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評分8。8,口碑爆棚卻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
:仲念念
01
我生於90年代,印象中小時候能看得電視劇很少,動畫片也很少,記憶裡最深刻的就是《哪吒傳奇》。當時一群小夥伴守在電視前,一起哼唱主題曲:“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更大,智鬥妖魔降鬼怪,少年英雄就是小哪吒”。
哪怕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了,我在打這些字的時候,這首歌的旋律依舊縈繞在耳邊,怎麼都揮之不去。
時間會改變很多東西,長大以後的我們,漸漸發現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一切像被推著往前走一樣,很少會有機會去回憶童年。但每每聽到這些旋律,看到這些圖片,總能瞬間就將記憶帶回到過去。
時代在發展,我們的認知也在改變。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孩子將鋼鐵俠、蜘蛛俠等當做自己的英雄,卻忘了我們本可以有自己的英雄。
今年,一部名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電影橫空出世,一夜間刷爆了朋友圈,就連一向苛刻的豆瓣,都打出了8.8的高分。
一開始這部電影遭受了很多質疑,因為哪吒的形象太“毀童年”了,鍋蓋頭,煙燻妝,一副很喪的很兇的模樣。但是去電影院看過以後才發現,這個哪吒完全俘獲了自己的內心。
他假裝自己對一切毫不在意,只是因為他從未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從一出生就不被人們所接受,被人們當作妖怪,內心的孤獨感讓他不得不選擇,將自己藏起來。
這部電影除了畫面精美,場面震撼,特效感人這些硬性條件以外,更讓人感動到落淚的是哪吒不服輸、不信命的精神。他在最後說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成魔成仙我自己說了算”的時候,我的眼淚瞬間就飆出來了。
哪吒代表了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很多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父母,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必須認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同於我們小時候看的《哪吒傳奇》,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做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02
看完電影以後,我被震撼了很久,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用一天的時間梳理了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道理。越梳理越發現,這是一部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的電影。
一:人的出身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我們能改變活著的方式
《哪吒之魔童轉世》裡的哪吒,一出生就是魔丸。而魔丸長大以後會造成人間大亂,為此哪吒只有三年的壽命。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他每天都活得很“委屈”,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別人看到他恨不得躲得遠遠地。他們都認定哪吒是妖怪,只會殺人、害人,搗亂。
但他不認命,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改變。他跟太乙真人學法術,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雖然依舊不被認可,但他的努力,時間會記得。
他就像我們之中的很多普通人一樣,有時候哪怕活著,就已經需要拼盡全力了,還要面對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和嘲笑。但這並不足以把我們打倒,有質疑才能有突破,只有將此化作動力,才能證明自己。
要知道,唯一能獲得別人尊重的方式,往往是實力。
二:被人誤解是常事,一旦開始自我放棄,才是真的輸了
哪吒生而是魔丸,但他從未有害人之心,但是從他出生開始,就一直別人誤解。大人們看到他,能躲則躲,能跑則跑,哪怕有小孩子想跟他一起玩,也會被家長一把抱走。
他們害怕他,只是因為偏見而已,但是被人誤解是常有的事,一旦自我放棄,才是真的輸了。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哪吒一直在自暴自棄,他沮喪地想:“既然你們認為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你們看”。
於是,他恨不得一氣之下火燒村莊,殺光村裡人。但是她的母親從未放棄過他,跟他說:“被人誤解是常有的事,但如何做好自己,由你來決定。”
所以他救了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哪怕依舊不被村民所接受,但他至少努力了,邁出了心裡的那一步,就是全新的開始。
三:人們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但你不努力改變,永遠無法搬動
看完電影你會發現,申公豹是一個完全讓人恨不起來的人。他雖然作惡多端,調換了龍珠和魔丸,讓哪吒一出生就成魔,但其實他也有著自己的無奈。
人們的偏見,就是一座大山,無論是申公豹還是龍王,他們都曾是偏見的受害者。
因為是妖怪出身,無法位列仙班,哪怕為天地間做了再多貢獻,依舊無法被人們所承認。尤其是龍王,他平定天界大亂,立下汗馬功勞,卻依然被壓在熔岩之下鎮守妖魔。天帝對於他,何曾有過信任呢?
他讓兒子敖丙成為龍珠,位列下班,不過是為了改變龍族的命運。他們遭受的不公太多了,只有努力改變,才能活得有尊嚴,才能搬動那座名叫“成見”的大山。
四:自我否定的人會永遠爬不起來,看不起自己,才是失敗的根源
敖丙從小便擔負著拯救整個龍族的使命,他的父王和師父申公豹告訴他,只有他殺掉魔丸哪吒,立下功勞,才能位列仙班,改變家族的命運。
他和哪吒一樣,從一出生開始便被人看不起。別人看到他頭上的龍角,就斷定他是壞人,是妖怪,恨不得有多遠躲多遠。這種固有的成見傷害了他,讓他覺得自己只有努力立功,才能改變命運。
所以他即便內心掙扎,依舊在申公豹的慫恿之下,決心殺哪吒的父母李靖夫婦,決心活埋整個陳塘關。但敖丙內心深處仍然深埋著一絲善念,哪吒是他唯一的朋友,他終究下不去手。
在活埋陳塘關的時候,哪吒一手撐起整片天,告訴他:“我命由我不由天,我都不認命,你有什麼好怕的?”
