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是什麼 內向者與世界相處的十種不同方法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內外向,本只是性格中的一種維度,作為一個連續體,兩者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劃分;然而內向者卻被人們貼上了各種偽標籤,如不善表達、不懂社交、不積極等,相形之下外向者倍受歡迎。

內向者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是什麼 內向者與世界相處的十種不同方法

01

內向者和外向者看起來也許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你觀察他們處理生活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的方式,你可能會發現不同之處。

《科學人》的專欄梅麗莎?達爾報道了心理學家小布萊恩的最新性格心理學發現。小布萊恩在他的新作――《我,自己,我們》中寫道:內向者在出席隆重會議或者重要場合之前不會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漢斯?埃森克的外向理論和西北大學的威廉?雷維爾的研究表明,在特定場合,內向者和外向者的警戒心理和反應能力是不同的。如果一件東西或者一個場景給了內向者過度的刺激,他們不會覺得興奮,反而會感覺不知所措,甚至會略感疲憊。

蘇珊?凱恩在2012年一場題為“內向者的力量”TED演講中反覆強調內向的定義,內向不同於害羞。蘇珊說,“害羞是對社交的恐懼,而內向是不知如何對刺激(包括社交刺激)做出反應。外向者渴望獲得更多的刺激,而內向者在安靜、低調的環境中更為自在。”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儘管人有外向傾向或內向傾向,但沒有完全的內向者或者完全的外向者,內向者的內向傾向只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會顯現出來。

02

以下是內向者世界相處的十種不同於外向者的方法。

1.他們避開人群

“我們跨過20世紀,進入了一個歷史學家稱之為‘個性文化’的時代。”蘇珊在TED演講中說,“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商業社會,人們從小城鎮蜂擁至大城市,以前與熟悉的人們並肩工作,如今他們需要在一群陌生人中證明自己的能力。”而這群人常常是嘰嘰喳喳的吵鬧著,內向者很不適應這種情況,他們覺得他們被孤立了,寧可呆在人少的地方。

2.群聊使他們緊張,深入的談話使他們健談

3.他們在舞臺上活力四射--只是不擅長臺下的閒聊

4.他們很容易分心,但很少感到厭煩

如果你想考驗一個內向者的耐心,只需帶他們到一個他們覺得刺激過度的地方即可。由於對環境有著高度的敏感性,內向者在人群中常常覺得心煩意亂、不知所措。然而,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他們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長達幾個小時。他們可以藉此機會給自己“充電”。

5.他們更喜歡有創造性的、具體的、獨立完成的工作

6.在人群中,他們總是最靠近出口

7.他們三思而後行

他們內向的行為習慣為他們贏得了“傾聽者”的稱號。他們張嘴之前總是會先考慮考慮,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先說出來(外向者常常是這樣)。因為這個習慣,他們看起來很安靜、很害羞,但這意味著一旦他們開口,他們的言語會更有深度,更有思想,甚至有時會更有力度。

8.他們不像外向者那樣易受環境感染

發表在《科學前沿》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腦“反饋”中心處理經驗的方式很不一樣。外向者通常會因其周圍環境產生一種多巴胺,而內向者不會有此種反應。事實上,有內向傾向的人對環境的反饋遠不如外向者強烈。

9.他們不喜歡接聽電話

大多數內向者拒絕接聽電話--即使是朋友打來的--是有原因的。突然的來電會打斷他們的工作,或擾亂他們的思路。而且大多數的電話交談會涉及他們所不喜歡的閒談性質的內容。內向者可能會讓來電轉接語音信箱,這樣等他們做好談話的準備時會打回去。

10.獨處的時間才是真正屬於他們的時光

蘇珊說,“對一些人來說,獨處是很重要的,這才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時光。”

標籤: 抑鬱心理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