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己期望的生活,必須要別人的成全
文字|meiya
女孩a因丈夫和自己的興趣不同而煩惱。她喜歡看歐美文藝電影,他喜歡看萊塢動作的她喜歡出去旅行,他喜歡在家玩得很高,她喜歡每天飯後出去散步,他只喜歡飯後玩兩盤遊戲……她多次邀請丈夫一起散步,十次八次被丈夫拒絕。丈夫說:我真的不喜歡散步,散步真的很無聊!我寧願和你一起去打球。
她問我有沒有辦法讓丈夫在小區裡散步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有必要讓丈夫一起散步,滿足你內心的需求
她回答說:有人陪伴的需求,被重視的感覺。
我又問:那還有你丈夫想做的事嗎?你覺得他對你的陪伴和重視嗎?
她回答:有。我們一起做飯,一起吃飯。他還記得我的生日,送禮物。
我說:那真好啊。說明他不和你散步並不意味著不愛你。散步這件事可以自己散步,也可以和喜歡散步的人一起,比如同一個住宅區的鄰居、好朋友、朋友等。散步時遇到一起散步的鄰居,可以和對方交流。可以說話,加上微信,每天一起散步。
另一個女孩b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有分歧。
她認為孩子應該接觸自然,多去看外面的世界。週末可以去公園或附近的城鎮和村莊。寒暑假的父母有假期,帶孩子去旅行,去有人文氣息和自然風景的地方,不僅能讓孩子健康,還能陶冶孩子的情操,擴大孩子的視野。但是,丈夫對這部分沒有那麼強烈的共鳴,父母帶孩子去旅行很麻煩,他自己是個很害怕麻煩的人。
因此,到了週末、假日,妻子總是要求丈夫安排家人的旅行活動,丈夫覺得妻子的要求很煩人,不能安定下來,自己工作一週也想在週末放鬆。我從小就沒怎麼出去旅行過。你認為我沒有從同一所重點大學畢業,有工作,有家人,嗎?
有要求和期待,不願協助。兩人經常吵架,最後家人一起開車出去玩,玩得不愉快。
她問我怎樣才能改變我丈夫,讓他用我的方法帶孩子去玩
我回答:很難改變你的老公。但是,我們一起想辦法,不改變丈夫,怎樣才能滿足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帶孩子去玩呢?
她問我:你的意思是我和丈夫無關,我自己帶孩子去玩嗎?
是的,你想過嗎?
她說:是的,但我總是擔心自己一個人做不到。拿到駕照後,幾次都沒開車。而且我從來沒有一個人帶孩子去玩過。
我說:開車技術可以練。不單獨帶孩子去玩並不意味著你不行。先一個人帶孩子去周圍玩一天,早上去,晚上回來。
a和b的痛苦是玩改造遊戲,改造別人滿足自己。
在親密的關係中,玩改造遊戲的男女大多有自己未完成的期待,和父母之間未滿足的需求和未治癒的痛苦,希望合作伙伴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期待。
02
A和B的故事讓朋友的姐姐想起了故事。
這位姐姐和誠實的男性結婚,這位男性每月在事務所收入三四千元,對自己的生活和現狀都很滿意,沒有事業心,對生活沒有任何要求。
這位姐姐似乎完全相反,她有進取心,想過更豐富自由的生活。於是,她開始改造自己的丈夫。她希望他繼續學習提高專業技能和學歷。她為丈夫報了英語班,丈夫幾天沒去了。她希望他在工作上努力,職務和工資不斷上漲。但是,從戀愛到結婚,三年來丈夫的工資沒有上漲。
兩人總是為這些事吵架。丈夫認為妻子很強,妻子認為丈夫沒用。
有一天,兩人又吵架了。女人離家出走,在外面遊覽了一天,最後決心讓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的第一件事是去丈夫沒有完成的英語班。
然後,在培訓班上,她認識了幾個像她一樣追求生活慾望的朋友。
因為她們生活的地方是著名的觀光地,所以有老外來旅行。因此,一些女性在自己的工作以外一起做副業,開設旅遊公司,以英語優勢和她們的人脈資源,接受外國旅行團。生意很好,大家都賺了很多錢。
這位姐姐工作繁忙,和丈夫的差別太大,離婚了。
接待旅行團時,她和美國年輕人戀愛了。兩人後來分手了,姐姐有了美國的夢想。為了去美國,她研究技術移民,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開始學習國際護士課程。三年後,經過一系列的學習、訓練和考證,她成功移居美國。現在,這位姐姐在美國結婚生子,住在大別墅裡,開了自己的診所。
這位小姐姐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原來自己成全自己的感覺是這麼美好的。
35歲的來訪者水羽告訴我,有一天她結束了來訪客戶的工作,打算站在上海街上叫計程車去地鐵站,坐地鐵去機場,等了一個多小時,她不等計程車,她的小腿以前工作沒有休息和長時間站著很痛,她累得焦躁不安
她這麼想的時候,心裡發出了另一個聲音。為什麼有男朋友,我自己也能做到呢?所以,她叫了DDT,花了200元,計程車去了機場。
為什麼自己也能花200美元,等男朋友幫助自己,滿足自己呢?
