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什麼癌症(李詠到底得了什麼癌症)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一席

這兩天,前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的訊息刷爆了網路社交媒體,對於這給觀眾帶來無數樂的主持人,人們惋惜不已。

李詠什麼癌症(李詠到底得了什麼癌症)

很多人關心,李詠老師到底得的是什麼癌症

即便是在醫療技術最發達的美國,也終歸無計可施?待後續報道陸續出爐,會有醫學專家做進一步的科普。

熊貓君在此分享李治中老師(筆名菠蘿)的一篇科普,關於癌症的冷靜分析。李老師的演講非常精彩!!!

為了孩子為了自己,請認真閱讀一下,讓我們瞭解癌症的真相!

事實上,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3500萬人帶癌生存,他們和癌症一起和諧地共存著——李治中

癌症的真相

大家好,我叫李治中,我的筆名是菠蘿。今天來到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癌症的故事

我相信癌症是一個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接觸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我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在美國杜克大學拿到癌症生物學的博士以後,在美國一個頂尖的藥廠工作了很多年,一直在做抗癌新藥的研發。

2013的時候我開始寫科普。有人問是什麼東西讓我在工作之餘寫科普,還堅持了這麼多年。

其實有很多事情影響了我,但有一件事情對我觸動很大,那就是魏則西的事件

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魏則西,一個大學生,發現惡性腫瘤後被莆田系的醫院忽悠去做了一個生物療法,花掉了20多萬,最後去世

他當時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問題,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把自己的經歷寫了下來。

這件事情對很多人來說很憤怒,很痛苦,但對我來說很遺憾

因為在魏則西事件發生一年半以前,我就已經寫過科普文章說明他接受的這種療法是無效的,當時我用的標題是《謀財不害命,中國的免疫療法現狀》。

這篇文章出來以後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因為這個東西被淹沒在很多的偽科學裡面被淹沒在很多的商業推廣裡面

我堅持在科研的業餘時間做科普,是因為我覺得如果我寫的東西能夠讓更多人看到,或許真的能夠挽救他們的生命,挽救他們的家庭。

我雖然不能讓他長生不老,但至少到後來不會人財兩空

癌症現在是中國最大的問題之一

現在每一年中國新診斷的癌症患者數目已經超過了400萬,因癌症去世的人超過280萬

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每分鐘會有超過8個人被診斷為癌症,會有5個人因為癌症去世

既然如此,大家覺得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在世界排名多少?

很多人都會選擇A,但其實答案是D

中國的癌症發病率現在在世界上其實是排在近70位,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高。

事實上全世界癌症發病率最高的20個國家,幾乎全部都是大家掙完錢以後想移民的國家,都是歐美的發達國家。

為什麼是這樣

原因很簡單,因為癌症發生最大的風險因素不是大家想象的空氣汙染、轉基因食品,而是壽命

無論男女,當超過55歲以後,癌症發病率就開始指數性地上升

現在上海的平均壽命已經是80歲以上了,所以是處在發病率的頂端。

我們身邊的癌症患者越來越多,是因為大家活的時間越來越長

以前的皇帝從來不得癌症,不是御醫好,是死得早

從秦始皇到光緒的平均壽命是39.8歲,所以他們沒有多少機會得癌症

發達國家越來越多,主要就是因為別的疾病都無法殺死我們,那麼在癌症這邊就出現了。

為什麼癌症是一個老年病

整體來看,是因為癌症發生需要兩個最核心的因素:

第1個是基因突變第2個是免疫逃逸

其實它就像我們社會上要出現黑社會一樣。

黑社會出現需要兩個原因,第一,人要一步步地變壞,所以它需要積累不同的基因突變。第二,它不僅要變成壞蛋,還得逃脫執法部門的監管,這樣才有可能慢慢做大,變成黑社會。

正常情況下一個癌細胞要從正常的細胞發展成癌症,需要20到30年

根據美國現在的統計:

37%的女性和42%的男性在一生之中會遇到癌症

如果是這樣,現在的一個家庭,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再加上父母和小孩,現在還有二胎,這樣一個八口之家裡面出現一個癌症患者的機率就超過了90%,所以這個東西是躲不掉的。

以前咱們覺得癌症不吉利,不想聊。其實這是非常幼稚的一種想法。

為什麼我堅持做科普,一定要向大家宣傳這些理念,就是因為這件事我們必須提前瞭解

不然一旦出現問題,你就會是最容易上當受騙的那一個。因為你會非常地恐慌,因為你不瞭解真相。

為什麼大家聽到高血壓或者糖尿病不會崩潰,是因為它們雖然和癌症一樣很多時候不可治癒但不會立刻要命

相信在座的很多人一聽到癌症也覺得死定了,比如:白血病。

這是因為咱們電視劇看太多了,尤其是日劇和韓劇。

據統計有超過1000部電視劇和電影裡面的主角都死於白血病,我不知道最開始是哪一個編劇覺得用白血病寫死會比較好。

其實,白血病其實是癌症裡面相對治療效果比較好的一個

現在白血病五年的生存率已經超過70%,某一些亞型的白血病甚至超過90%。

事實上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3500萬人帶癌生存,他們和癌症一起和諧地共存著。

為什麼我們現在能夠“戰勝”癌症,為什麼癌症的生存率已經翻番了?

是因為我們對癌症的認知發生了三次巨大的革命

第一次:我們知道了癌細胞生長得很快

第二次:我們知道了癌症與基因突變有關,這是在基因檢測出現以後。

第三次:我們知道了它不僅要發生基因突變還要逃脫免疫系統的監管,這是最近幾十年的事。

不僅認知了它,而且因為這三點開發出了不同的療法。

大家看到的是預測的2020年全球銷量前十的抗癌藥物,全部都是新型的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

現在我們真的越來越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患者不用接受化療,不是因為化療無效,而是它的副作用太強了

如果能夠無限地給病人使用化療藥物的話,我們早就把癌症攻克了,但很多時候還沒用到足夠多的劑量,病人就受不了了。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2012年的時候,美國有個小女孩叫Emily,她得了一種非常罕見的兒童白血病,她經歷了當時的標準療法就是化療。化療完以後效果不錯。

但是一年後,她很不幸地復發了,於是她又接受了更大劑量的化療。沒想到過了半年又復發了。

醫生直接告訴家長說我推薦你就不要治療回家算了,讓她最後走得輕鬆一點。這是沒有問題的,我覺得這是非常正確的建議。

但是家長沒有放棄,到網上去搜尋新的臨床實驗,於是被他找到了一個新的還沒有人用過的療法,叫CAR-T免疫治療

但大概意思是從病人體內把他自己的免疫細胞拿出來,透過基因改造的辦法讓它對癌細胞有更強的殺傷力,然後再放回病人體內。

但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個東西會不會有效,所以Emily成了第一個嘗試這種療法的小孩。最後的結果是令人震驚的。

一年以後她去複查,身體裡面已經沒有癌細胞了。馬上她就會拍第六年的照片。

所以科學的進步,包括在抗癌上面,永遠都不是漸進式的,科學的進步是階梯式的、跳躍式的

因此,大眾應該知道這些,而不應該隨便放棄。

下面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個誤區

剛才我也提到,Emily體內沒有癌細胞了,那麼戰勝癌症是否一定要殺死所有的癌細胞?其實是不需要的

舉一個例子:

其實在座的男性,包括我自己在內,可能大概有30%的人體內都已經有前列腺癌細胞。

以前有人在對一些意外死亡的男性做解剖的時候發現,其實很多人的前列腺裡面已經出現了癌變的細胞。

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因為前列腺癌去世,我們就是攜帶著這樣的癌細胞存活了一輩子而不知而已。

