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產女婆婆不來,婆婆嫁女兒媳不去:你做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
張小玲坐在月子中心的床上,懷裡抱著剛出生的女兒,心裡一陣酸楚。孩子哭得聲音沙啞,她一邊輕輕拍著孩子的背,一邊無奈地嘆了口氣。
自從她生下這個女兒,婆婆王桂芬一次都沒來過。原本以為婆婆會來看看孫女,幫忙照顧一下月子,畢竟生孩子是頭等大事,怎麼也該露個面。可現在,孩子都滿月了,王桂芬連一個電話都沒打。
她身旁的丈夫李建軍見她情緒不對,忙走過來:“小玲,別生氣了,我媽她……這兩天可能有點忙,等忙完了她就來。”
張小玲一聽,忍不住冷笑了一聲:“忙?忙什麼?你姐要嫁人了,她就全心全意操心那事了?我懷孕那麼久,到生孩子,連醫院都沒去過,這還叫忙?”
李建軍有些無奈,但也不敢多辯解,只得輕聲哄道:“小玲,彆氣了。我知道我媽這事做得不對,可是……我姐結婚,咱們理解一下吧。”
張小玲的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聲音顫抖著說:“理解?我生孩子你媽不來,我還要理解她?她現在為了你姐的婚事連我們都不管了,那以後是不是我和孩子在她眼裡都不重要了?”
她這一番話,把李建軍說得啞口無言。他知道小玲心裡憋著一股火,但家裡的事情複雜,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不知道該怎麼勸。
“那等你姐結婚的時候,我也不去了。”張小玲突然冷冷地說了一句,眼神堅定,彷彿已經下了決心。
李建軍聽到這話,心頭一緊,急忙勸道:“你別衝動啊!我媽做得再不對,那也是咱們家事。我姐結婚,你不去,場面上不好看啊。”
張小玲抱緊了懷裡的女兒,聲音堅決:“不好看?你媽不來我坐月子的時候,她就不怕場面不好看?我現在告訴你,你媽做初一,那我做十五,咱們扯平了!”
李建軍一聽張小玲這話,心裡頓時緊張起來。他知道妻子性格強硬,尤其是這次生孩子的事,已經讓她心裡積滿了怨氣。可現在,母親的確是太過分了,如果再讓小玲硬著脾氣不去姐姐的婚禮,家裡的關係恐怕要徹底鬧僵。
他輕輕嘆了口氣,語氣放軟:“小玲,你消消氣。我媽做得不對,我也知道。但你真不去我姐婚禮,到時候咱們兩邊都下不來臺啊。你看這樣行不行,等婚禮完了,我帶著孩子去我媽家,讓她好好看孫女,也算補回來。”
張小玲搖了搖頭,聲音依舊冰冷:“沒用的。你媽心裡根本沒我和孩子,她在乎的是你姐的婚事,別的她才不管。你說得輕巧,可我受的這些委屈誰來彌補?”
她的話猶如一根針,狠狠紮在了李建軍的心裡。他很清楚,母親王桂芬這些年來在家裡確實有些偏心,尤其對待姐姐李芳芳,幾乎是百依百順。可偏偏李芳芳還沒結婚,母親一心操心她的終身大事,對於孫女的出生顯然沒那麼上心。可這話他不敢明說,只能繼續哄:“小玲,我媽就這脾氣,咱們忍一忍,別把關係搞得太僵了。”
張小玲冷笑著看著他:“忍一忍?我生孩子的時候她連醫院都沒露面,坐月子的時候更是連個電話都沒有,我還要忍到什麼時候?我告訴你建軍,這件事沒得商量,我姐婚禮我肯定不去,你要覺得我過分,那你自己去!”
