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是什麼意思(為何佩劍叫隨便而笛子卻叫陳情)
解讀娛影人物,品悟百味人生
魏無羨以前的法器是佩劍“隨便”
魏無羨,以前的法器是佩劍,曾跟藍忘機自訴:是當年在雲夢江氏長大,跟隨師傅江楓眠習劍。劍有了靈氣認人。師傅讓他取個劍名,他隨口回了句“隨便”。意思跟現在人問你吃什麼飯?你答隨便,意為吃什麼都可以,即取什麼名都行。只是一句無心的話,沒想到劍打造好了,劍身刻的就是“隨便”。劍名是無心之舉。
那時的“隨便”,就像極了魏嬰當時的心境:在雲夢江氏,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那時的他,是師傅江楓眠寵愛的大弟子;是師姐關心又體貼的知心小弟弟;是江澄兒時的玩伴,過命的生死兄弟;是江家師弟們的好師哥。他日上三竿才起床,然後上山打山弟,下河摸魚,摘蓮蓬,生活好不恣意。功夫卻也各個兒拔尖,啥都沒耽誤。
雲夢江氏,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
劍隨心境。那時的他,不加任何限制,不受拘束簡便簡單。隨心自由,即為“隨便”。
然而他的隨意妄為成了溫氏挑釁的藉口。江家慘遭屠戮,昔日蓮花塢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江澄被溫氏化丹,魏嬰冒死將自己體內的金丹換給了江澄,還不敢讓他知道。怕他自命清高難以接受。沒有了金丹的魏嬰,被溫氏抓獲丟進了亂葬崗。
魏嬰被溫氏抓獲丟進了亂葬崗
那是個怨靈幽魂集聚的地方,恐怖得讓人窒息。沒有金丹,就沒有了一切的武力值,不能再用劍。幸好身邊有竹林。魏嬰就自制了一件竹笛法器。正如他所認為的:靈氣是靈,怨氣也是靈,可以加以利用。他用竹笛吹出的樂曲,逐漸地可以支配怨靈,並且殺傷力極強。由劍道改修魔道,是魏嬰選擇自保的無奈之舉。
離開了亂葬崗,師姐讓魏嬰給竹笛起個好名字。此時的竹笛有靈氣,認人了。別人,包括師姐也碰不得。魏嬰這次想了想,叫他“陳情”吧。此時的劍名是有意之為。
《陳情令》劇照
陳情本意為陳述衷情。魏嬰想借竹笛陳述什麼衷情呢?百鳳山一曲“醉夢”,訴盡了他難以言說的心境。
兒時的蓮花塢是一場夢。那時的他,無憂無慮,春風得意。船兒湖上走,醉蓮身邊遊。歡聲笑語,嬉戲如潮……
兒時的蓮花塢
雲深不知處是一場美麗而甜蜜的夢。有朗朗的讀書聲;有兒時少年們的玩耍陪伴;有聶懷桑這樣的浪蕩小跟班;有江澄的提醒和眾多不滿;有師姐的蓮藕排骨湯;有對藍啟仁老師的互懟搗亂;有對藍忘機的撩撥和誘惑。撩撥者無意,卻亂了別人的心扉……
雲深不知處聽學
少年有家似鳥兒有巢,溫暖安定。如今無家如柳絮,隨風雨打飄零。真是嘆:少年不知愁滋味,但願酒醉不願醒。
去溫氏聽學是噩夢的開始。有溫晁的欺侮;有對綿綿姑娘的挑逗解救之情;有與藍忘機一同鬥獸的生死歷險,深厚友情歷歷在目。
亂葬岡的怨靈是可怕的夢。人固有一死,死後也有靈。那些幽靈怨魂,又有哪些個冤情與未了之情?他們的衷情哀怨能向誰訴?珍惜當下才是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魏無羨百鳳山“醉夢”
我的夢。我還有夢嗎?我的夢想在哪裡?出路在哪裡?江家要復興,有江澄師姐,我意欲何往?我就像是個局外人,內有江澄認為自己引來禍端,江家遭受飛來橫禍,遭嫌棄。外有不修劍道走正路,改修魔道是歪門邪道,為世人所不容,嫌棄。哪裡才是我容身之所?我只為自保卻有口難訴,誰能解我衷情?
“隨便”是兒時的恣意,如今是難以言訴之“陳情”,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