敖丙內心的掙扎不僅關於家族的使命,更關於自己的內心,因為不被認可,因為人們的偏見,他很難有活著的尊嚴。但是他忘了,人自我看不起,才是失敗的根源。
五:用真心交朋友,才會換來對方的真心,坦誠是人際交往的第一標準
哪吒是一個從小被人誤解的人,人們固有的成見不止一次的傷害了他,這一點他和敖丙如出一轍。敖丙是除了母親以外,第一個願意陪他踢毽子的人,他告訴敖丙:“你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三歲的生日宴,誰都可以不來,但你不可以。”
對於敖丙而言,哪吒又何嘗不是唯一的朋友呢?
所以他狠不下心殺哪吒的父母,他堅定地告訴申公豹:“哪吒曾經救了我一命,這個人情,我必須還。”
所以在最後哪吒快被天雷即將劈死的時候,他用命去護他,不惜將自己的龍甲披到哪吒身上,跟他一起去死。因為哪吒救過他的命,他也一樣願意用命去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應該如此呢?
只有以真心換真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友情。將心比心,任何關係都一樣適用。
六:孩子是父母的命,為了孩子,父母豁出性命都再所不惜
最催淚的除了哪吒的不認命,和敖丙的友情,還有哪吒父母對於哪吒深似海的愛和付出。哪吒從一出生命運就註定了,他在3歲的時候就會死去,但是父母從未放棄過他。
哪吒的母親,是一個將對孩子的擔心寫在臉上的母親,她看著哪吒被人誤解會心疼,看到哪吒自暴自棄會流淚,她願意不惜一切陪在他身邊,只盼著他能有快樂的人生體驗。
但是父親李靖,卻跟我們很多人的父親一樣,他不善於表達,將深愛的父愛深埋心底。甚至為了救哪吒,不惜替他去死。
做父母的,從孩子一出生就不再為自己而活了,而是為孩子活著。
哪吒的父母又何嘗不是我們的父母呢?他們無時無刻不再為我們操心,為我們打算。哪怕有時候我們不理解,他們也從未放棄過。
七: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命運,自己說了算
哪吒豁出性命救陳塘關的時候,將整部電影推向了高潮。與其說他在拯救整個村子,不如說他在逆天改命。
哪吒心裡一直都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他從未向命運低頭過:憑什麼我一出生就是魔丸?憑什麼活到3歲就要去死?憑什麼要一直忍受著人們的偏見?
怎樣活著,活成什麼樣的人,應該由我們自己做決定。
命運又如何,現實難以改變又如何?沒有人能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即便真的有命中註定,也要相信事在人為。
哪吒最後救了整個陳塘關,人們下跪感謝。這一跪,不僅是感謝他救了自己的命,更是對於他們曾經對他的偏見和傷害,而道歉。
八:那些曾經幫助你的貴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忘記感恩
電影中的太乙真人,操著一口四川口音,雖然一直是笑點擔當,但是他對哪吒的幫助不可估量。是他一直在哪吒身邊陪伴,教他法術,助他渡過難關。
對於哪吒來講,太乙真心不僅是他的師父,還是他的貴人,如果不是太乙真人的幫助,哪吒可能不會是後來的哪吒。
還有太乙真人的坐騎,雖然他是一頭豬,但如果不是他哪吒不會看清父親李靖為他做的一切,更不會有後來哪吒為了救父母的命豁出一切。
無論是哪吒還是我們,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上,總會遇到一些真心幫助我們的人。無論以後走多遠,有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記感恩。
03
為什麼說《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的電影?
因為無論是人們的偏見也好、人的出身也好,以及友情、親情以及逆天改命等等,我們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思考自己的人生。
人的出身是無法改變的,你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法決定自己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但是這並不代表你的人生從此被固定。只要你有心改變,你的命運由你,不由天。
這不僅僅是電影告訴我們的道理,更值得我們去謹記。
這部電影口碑爆棚,除了畫面精美、特效精湛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傳播的理念,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動漫電影更多的可能性,更讓我們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無論是關於友情、親情,還是關於命運,我們都有了更深的思考。這是電影所傳達出的,最具能量的地方。
最後,願你做自己的英雄,無懼他人偏見和命運磨難。
你去看這部電影了嗎?最大的感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