勝利,章 軼,王增軍.持續小劑量他達拉非聯合按需口服西地那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9):1274-1276.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