所以並不是一定要殺死每一個癌細胞,只要把它控制住,把它變成慢性病和它共存就可以。

給大家再舉一個例子

在座的各位肯定都看過《我不是藥神》這個電影。裡面有一個藥廠,它開發的這個藥是一種神藥,叫格列衛

它的出現直接讓慢粒白血病患者,生存率從30%提高到了90%。而且隨著後來時間的推移,對這些病人跟蹤得越來越久,發現這些人的壽命和正常人無異

癌症是謠言的重災區

大家可能在朋友圈裡老能看到這樣的東西:

澳大利亞的什麼東西突然就治癒癌症了。如果你不知道的話還以為澳大利亞是宇宙的中心,但其實澳大利亞的製藥業是非常弱的

我給大家講幾個經典的謠言

第一,“純天然無公害”。咱們容易覺得人工的東西不好,天然的東西就好。但其實你仔細想一想,我們古代的du藥都是天然的

舉一個例子:

馬兜鈴酸是一種化合物。事實上它是現在世界上已知的化合物裡面引起突變最多的物質之一,甚至超過了吸菸。

中國是肝癌的高發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國。但是很不幸的,很多人為了保肝就去吃了一些中草藥,結果這個中草藥正好含有馬兜鈴酸,對他造成了雙重刺激。

最近的一些研究發現,中國的肝癌患者裡有很大一部分都攜帶這樣的馬兜鈴酸突變。

第二個謠言是,去醫院死得更快。前段時間有件事在網上討論得很激烈,有一個90後的非常年輕的演員得了淋巴瘤。

其實淋巴瘤透過正規治療效果還是相對不錯的。

但是她聽信了謠言,去找山東煙臺某個農村裡面的一個老神醫。用拔火罐和針灸的辦法來治療她的癌症,這又是一種純天然的療法,但是很不幸地,她很快就去世了

後來她被送到醫院搶救的時候,其實已經沒有什麼辦法了。最遺憾的是什麼,她最後其實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拔火罐和針灸的時候造成的嚴重感染

她最後到醫院時拍的照片,手都是黑的,非常痛苦。

第三個謠言,可能是更多人會上當受騙的,叫酸性體質致癌

酸性體質致癌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理論,它告訴你3點。

第一,正常的血液PH值都是7.35到7.45。這個沒有問題,所有的偽科學第一句話都是科學的

第二,我們的PH值如果小於7就會死。這句話也沒有問題。但如果做過體檢的話,你仔細去看你的血液檢查表,裡面有PH值這一項嗎?沒有,因為測也白測,都是7.35到7.45這麼高。

但是他就跟你說,如果你的身體不行了,你從健康到亞健康就是酸了,到疾病到死亡就是酸+、酸++,越酸就死得越快。

然後有人就問,怎麼判斷自己酸了沒有呢?他說有兩個辦法,不要著急。這是偽科學的一貫辦法,非常強。

第一個是自我感覺,如果你感覺不好,“長期體力不支、容易疲勞、形容憔悴”,你就酸了。

第二個很有欺騙性,就說你要是不信,我就免費寄一個PH值試紙給你,連續三天早上起來測自己的唾液,如果低於7的話,你就是酸性體質。

這有沒有什麼問題呢?這裡面偷換了一個概念,血液變成了唾液

唾液正常的PH值是多少呢?是6.8到7.1,所以你只要敢測,你就一定是酸性體質。

很多人測完以後嚇死了,說這麼酸還沒死真的是萬幸,要趕快到淘寶上去買點什麼東西才可以。

酸性體質是個很奇葩的理論,因為咱們中醫沒有這個理論,西醫也沒有這個理論。

為什麼我們這些闢謠的人總是闢不過那些傳播謠言的人呢因為我們是兼職在闢謠,別人是全職在傳播偽科學

第四個謠言,我覺得也很重要,就是餓死癌細胞。它的理論是說癌細胞生長很快,特別愛吃糖,所以咱們就不要吃東西,餓死它。

這個東西想起來好像是靠譜的,但有個問題,癌細胞喜歡吃糖,但很多細胞也愛吃糖,比如:我們的腦神經細胞,我們的免疫細胞,所以通常來說在餓死癌細胞之前,你已經把人餓死了

