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怎樣克服分裂型人格?
一般來說,一個學生的人格如果能與社會環境相適應,那麼,他就具備了正常的人格。但也有少數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環境,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與世格格不入或不相協調,其人格偏離了常態,這稱之為偏常人格。分裂型人格就是偏常人格的一種。
這種人格的學生表現為膽小、懦弱、自卑、孤僻、害羞、沉默寡言、不愛交往,他們活動能力差,缺乏進取心;對別人態度冷淡,不願介入別人的事;活動好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想入非非,思維缺乏邏輯性,學習不安心;害怕在別人面前說話做事,生怕別人恥笑;他們幾乎沒有自信心,總感到事事不如人,前途渺茫。分裂型人格在學習落後的女生身上表現更為明顯。如不注意糾正,可能發展成精神分裂症。
怎樣克服學生的分裂型人格呢?
心理學家提出了幾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1、儘量多幹一些事情。
俗話說,“笨鳥先飛”,只要依靠自己努力去實踐,去奮鬥,把所幹的事情幹好,就可以逐漸樹立自信心,清除自卑。
2、宣洩疏導法。
有事不要悶在心裡,特別不要把痛苦、疑慮長期壓在心底。如遇傷心的事,可以放聲高唱,或奮筆疾書,或痛哭一場,也可以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把內心的疑慮、不悅和想法說出來。經常這樣做,可能逐漸使自己變得開朗、活潑。
3、代償遷移法。
透過一種有意義的活動來彌補自己受到的某種挫折,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進而增強自信心。
4、實踐脫敏法。
在老師或同學的幫助下,多接近那些容易引起自己膽怯多疑的事物,直到不再害怕,多疑。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