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的感情經歷(音樂教父李宗盛的風流情史)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文中圖片網路

今年,“音樂教父”李宗盛迎來了62歲。

李宗盛的感情經歷(音樂教父李宗盛的風流情史)

原以為情路坎坷,滄桑至今的他,很難再尋到一位白頭人。直到看到了他與新妻逛街的合照。

兩人一起出街購物,牽手的樣子彷彿重拾愛的甜蜜。

站在嬌妻旁邊的他,再也不是臺上遙不可及的歌者。

曾在雜誌裡這樣評價李宗盛:

《凡人歌》之前,李宗盛是流行音樂家,這首歌之後,他成了生活家。

生活最難得的是自嘲,學會自嘲,就是學會了生活。

拉碴的鬍子,粗糙的嗓音,隨性的調侃,嘻嘻哈哈的鄰家大叔做派,他堪稱最沒氣場的音樂教父。

他始終在傳達一種理念:柴米油鹽,喜怒哀樂,才是最真實的生活。不激進,不悲觀,懂得平凡,才能提煉不凡。

他是臺灣音樂的生活範兒。

如果說羅大佑的作品是臺灣社會的手術刀,那麼李宗盛就是一雙能看到凡人心底最深處的眼睛。

曾給很多女歌手寫過很多走心的歌,而且都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敘述女人的心事。因為歌曲中表達出的細膩情感,為李宗盛贏得了“最懂女人心創作人”的頭銜。

雖然他了解女人,但是感情之路卻不太順利。

01.

李宗盛年少時對音樂很執拗,因為喜歡唱歌,耽誤功課,導致學習成績穩居班裡倒數第一,因為接觸吉他社,被父親認為“不務正業”,但他仍要繼續......

1980年,那時的李宗盛說要靠音樂養活自己,20歲出頭時雖然一文不值,偏偏追到了在臺大歷史系讀書的鄭怡。

校園民謠風興起時,鄭怡以一首《月琴》殺入樂壇,簽約滾石,成了小有名氣的民謠女歌手。

一天,公司要給鄭怡製作《小雨來得正是時候》,這首歌的製作人是響徹大江南北的侯德健,曾寫過《龍的傳人》、《酒幹倘賣無》,開會時,李宗盛跟著鄭怡去了,他一直跟鄭怡討論,要是自己來做這張專輯,會做成什麼樣子。

後來,侯德健因事無法擔任,沒幾天,李宗盛就接到一個電話問:“要不然你來試試?”

1982年,《小雨》一曲蟬聯臺灣《綜藝100》十三週冠軍之久,專輯更是一路暢銷,女友鄭怡一炮而紅。在鄭怡的一次演出中,24歲的李宗盛站在幕布後看到女友接受萬眾歡呼的場面,整個人都呆掉了。

就此李宗盛的名字開始被圈內人關注到,不久就被納入滾石,成為了公司裡的王牌製作人。

在歌壇越走越遠,他和鄭怡的感情,卻越來越淡,為了實現夢想,這段懵懂初戀走到了盡頭。

不過現在看來,李宗盛的選擇是對的,此後的他為華語樂壇留下了無數首傳唱至今的經典。

1985年,李宗盛和張艾嘉合作出演《最想念的季節》,隨後幫張艾嘉製作唱片。

張艾嘉上一張唱片的製作是幫她寫《童年》的羅大佑,教父級的人物。

張艾嘉和羅大佑

同年底,李宗盛為張艾嘉製作專輯《忙與盲》,讓張艾嘉名聲日隆。對於李宗盛不遺餘力地幫助,張艾嘉充滿了感激:“對於這張專輯的完成,要特別感謝李宗盛,是他幫我設計整張唱片的音樂風格,也是他為我作曲、為我潤飾歌詞。”

在那之後,他為她創作的《愛的代價》風靡華語流行樂壇。

李宗盛之後對張艾嘉說,“我寫《愛的代價》這首歌,是想著你寫的,想著你為什麼嫁給別人了。”甚至,他毫不避諱地和張艾嘉說出,《愛的代價》是他為數甚少寫的時候就流淚的歌。

暗潮洶湧的一段感情,最終無疾而終,只剩下那個美麗伶俐,才華橫溢的她,成為那段青蔥歲月的佐證。

02.