在中國20%到30%的患者最後是被餓死的,真的,不開玩笑。

在美國現在營養支援是非常重要的治療中的一個整體的環節,中國這方面現在還非常地落後。

但是很有幸地,有些專家已經開始呼籲,我們會在這方面做得更多一些。希望大家以後也不要盲目地相信餓死癌細胞這件事情,癌症病人真的更要吃好吃飽

剛才講到的很多都是治療方面的東西,但其實我永遠都要強調的是,預防大於篩查,大於治療

預防是上策,篩查是中策,治療是下策,我們都希望能防患於未然。

先講講篩查,為什麼篩查這麼重要呢?

癌症發現得早的話,其實通常都是不致命的

這是美國的五年癌症生存率,大家可以看到零期、一期、二期的癌症存活率是非常高的,即使到三期也是很不錯的。

但是到了四期,當它廣泛轉移以後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如果能透過篩查早點發現就會好很多。

舉一個例子

美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非常地高,但是在最近二三十年,不管是發生率還是死亡率都在持續地下降。最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推廣了一些預防的手段,比如:篩查

美國現在是推薦50到75歲的人進行常規的腸鏡篩查,在2000年的時候,其實這個篩查還推廣得不好,只有20%的人去做,到現在應該有70%左右的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會去做腸鏡篩查。

為什麼這麼多人開始做篩查呢?

一方面是科普,但這個其實不是最最有效的辦法,因為很多人知道了也不一定會去做。美國還做了兩件事情,第一個是讓你免費篩查,進醫保。

第二個是反向的經濟利益,就是如果你不去篩查,你的醫保就會漲,如果你不篩查,你發病的機率就會攀升,國家就漲你的醫保,如果中國也這麼做的話,相信會有更多人接受篩查。

中國現在的比例是多少呢?大概是10%左右。

另外再給大家舉一些例子,說一下別的一些癌症腫瘤的篩查辦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有的技術裡面沒有一種靠譜的技術能夠篩查多種癌症

現在經過專家認證推廣的也就是上面的這一些,可能還有一兩個漏掉的,但絕大多數情況下,一種篩查方式針對的就是一種癌症型別

另外,如果我們能夠避免一些引起基因突變,引起免疫逃逸的環境因素,或者是別的一些因素的話,現在認為50%的癌症都是可以預防,可以避免的。

具體有哪些因素呢?

煙、酒、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缺乏膳食纖維、慢性炎症、電離輻射、感染、免疫缺陷、環境汙染等等,有很多種。

我主要想給大家強調幾種癌症,大家可能經常聽說,就是鼻咽癌、胃癌、宮頸癌、食道癌和肝癌

這幾種癌症在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都比發達國家高,它們被稱為窮人癌

根本原因就在於它們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不是年齡,而是環境

比如:

胃癌,它和咱們的飲食習慣、和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密切相關。因為中國不實行分餐制,所以經常交叉感染。

咱們70%以上的成年人都攜帶幽門螺旋桿菌,在歐美是非常少見的,所以咱們胃癌發病率很高。

宮頸癌是源於HPV的感染,篩查做得不好,也導致非常普遍。

食管癌,主要是因為喜歡吃燙的東西。咱們中國有個惡習,叫趁熱喝,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習慣,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65度以上的飲品定義為致癌物

我們再講講肺癌。肺癌現在是中國的第一大殺手,無論男女都是。每年死於肺癌的人是所有癌症裡面最多的。

中國佔了世界1/5的人口,但是有1/3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國,大家覺得這是為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中國有全世界1/3的吸菸人口

中國的吸菸人口龐大到什麼數量呢?就是超過了排在第2位到第30位的29個國家的總和。

印度和咱們人口差不多,吸菸人少非常多,肺癌也少非常多。所以別天天去罵PM2.5這些東西,它們需要處理,但不是最最關鍵的原因,吸菸才是!