李建軍一時語塞,沉默了下來。他知道這次小玲是真動了火氣,強行勸說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他無奈地看著妻子懷裡熟睡的女兒,心裡滿是複雜的情緒。
幾天後,李芳芳的婚禮如期而至。王桂芬忙前忙後,張羅著婚禮的大小事宜,臉上滿是喜悅的笑容。可她沒想到的是,婚禮當天,兒媳張小玲真的沒有出現。更讓她意外的是,連自己的小孫女也沒有來,這讓她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
婚禮結束後,親戚們紛紛詢問:“你家小孫女怎麼沒來?張小玲呢?怎麼不見人?”王桂芬尷尬地笑了笑,支支吾吾地應付著:“哎呀,小玲在家帶孩子呢,孩子還小,不方便出門。”
可她心裡卻隱隱覺得事情不對,臉上的笑容越發僵硬。
等到婚禮結束後,王桂芬回到家,忍不住給李建軍打了電話,語氣裡帶著不滿:“小玲怎麼回事?我這邊忙著你姐的婚禮,她連個人影都沒有,什麼意思啊?”
李建軍早就預料到母親會找他興師問罪,嘆了口氣:“媽,小玲她生孩子的時候你不去,她心裡不舒服,這次她說不想去參加婚禮,也是有理由的。你們兩個都有錯,我也不好說誰對誰錯。”
王桂芬聽了這話,瞬間火冒三丈:“我不去看她坐月子,她就不來我女兒婚禮?這是一個兒媳婦該有的態度嗎?她這樣做,我以後還怎麼對她?”
李建軍無奈地說道:“媽,你也得站在她的角度想想。她生孩子是人生大事,你沒去,她肯定心裡委屈。她不去婚禮,也不過是覺得你沒把她和孩子放在心上。”
王桂芬被氣得直拍桌子:“我這輩子沒見過這麼不講理的兒媳婦!既然她這麼做,那以後別怪我對她冷淡!”
事情到這一步,張小玲和婆婆的關係徹底僵化。李建軍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既無法徹底向著妻子,也不敢過分得罪母親,只能勉強維持著表面上的平和。
張小玲心裡雖然有些難過,但她覺得自己沒有錯。婆婆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出現,現在要她去做面子工程,她不願意妥協。她相信,婚姻中必須要有自尊,不能因為維持表面和平而委屈自己。
從那之後,張小玲和婆婆王桂芬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冷淡。婆婆不再主動來看孫女,張小玲也懶得去婆婆家,家庭矛盾逐漸升級。李建軍則始終保持沉默,心裡充滿了無奈和疲憊。他知道,這場家庭戰爭不會很快結束,但他也無力改變眼前的一切。
李建軍看著家裡的冷清氣氛,心中滿是無奈和鬱悶。自從張小玲沒去姐姐婚禮後,家裡明顯分成了兩派。母親王桂芬更是直接對兒媳婦心生不滿,原本就不怎麼親近的婆媳關係,如今更是徹底僵住了。最尷尬的就是他,左右都是親人,可偏偏誰的心結也解不開。
某天晚上,李建軍忍不住和張小玲再一次談起這個問題。他走進臥室,看著妻子正在給女兒換尿布,想了半天,終於開口道:“小玲,咱們這樣鬧下去也不是辦法。你看,媽她脾氣雖然倔,可畢竟是長輩。你要不,主動去看看她?她年紀大了,我怕你們再這麼耗下去,關係就真的沒法回頭了。”
張小玲站起身,抱起女兒,聲音依舊冷靜:“建軍,我不想讓步,不是為了和你媽爭什麼,而是覺得如果我每次都退讓,未來的日子我該怎麼過?你媽偏心你姐,這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可以理解她照顧你姐多一些,但你要我忍受所有的不公平,我做不到。”
李建軍聽著這些話,心裡五味雜陳。他知道妻子說得有道理,母親對姐姐李芳芳的偏心,確實存在很多年了。可作為兒子,他一方面不能對母親的偏心毫無感覺,另一方面也不能總讓妻子受委屈。兩邊他都不想得罪,可現在的局面,讓他實在不知道如何是好。
最終,婆媳之間再也沒有重歸於好的機會。李建軍只能無奈地維持著兩邊的關係,儘量避免家裡再有正面的衝突。但他知道,家裡的裂痕已經形成,短時間內恐怕再也無法修補。
幾年過去,張小玲和王桂芬依舊維持著這種冷淡的相處模式,偶爾見面也是點頭之交,幾乎沒有什麼親密的交流。家庭生活繼續,但那份原本應有的和睦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場婆媳間的較量,似乎沒有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