時隔一年,李宗盛出版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迎來了屬於他的時代。

唸白式的“李式唱腔”,奠定了他一生的創作基調。

而李宗盛也領悟到,每創作一首歌曲,就是一次訴說:“唱歌,其實是說話的延伸。”

音樂是李宗盛發洩的最佳渠道,透過每首不同階段的作品詮釋自己的心態,李宗盛的詞向來寫實,他的情史從他的歌詞裡便可窺一斑。

有次上蔡康永節目時他被犀利拷問:

“傳言說你每製作一張專輯都會愛上一個女歌手,是不是真的?”

“‘那一夜他喝醉了酒,帶著醉意而來’,是不是你去敲陳淑樺的門?”

當時老李全嬉笑推給了好友張培仁。

29歲的李宗盛,事業有成,經蘇芮介紹,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來自臺灣富商的千金朱衛茵,是當時香港的知名DJ。

兩人一見如故,由於工作地點不同,長達兩年的戀愛中一直是在“煲電話粥”中度過。

飽受異地的相思之苦的朱衛茵忍不住在電話裡對李宗盛說:“我電話費要用光了,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結婚,要麼分手……”

1988年1月31日兩人在臺灣結婚,朱衛茵是個傳統女人,結婚後就選擇在家相夫教子。

結婚第二年,李宗盛發表一首歌《我的未來 我的家 我的妻》,歌詞中這樣寫道:

星期六的晚上你會去哪裡,是該陪太太在家裡,還是一個人出去。

打算找個機會告訴她,我愛你。

她自從結婚以後,每天都在問我,哪時候回去。

那時李宗盛處在事業上升期,幾年裡,李宗盛的歌捧紅了一大票歌手,趙傳、張艾嘉、陳淑樺、周華健、張信哲......

其貌不揚的趙傳,工作室被燒燬一度陷入絕境。李宗盛給他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一夜間就紅遍大江南北,之後寫下《我終於失去了你》,讓趙傳在歌中失戀;

在西餐廳裡唱歌混得灰頭土臉的周華健,因為李宗盛一句“你歌唱得不錯,跟我走吧”,然後憑藉《心的方向》改變了人生;

為陳淑樺打造了這首《夢醒時分》,一問世便大受歡迎,成為臺灣音樂史上第一張百萬專輯。

只是可惜後來,由於母親的突然離世,陳淑樺備受打擊,從此淡出歌壇,與許多人斷了聯絡。

可是,李宗盛卻從沒有忘記她,在後來的一場演唱會上,李宗盛曾給陳淑樺寫了一封信:

不管我們樂不樂意,隨著歲月增長,我們都得漸漸的去看見人生更完整的面貌。

我們所有的獲得或失去,恐怕都不是生命的本意,反而是經歷一切之後,從而發現自己。

1990年,他根據娃娃(金智娟)苦戀一個北京男子的故事,寫出那首《漂洋過海來看你》

當時金智娟在香港偶遇一位北京來的舞蹈家。回臺灣後,思念至深,難以自拔,常常寫信給對方,為求一見,四處走穴,攢了半年積蓄奔赴北京,後來才知道對方早有家室,不得不退出,留下一身傷痕。

金智娟拿到歌后,在錄音棚裡唱到崩潰大哭。

李宗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導致分身乏術,冷落了妻子。

朱衛茵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當年自己懷孕的時候,李宗盛正忙於為陳淑樺製作專輯《夢醒時分》:“他跟李正帆每天晚上在家裡編曲。然後我一個人就獨自睡了十個月。我好像過了十個月沒有老公的生活。”

某種程度上遭遇著“冷暴力”的朱衛茵,雖然很愛李宗盛,但她被傷得有多深無人知曉。

03.

在外人眼裡,當時的李宗盛應該是個無比幸福的人,事業有成,娶妻並有2女,家庭美滿。

如果沒有意外,人生應該就這麼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了:任愛情一點點化作親情,慢慢撫育孩子長大,等著坐享天倫之樂。

“曾經真的以為人生就這樣了,平靜的心拒絕再有浪潮”,這句話很像是在敘述他自己當時的狀態。

日子消耗了激情,白月光變成飯粘子,硃砂痣成了蚊子血。

這時另一個女人林憶蓮出現了,他被鬼迷了心竅,以至於後來拋棄了原來的一切。

有人將林憶蓮推薦給滾石,林憶蓮壓根沒把李宗盛百萬記錄放在心上,轉投飛碟唱片,推出《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當時求勝心極強的李宗盛十分懊悔,發誓無論如何要把林憶蓮挖回來,於是絞盡腦汁寫了一首至今令人唏噓不已的經典,名叫《當愛已成往事》

