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鍾元中國篇(韓國頂級大廚白鍾元)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喜歡就關注吧!

做一名吃貨很幸福。

白鍾元中國篇(韓國頂級大廚白鍾元)

韓國頂級大廚師白鍾元,就是一名專業吃貨。

“吃吃吃”是他的人生主題。

所以,每次出現在有美食的地方,他都是笑眯眯的。

來成都茶館,坐了幾分鐘,茶也沒喝,“還是去吃飯吧”。

光顧著吃,大熊貓也沒看,安慰自己“電視上看大熊貓看的更清晰”。

跟許多人為了減肥少吃不一樣,白鍾元對吃抱著“胖十斤的覺悟”。

看他吃東西,又香又治癒。

“好吃到哭“在他這裡一點都不誇張。

他是一位經常來中國拍美食節目的外國人,最新一季的《街頭美食鬥士》豆瓣評分9.5。

光吃,就能做好節目?那大家都會啊!

當然不止是這樣的。

01 評分高,是因為吃的地道

去西安,他不去回民街。

來武漢,他也不走戶部巷。

他的“逛吃“信條之一是,大熱街區附近的小巷子裡,往往隱藏著真正的美食。

這可能都是吃貨們的共識了。

所以,他特別愛跟著本地人排隊。

因為這樣的地方,基本不會失手。

例如:一大早,他就跟著西安城樓邊的居民們排隊買胡辣湯,拿個凳子坐在路邊吃。

或者在街角排隊,就為了像別人一樣吃一口熱乎乎的西安粉蒸肉。

在武漢的巷弄裡,剛吃完炸炸的他,看到有人圍著買吃的就立刻跟過來,然後心滿意足地買到油炸紅薯餅。

當然,像武漢人一樣端著一碗熱乾麵邊走邊吃對他來說簡直就是easy模式。

看他的節目,感嘆最多的是,他怎麼過的跟個本地人一樣?

因為他對美食有熱愛和虔誠。

為了能夠“吃吃吃“的更地道,他學會了許多國家的語言。

當然,方式也很吃貨,透過看選單點菜學會的。

不論是中文,還是越南語,土耳其語言……為了吃的,都不在話下。

點菜熟練的不像外國人。

排隊的時候,跟大爺大媽交流吃法,跟老闆交流做法

每去一個地方,就融入當地,白鍾元的親切接地氣,就是這麼練就的。

即使,他是一個管理著上千店面的大老闆。

02評分高,還因為用心

在西安,白鍾元能娓娓道來“三秦套餐“。

然後點一瓶 “冰峰“,告訴觀眾這是西安本地碳酸飲料。

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飲料品牌,但後來,西方飲料橫掃中國市場,沒競爭過外國飲料的“冰峰“,市場就留在了本地。

而關於湖北“過早“的說法,他甚至比普通本地人瞭解的更細緻

在中國,重大的慶祝活動、節日才用“過“字,例如過年,過節,過生日。

“過早“就說明了當地對早餐的重視。

不由得給白鍾元豎大拇指。

我相信,很多人都習慣了“過早“的說法,卻沒有像白鍾元這樣,清楚瞭解它的由來。

他也清楚知道湖北名菜“沔陽三蒸“。

老實講,本地人不看他的節目,都不一定知道家附近有這麼多好吃的。

顯然,白鍾元和節目組,在“吃“這件事上一點都不糊弄觀眾。

去西安吃麵,因為“碳水之都“。

去武漢過早,因為“早餐之都“。

03評分高,更因為剪輯出來的城市氣質

吃得香固然重要,但節目畢竟不是純吃播。

跟“吃“同樣重要的是,傳遞”吃“的是什麼?

吃播只會告訴你,我在西安吃甑糕,太好吃了,我一口氣吃了十個。

白鍾元會告訴你,我在西安吃甑糕,太好吃了,我一口氣吃了十個。為什麼這麼好吃啊?我們來倒放一下全部過程。

於是,你能清楚看到食物一步步被打回原形的樣子。

這個過程中,你會看到每一口食物:

需要時間熬製,需要匠心打磨,包含瑣碎的細緻的工夫,艱難的熱騰騰的生活。

這才是美食的奧義,不僅僅只有味蕾的刺激,而是味覺和感受的共鳴。

就像這一碗藕粉。

當它回放到工人在池塘裡挖藕的畫面時,你就可以領略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成就一方美食。

不講故事不煽情,當每幀畫面都能逸出當地的人文生活氣息。

當然,人文氣息它也會直給。

西安熙攘的街市,鐘樓的車水馬龍;

武漢東湖的浮光掠影,夜晚江城畔的燈火交輝。

節目展現每一座城市的氣質,從不用膚淺的角度。

很多人愛慘了的武漢篇的開頭,就是生動的詮釋:

一個小男孩行走在斑馬線上,乍一看,是白鍾元。

定睛一看,咦?是個小胖男孩,只是穿著舉止跟白鍾元一模一樣。

最後,套娃二人組拿起湖北特產菱角,舉在嘴唇上。

可愛的大鬍子。

活力、清新又微微俏皮的城市氣質,就 在糅雜在這裡了。

白鍾元離開武漢時說“還要再來一次“。

這檔美食節目,對觀眾來說,不也是應該“再來一季“嗎?!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