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獅子滅絕了嗎,為何更大的猛獁象卻滅絕了
雲南15頭大象從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中向北遷徙已經大半年時間,現在距離昆明在100公里左右,有人調侃說這是野象們想要去省城動物園謀個鐵飯碗的差事。當然這些大象北遷的真實原因大機率是因為領頭的象王地理方向感不太好,領著象群迷路了。
看到這些大象並排走在市區裡面,似乎還是萌萌的,其實野象的破壞力十分厲害,假如人在野外遇到野象,危險程度一點也不比遇到東北虎低。這是因為亞洲象很容易在受到驚嚇或者被人驅趕後發脾氣,進而威脅人的生命。
和大象打了21年交道的雲南省勐海縣林業局副局長周雲華曾這樣描述野象的危險:“假如在野外你距離野象100米以內,它攻擊你,你基本沒有救;距離200米以內,只有跑步速度超過劉翔的人才能輕易逃脫”。雲南有關曾做過統計,從1991年至2016年,雲南野生亞洲象肇事共使得53人死亡、299人受傷。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亞洲象刮目相看,但是即使這麼危險,亞洲象仍然屬於相對溫順的象,體型更大的非洲象脾氣則更為暴躁,作為地球陸地上現存最強狀的動物,非洲象一旦發怒,草原上的獅子犀牛都嚇得灰溜溜跑掉,不然將面臨非洲象泰山壓頂式的攻擊。
可以說在地球上,大象基本是沒有天敵的,再一個大象作為一個食草動物,生活在熱帶雨林和大草原中,食物比較充足,可以說生活還是很滋潤的,沒有什麼壓力。問題來了既然大象都如此厲害,為何比非洲象還大一圈的猛獁象卻滅絕了呢?
地球上最大的象之一:猛獁象首先,非洲象作為現在最大的大象,身高可以達到3.5米,最高可以達到4米多,體重一般在2.7噸到6噸左右,可以說是一個移動的龐然大物。
猛獁象作為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的象之一,比較大的猛獁象種類體重在7噸左右,往上可以達到12噸左右,比非洲象大一些,還有猛獁象的牙齒要長的多。
大約在480萬年前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猛獁象曾生活在地球上,也就是說猛獁象滅絕的時間並不像恐龍那麼遙遠。猛獁象的全盛時期正好處於第四紀大冰川時期。
不僅當時地球的氣候相對寒冷,而且猛獁象還主要生活在北半球的高緯度寒冷地帶,尤其是凍原地區,因此猛獁象是比較喜歡寒冷氣候。為了適應寒冷氣候,它還進化出了超厚的脂肪層和厚厚的皮毛,但是這也為它的滅絕埋下了伏筆,原因在下一段解釋。
既然非洲大象在陸地上基本沒有天敵,那為何體型更大的猛獁象卻滅絕了呢?
猛獁象滅絕的原因讓猛獁象滅絕的其實不是其他猛獸,而是以下兩個原因:
1、在猛獁象生存的後期,地球氣候逐漸變暖,前面提到猛獁象生活在比較寒冷的高緯度地區,但是氣候變暖後,適宜的環境面積逐漸縮小,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北極圈附近發現大量猛獁象化石的原因,食物也逐漸變少,這是猛獁象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了,為何亞洲象非洲象沒有因為氣候變暖而滅絕呢,這是因為當時非洲象亞洲象生活在低緯度原始森林和大草原中,本來環境溫度就很高,因此在當時的自然條件變化中,這兩種象的環境適應程度要比猛獁象更高。
2、最近幾萬年以來,人類的活動範圍逐漸變大,學會使用工具和合作捕獵的人類開始大量捕獵猛獁象,目的之一就是得到猛獁象厚厚的皮毛,然後做成衣服。在當時除了氣候和人類之外,也很難有其他猛獸能對猛獁象的生存造成威脅。
2012年,西伯利亞的一具猛獁象化石中發現了儲存完好的細胞,有些科研團隊聲稱已經提取了猛獁象化石中的基因組,並致力於克隆復活猛獁象,但是這項實驗爭議很大,而且由於難度很高,存在眾多問題,現在也沒有成功。
與復活猛獁象相比,其實人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亞洲象和非洲象保護上,以這次北遷的西雙版納野象為例,其實生活在那裡的野外種群數量只有區區300多頭,數量十分稀少。人類應該儘量減少對大象棲息地的干擾,避免現存的大象種類重蹈猛獁象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