兩人合作之後,就從互相欣賞,變成了漸生情愫。

李宗盛曾說: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只聽她的聲音,便足以愛上她。

1992年,李宗盛與林憶蓮為電影《霸王別姬》演唱了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

1993年,林憶蓮發行專輯《不必在乎我是誰》,同名主打歌正是出自李宗盛之手。也是從那時起,兩人之間傳出了緋聞。

同樣是在1993年,李宗盛還為張信哲創作了《我是真的愛你》。

曾經自己像浮萍一樣無依對愛情莫名的恐懼

但是天讓我遇見了你

我初次見你人群中獨自美麗你彷彿有一種魔力那一刻我竟然無法言語

從此為愛受委屈不能再躲避

於是你成為我生命中最美的記憶

不用看歌詞,光從這個矯情的歌名你就能感受到那份苦戀的痛楚。

時隔多年後,李宗盛曾在一檔節目裡承認說這首歌確實是為林憶蓮所寫。

1994年,出道已經10年的李宗盛開始面臨事業和情感上的雙重困惑。

當年辛曉琪在滾石並不受重視,簽約滾石2年後,李宗盛才創作出一首歌給辛曉琪:“對不起讓你等了這麼久,但我覺得這首歌不會紅。”

這首讓李宗盛和辛曉琪都不看好的歌就是《領悟》,當時這張唱片創下過一天銷售2萬張的奇蹟。

辛曉琪為此感慨不已:“這首歌改變了我的一生。”

曾經,辛曉琪在演唱會上,動情說起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個男人,其中就有李宗盛。

在滾石已經兩年,李宗盛每天幾乎像個機器人一樣運轉,揹負著無比巨大的心理壓力。

35歲的李宗盛決定開暫別歌壇演唱會。

就是在這場演唱會上,朱衛茵眼睜睜看著自己名義上的丈夫在臺上與他曖昧的物件一起合唱,還時不時打情罵俏一番,這對任何一個妻子來說都是件奇恥大辱的事情。

演唱會進行到一半,他一一點名向他所要致意的人感謝一番。可是他並沒有叫到我的名字。

並且結束後李宗盛就留下妻女,自己孤身前往加拿大溫哥華。

朱衛茵在99年出版的自傳《真愛不死》中曾經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景:

多年以來,我們聚少離多,其中最令我難過的事情,應該就是他的告別演唱會吧......但是這個告別演唱會卻是我人生中一個可怕的經歷.......我看過這麼多的演唱會,都是以一個期待的心情。可是看著一個最親密的人在臺上表演,而實際上你卻知道這個人跟你越來越遠、越來越遠,甚至於形同陌路了,一旦這個演唱會結束,他就要真正離你而去,去追求他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1996年7月,林憶蓮推出了由李宗盛任製作人的專輯《夜太黑》。到這個時候,李宗盛與林憶蓮的感情應該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1997年1月30日,朱衛茵終於同意離婚。

同時面臨雙親離世,以及金融風暴下她投資失利,800多萬身家一夜蒸發。多重打擊之下,令她情緒崩潰,更不幸患上了驚恐症。

朱衛茵的內心充滿了疼痛,她在《家歌詞》中沉痛地呼喊,究竟在我的生命裡我得到了什麼,然後我究竟失去了什麼。

為了心愛的女兒—純兒、安兒,朱衛茵熬過了那段低潮,變得更加堅強。

這時離婚後的李宗盛去了馬來西亞,在那裡偶然聽到梁靜茹參加比賽時的錄音,就認定了這個女孩的歌唱天分。

於是,李宗盛把18歲的梁靜茹帶回臺北,為她寫歌、教她普通話、幫她爭取發片機會。梁靜茹也很爭氣,在2000年,她終於用一首《勇氣》一炮而紅,成為新一代的華語音樂天后。