這是美國肺癌死亡率的曲線圖,是不是非常奇葩?前面一騎絕塵,從1920年到1970年幾乎是直線上升,突然就往下走。

這個和新藥沒有關係,這個和任何別的辦法,甚至和篩查都沒有什麼關係。

唯一做對了一件事情,就是相對於咱們,它的人均吸菸量早早就開始下降了

事實上在香菸出現之前,大家很難想象,肺癌是一種罕見病,是一種極少會發生的癌症種類。

大家有沒有發現藍色和黑色的線差了20年,因為癌症的發生需要這麼長時間。香菸出來大概20多年以後,發生肺癌的機率大幅提高。

雖然北京上海已經在公共場合開始禁菸,但是咱們中國的吸菸量並沒有下降,所以說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中國的肺癌死亡人數絕對不會下降。

所以永遠永遠都是預防大於篩查,大於治療,有些事情我們要把它遏制在萌芽之中。像肺癌這種完全能夠預防的疾病,只要把菸草一控,它就會迴歸到罕見病的狀態。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為什麼從美國回來。

另外一個大家可能完全沒有聽說過的人群就是兒童癌症患者,每一年中國有4萬個兒童會得癌症,非常不幸。

多數都是先天的原因,有些是家庭遺傳,還有是因為發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每年會有15萬的小孩正在接受治療,有100萬左右的孩子是兒童癌症的康復者和倖存者。

這是個非常龐大的人群,但最重要的資料是這個,兒童癌症的存活率,中國遠遠低於美國,並且是顯著地低於美國。

不是因為咱們沒有新藥,因為兒童癌症的治療其實多數都是化療放療手術這樣的手段,也不是因為我們的醫院水平不夠,中國頂尖的兒童的三甲醫院其實和歐美的水平是差不了太多的

那為什麼會低於美國我給大家看一個例子:

有一種兒童癌症叫做視網膜母細胞瘤(Rb),它是眼睛裡面的一個腫瘤。

很多小孩得這個病的時候,由於家長不重視不知道而被耽誤了

一個2歲的小男孩被耽誤了以後,病情已經進展到比較晚期,家長帶他到了一個他們那裡的市醫院,主任告訴他說,你別治了,回去吧,免得人財兩空。

但這個家長沒有放棄,他做了一件我認為在中國非常勇敢的事情,就是去百度

結果還真讓他百度到了,找到了一個家長QQ群,然後就找到了一個民間經驗手冊,發現現在有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叫眼動脈介入治療,對這種晚期的腫瘤可能還有希望。

上海有三甲醫院可以做這樣的手術治療,他就去了,現在這個小孩還好好的

但是你不禁要問:如果沒有找到這樣的QQ群怎麼辦呢?為什麼家長要透過百度找QQ群這樣的方式來找最好的治療方法?

根本原因是,中國沒有一個專業的兒童癌症科普網站

但在中國你一搜兒童癌症,出來的比如:說第一個就是,“兒童為什麼會得癌,大部分還是和媽媽有關”,然後點進去以後就是各種廣告

這也促使我在大概三年前開始做向日葵兒童,做這個網站的一個根本原因。

我們想做一個系統性的,中國最好的,最全面的,最權威的,最專業的,最信得過的兒童癌症科普網站

但是這還不夠,科普也許能夠解決中國兒童癌症存活率60%和美國80%之間的差距,但是無法解決剩下20%的小孩的問題,所以我們還要做科研。

為什麼我要回到中國來做科研?因為這件事只有在中國能做。

中國有著全球最龐大的兒童癌症患者群,因為這就是一個隨機的事件,所以人口越多,患者越多。

而且中國有一個全球都沒有的優勢,是什麼呢?咱們好醫院特別少

為什麼它是一個優勢

對患者來說,這絕對是不好的,但是對科研來說卻極其好,因為所有的患者都集中在這幾個醫院裡面。

對於某一種亞型的兒童癌症來說,中國一個主任醫師一天經手的患者量,有可能超過美國一個醫生的全年

如果這些臨床資源能夠被好好地利用,能夠用國際先進的科研辦法來做的話,我們有可能像蓋茨基金會推動傳染病的研究和解決一樣,在中國就能夠解決怎麼把80%提高到100%這個任務。

