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父母對待子女的五大陋習,你家中過幾條?
Top5言而無信
對待孩子,說話算不算數似乎無關緊要。媽媽:“寶寶,今天你聽話的話,爸爸媽媽會給你買什麼什麼”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有些時候,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父母可能會忘記實現諾言。這樣的次數多了,會導致孩子會父母的高度不信任。
這種父母養出的孩子,容易
養成撒謊、言而無信的惡習
Top4
愛對孩子抱怨
家裡滿滿的負能量,為點瑣碎小事就能破口大罵。有的媽媽會對孩子說:“為了你,媽媽辭掉了工作,失去了發展機會,在家專門伺候你,你還整天就知道玩,不好好學習。”抱怨的多了,孩子就會誤以為自己的到來給家裡增添的麻煩多於快樂,沒有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愛。
這種父母養出的孩子,
不快樂,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心理比較偏激
Top3擅長比較
這類父母告訴孩子世界上有一種生物,叫做“別人家的孩子”,你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隔壁小明。這種父母養出的孩子
內心自卑,善於嫉妒,行為叛逆
Top2
隨意貼標籤
張口閉口“笨”“懶”“蠢”,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怎麼這麼笨啊,你看某某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好,在家還知道幫媽媽做家務,你看你.....”,孩子在你眼裡就是“一無是處”。常說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潛意識裡有自己不如他人的想法,時間長了出現自卑感,因為自己做的再好,爸爸媽媽也都看不到,總是誇獎別人家的孩子。
這種父母養出的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一萬點傷害,長大以後根本不想回家。
Top1
錯過孩子的成長
某電視節目中,一個有父母的“孤兒”在日記中這樣寫到:我爸爸工作繁忙,有時候一個月都看不到他的一個影子。今天是我的生日,終於,他告訴我今天一定陪我過生日,我高興極了,這一次我一定和他說說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他我有多想他!可是過了沒多久他就給媽媽發簡訊說今天他們要開討論會,要晚回來一會兒。我就等啊等啊,後來我實在太困了,等著等著還是睡著了……
這種父母養出的孩子,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親子關係疏離,你不付出,自然得不到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