“年少不懂李宗盛,愛過方知林憶蓮”。

年近40的李宗盛,拋開一切世俗觀念,放下工作,千里飛到加拿大追求林憶蓮,最終感動林憶蓮併為林憶蓮創作的那首《為你我受冷風吹》

為你我受冷風吹,寂寞時候流眼淚。

有人問我是與非,說是與非,

可是誰又真的關心誰……

1998年2月22日,李宗盛與林憶蓮在加拿大完婚,當時的林憶蓮已經懷有身孕。

婚後一年多,林憶蓮生下愛女李喜兒,在家相夫教子,差不多變成了家庭主婦,然而,這並不適合林憶蓮這樣個性獨立要強的女人。

1999年1月,李宗盛提出去上海發展,林憶蓮決定回香港重返歌壇,之後推出了專輯《鏗鏘玫瑰》,同名主打歌《鏗鏘玫瑰》由李宗盛填詞,她譜曲。

不過,李宗盛並沒有擔任這張專輯的製作人。這也是林憶蓮在滾石發表的最後一張專輯。

同樣是那一年,在給莫文蔚製作的專輯中,李宗盛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陰天》

寫這首歌時在溫哥華的房子(與林憶蓮結婚時)當時陽光很好,反而令我想起陰天,幸福是不會長久的,所以我平時很少去參加別人的婚宴,總會覺得那種場面很滑稽,每當聽到結婚進行曲響起時也會有種莫名的悲哀。

感情散了,無非是盡了,透了,倦了

婚姻散了,無非是冷了,叛了,厭了

那一年林憶蓮38歲,李宗盛46歲,他們的女兒只有5歲。

在離婚很久之後的一場上海演唱會中,李宗盛曾玩笑似地提過:

“我沒有很喜歡上海,上海讓我失去了很多東西。”

他唱《當愛已成往事》,最後遺憾顫聲:“我終於失去了你,在擁擠的人群裡。”

用三毛的一段話來解釋李宗盛的孤獨,再合適不過了。

“愛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帶孩子、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婚姻無法長久。”

是啊,這個被稱為“最懂女人心”的歌者,實則是最不懂女人心的那一個。

04.

2000年,李宗盛遭遇事業低谷,離開了工作17年之久的滾石。

之後,李宗盛近乎封筆,再沒怎麼寫歌。

沉寂數年後,李宗盛交出《給自己的歌》,直接摘下金曲獎最佳作詞、作曲和歌曲三大獎。

有人說他每製作一個女歌手的專輯,幾乎都要和她們談戀愛,自是荒唐之語,但有人談了一百次戀愛,未必能寫出一首歌;他談了一次戀愛,就夠他寫一百首。

才華永遠是技術層面的東西,那個被包裹在裡面的核心,一個叫“悲憫”,一個叫“深情”。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無關風與月。”

2006年,李宗盛在臺北舉行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張艾嘉是他的開場嘉賓。演唱會上,他們互相調侃,像一對老朋友。

張艾嘉忽然惡作劇地逼問他:“你有沒有愛過我?”當她淺笑盈盈地丟擲這句話時,剛才還談笑風生的李宗盛頓時語無倫次,顧左右而言他。

時光多情似故人,那天,在演唱會上,他重新唱起那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和那個痴痴的少年: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那些為愛付出的代價,是永遠都難忘的啊......”

燈光暗處,沒有人瞧見近五十歲的他熱淚奔湧。

後來,他再開演唱會的時候,與林憶蓮隔空對唱:“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

這個男人活過了50歲,憨厚的外貌和狡猾的笑容背後,還是一顆敏感的心。

2010年梁靜茹大婚時,證婚人是李宗盛。那時候,大家以為她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可惜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梁靜茹結婚幾年,卻屢次傳出婚變。

2011年,在人生經歷19個風雨春秋後,他對自己說“該舍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

與女人說愛,與音樂談情,是他生命中的兩個出口,當一個出口成為“此路不通”時,音樂成了唯一的救贖。

2013年,釋出單曲《山丘》。從創作到女人再到友誼,寥寥數語,一網打盡。李宗盛彷彿有心要評述半生功過,一句“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把多少歷經滄桑的人給聽得渾身打冷顫。

人生無常,悲欣交集。

多少人聽李宗盛的歌都會感嘆一句:"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年少時,每個人都想成為李宗盛,在紅塵愛恨裡翻滾;

到了中年,才發現平穩合適的相守,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幸福。

05.

輾轉60餘載,如今李宗盛終於學會了生活,他也放下音樂,開始變成生活家,關心糧食蔬菜,做起他最愛的吉他事業。

有了一個溫暖的歸宿,與小27歲的嫩模千惠享受著平凡人的幸福。

帶著妻子與朋友一起出去遊玩。

也許是前兩段愛情太高調而沒有善終,這次他十分低調。

被拍到的也幾乎都是兩人生活化的日常,出門聚餐、逛超市,有說有笑,是最尋常夫妻的模樣。

人活一世,不論從前多麼驚天動地,最後都要歸於平靜。

這個多情、才華橫溢的男人,寫了半生的愛恨,終於回看了自己去找最簡單的幸福。

誰說,這不是命運姍姍來遲的犒賞呢?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