政府能做些什麼

從政府層面來說,有三點需要做:降低藥價,打擊神藥、發展經濟

降低藥價有3種方式。其實中國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了。

比如:5月1號開始抗癌藥的關稅就已經是零關稅了。此舉能夠降低大概百分之幾的藥品價格,算是一部分比較小的比例。後期還會配合著增值稅的降低等。

其次就是渠道的成本,眾所周知,不管是在中國,美國,還是其他任何地方,藥品從藥廠到醫院再到病人的手中,中間會有一個很長的渠道。

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兩票制等,試圖來降低這個渠道成本。

最後是醫保談判,這個是最近幾年可能能夠給抗癌的藥物市場帶來巨大改變的一件事情。很多的抗癌新藥,都已經進入了醫保

比如:有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藥物叫赫賽汀,療效非常好,但是過去它的價格是一瓶兩萬二千元!經過醫保談判以後,納入醫保,藥價降低60%以上,降至七千六百元,再透過醫保的報銷,每個人只需要支付一千五百元

從兩萬二,到一千五,降低了90%以上。很多中國病人常用的幾類抗癌藥,都有了這樣顯著的降低。

但是為什麼政府能夠透過價格談判把這些藥物納入醫保呢?

除了政府制度的改革以外,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這些藥廠發現,可以透過醫保來換取更多的人用得起這樣的藥,這其實就是典型的“薄利多銷”。

但其實更關鍵的是,國內本土的仿製藥企業崛起了。赫賽汀的仿製藥已經基本要上市了。當它上市以後,原研藥的價格必然會降低。這就給藥企造成壓力,迫使其與政府達成一致。

一年狂賣7.5億的莎普愛思引起藥監局直接關注

第二點是打擊神藥。我們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中國神藥,指在中國賣得特別好,但是在國外都沒有的一類藥物。

這種藥常透過過度的廣告讓更多本來不適宜用這個藥的人,來盲目用這樣的藥物,以擴大藥品銷量。這些神藥,動輒一年在中國,就賣幾億,甚至十幾億。

2016年中國人均GDP世界排名73

第三個是發展經濟,其實這才是核心

為什麼要談經濟du性,就是因為我們太窮了。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經濟還不夠發展,中國的GDP,現在排名全球第二,但是中國人均的GDP,卻只排在第七十多位,我們每個人平均的收入只是美國的七分之一。

整個經濟發展以後,經濟du性就自動解du了。不管政府採取怎樣的措施來解決當前的難題,長期來看,若想徹底解決,必然是需要經濟的發展。所以最核心的,還是要發展經濟。

有“備”才能無“患”。

美國醫療支出餅狀圖

第一點,我們需要配置保險。

相對美國來說,中國人對保險的概念,其實還是非常膚淺的。美國的醫療支出,最後只有大概10%左右,是個人支付的

而在中國,。

所有的患者都後悔,在生病之前沒有買大病保險。但是所有的患者在生病之前,都不想買大病保險。

第二個,我們要規避騙局

如何防止受騙?