她不相信自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們的文化教育告訴女性,男性比你自己強大,女性需要依靠男性。但是,現實並非如此。
女性在面對生活的困難時,容易陷入有男性有助於實現自己的願望和夢想的陷阱。
因此,很多女性在親密的關係中玩依賴伴侶改造伴侶的遊戲。
但現實不可依賴,改造遊戲成功的機率也極低。如果我們想改造對方,關係噩夢也開始了。
放棄依賴伴侶,改造伴侶的企圖,回到自己,自我成長,我們將獲得更大的自由和人生豐富。
以前的我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
20歲以上的時候,我有很多幻想。其中一個幻想是我有一個有錢有品位的男朋友(王子),他愛我,沒有理由愛我,很難自拔(哈哈,真的很有趣)。他送我漂亮精緻的衣服,優雅美麗不美麗的我,從醜小鴨的自救我。他帶我去過更豐富、更有格調的生活,讓我去高階餐廳吃飯,帶我去看我喜歡但看不見的文藝公演,帶我去旅行,住在星級酒店……
幸運的是,經過現實生活的磨練,我逐漸從這個幻想中脫穎而出。
自己努力工作,可以自己吃飯,偶爾可以住在星星酒店……我以為對男人的依賴和幻想完全被打破了。
之後,我和大衛戀愛,發現我還在把很多生活期待放在他身上。我總覺得他應該賺更多的錢,換更好的工作,和我一樣學習心理學,追求心理成長,和我一樣有進取心。他希望他成為所謂事業成功的男人。我像他那樣要求他,我要求的方法很溫和,但我知道我強迫他,覺得自己像他的債權人一樣,讓他感到壓力,總是讓我討厭這樣的自己。
所以,我去看自己,問自己為什麼想要事業成功的男人
當我明白的時候,我實際上希望對方實現自己的夢想,讓我的生活更加自由的時候,我放下對他的期待,開始學會為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人生負責和努力,我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幸福、更有力、更加自由。
04
如果很多女性沒有意識到和反省的話,結婚後容易陷入改造遊戲,對伴侶進行各種改造和鞭策,各種各樣的譴責和批判,希望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背後的原因是,很多女性在成長過程中被教育洗腦,認為自己是弱者,是依賴者,是等待別人滿足自己的人。
結果是,很多女性認為自己的請求和要求是理所當然的,同時也束縛了女性的自我力量。許多女性習慣於依賴男性,不相信自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只能等待一生滿足男性。
波伏娃娃在《第二性》中說:男性的幸運是,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時候,都必須踏上非常困難的道路,但這是最可靠的道路,女性的不幸被幾乎無法抵抗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興奮,只被鼓勵滑倒到極樂。當她發現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消失了。
我經常想,一個女人怎麼生活會幸福呢?
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積極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學習自己的完成和滿足自己。
女性不再把滿足願望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從被動等待別人的施加到自主選擇自己滿足自己,愛自己,完全依靠自己的行動滿足心靈的願望,她會感到幸福。而且,這種幸福不是短暫的,而是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因為那不是感覺,而是長在身體裡的能力。
臺灣作家吳淡說:如果女性不為自己做什麼,不為自己找樂趣,不改變,只是責備阻止她的幸福,和誰結婚都不幸福。
我發現我一直在給自己最消極的部分火上澆油,覺得一切都不公平,像律師一樣,收集證據支援這種幻想。我責備丈夫沒有時間照顧家人,健身的時候,沒想到自己也能定期健身,我花了很多精力,擔心他能不能回家吃晚飯。所以,我制定了適合我和女兒的新規則——8點關燈,雷不動。不像以前那樣等著丈夫回家——把責任放在我丈夫身上,他趕不上,趕不上。這比推遲晚飯時間,讓女兒打瞌睡,和父親擁抱更合理。我不想讓女兒們覺得生活是在男人回家之前開始的。我希望她們長大後靈強烈,關注自己的需求。我想讓女兒們知道,我們不等父親,他趕上我們。
是的,作為女性,想要更快樂地生活,需要心靈強大,關注和滿足自己的需求,不必等待男性。
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作為女性,可以直接去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等待男性的完成。
如果你想開車旅行。不開車,可以學習,也可以和開車的朋友一起。你不知道路,可以做百度地圖。如果你覺得孤獨,你可以和你最好的朋友約會。
如果孩子的假期總是想出去玩的話,就想辦法自己帶孩子去玩。讓自己和孩子開心,不要考慮丈夫如何實現這個願望。
如果想成功工作,想提高的話,不用自己鞭打周圍的男人。如果想把鞭打男人的時間和精力花在鞭打自己上,一定會成功的!即使不成功,你也不再是原來的你,你的能力,你的視野也不一樣。
一個女人走向幸福的第一步總是你自己的努力和行動。
根據存在主義,你完全負責自己的全部責任,完全放棄有人能拯救你的想法。透過自己的行動,不斷實現自己的生活願望時,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產生自信,看到“我”作為一個人的存在並不弱無力,充滿能量和張力,這種力量可以產生生生活的熱情和創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