第一就是不要相信個例,你無法得知,在個例成功的背後是否是成百上千的失敗案例。

第二是不要相信故事,很多人都喜歡講故事,但故事是可以隨便講的,無法考證,也無處考證。

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告訴大家,統計資料和文獻,才是最靠譜的東西,因為只有這些東西,經受住了所有科學家的檢驗,經受住了社會的檢驗。

第三個,我們需要做好預防和篩查

一個良性的腫瘤要經過15-20年才會變成惡性腫瘤。

最明顯的就是結直腸癌,它的病變過程非常漫長,在它向惡性腫瘤轉變的十幾年內,如果你能夠及時去做結直腸癌鏡,就能較早發現腫瘤,透過手術切除便可痊癒。

但是如果你諱疾忌醫,堅持不去篩查,一定覺得自己沒事,後果就不可預料了。因為腫瘤在擴散轉移之前在你的體內不會顯示任何症狀。

患癌男女不同時期存活率

對於普通人群來說,現在有效的篩查方法,主要談三個

第一個,女性乳腺癌

首先是體格的檢查,包括自觸等,然後要去醫院檢查做鉬靶。

第二個女性宮頸癌

很多女性都去打了HPV疫苗。它確實能夠預防蠻多的宮頸癌,但首先這個預防不是百分之百。

我還是建議,到了一定的時候,去做宮頸細胞學篩查,其實就是看有沒有形態上的一個變化,有沒有早期癌變的跡象,如果是這樣的話呢,做一個早期的治療,就搞定。

第三個是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最重要的就是腸鏡篩查。40開始可以開始做,50歲以後,是應該必須做。

如果沒有家族史的普通人,第一次檢查完結腸鏡沒事,五年,甚至十年以後做一次就可以了,這是美國的官方的推薦。

另外還有幾種篩查方式,是和高危人群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普通人群,可能不太適合這個篩查,因為篩查的價效比比較低

高危人群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肺癌篩查。它的篩查方式,有一種叫低劑量的螺旋CT

如果早期發現肺癌的話,這個治療效果還是非常好的。所以如果你抽菸,即使是戒菸過後,還是要注意這個篩查,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這是第一個。

然後是肝癌。對於肝癌的篩查的話,醫院現在有些甲胎蛋白,更加有效的可能是腹部的超聲

然後是胃癌。這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非常高發的一種癌症。胃鏡,腫瘤標記物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尤其是胃鏡。

預防主要有十大因素

首先是戒菸,香菸的危害我們就不必贅述。

其次是戒酒,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什麼樣的酒其本質上都是致癌因素。

這是因為酒精本身是無害的,但是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是有害的。

另外,缺乏運動和肥胖也是兩大致癌原因,這兩個原因常相伴而生

運動是非常好的防癌手段。

研究發現,有大概十三個種類的癌症患病率,長期運動的人均低於平均水平。比較合適的運動量是多少呢?每週平均運動3-4個小時的休閒型運動。

這個其實不難做到,每天大概半個小時,快走可以,慢跑也可以,跳廣場舞也可以。堅持這樣做下來,肯定是有好處的。

同時還需要避免飲食裡面缺少纖維等,飲食結構不均衡是對結直腸癌是有比較明確的致癌因素的。歐美的結直腸癌患病率比中國高很多,原因就在於他們不健康的飲食結構。

慢性的炎症也是致癌因素之一。很多慢性炎症和癌症都有關係。為什麼乙肝病du之所以會導致肝癌,原因就在於它在肝臟區域性造成了一種慢性炎症的症狀,使肝部慢慢地被損害。

輻射同樣是致癌原因之一,這一點很多報道都有涉及。當年廣島、長崎被投放原子彈以後,附近的倖存者及救援者,均出現了癌症現象。

第八項是HIV和HBV病du的感染,這兩種病du感染都會為你帶來患癌的風險。

第九項是人體的免疫缺陷,如果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就非常容易出現癌症。

最後一項是環境汙染,我們中國曾經有一些地方,是食管癌、胃癌高發地,後來都發現和飲水、重金屬汙染有一定的關係。

避免因病致貧,我們需要政府的支援,我們需要政府來進行調控。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自己學習,不要抱有僥倖的心態,為自己購置保險,學會積極健康地生活。有“備”才能無“患”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