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下一個皇帝是誰(道光為什麼選擇咸豐繼位)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炒米視角

清朝最熱門的是康雍乾三朝。乾隆以後,大家就沒熱情了,最主要就是因為從嘉慶開始中國就開始由鼎盛走向衰弱,直到老妖婆出場,走向百年屈辱。

道光下一個皇帝是誰(道光為什麼選擇咸豐繼位)

清朝有兩個最勤奮,最職業的皇帝。一個叫雍正,一個叫道光。兩個人接班時都面臨一個爛攤子,但這兩人最後的結果卻截然不同。雍正十三年的努力,又帶來一個甲子的鼎盛王朝;而道光二十年的努力,十年的沉淪,卻帶來了整個中國落後於世界。

道光的布丁與弟蛋曾經是那個時代最奢侈的節儉!(一個弟蛋5兩銀子,一個補丁5兩銀子)道光剛登基的時候,平叛張格爾,收復喀什四城。整頓吏治,改革鹽法、漕運,一度讓人看到了一線希望。然而時間定格道光20年,公元1840年。熟悉近代史的人都明白1840年意味著什麼!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這是一個千年未遇之大變局時代。這是一個大國夢醒的時代,這本應是個順勢改革、奮起直追的時代。然而第一次鴉片戰爭,直接擊碎了道光皇帝的自信與果敢。他從此變得消沉,變成了一隻把腦袋塞進沙子裡的鴕鳥。道光20年後的道光,對於政事,變得越發謹慎,越發需要得到認可,喜歡別人的阿諛奉承,聽不得真話。

從雍正發明秘密立儲制後,就沒有儲君制度了。所以不到道光閉眼,我們無法得知誰會是下一個皇帝。然而到了道光晚年的時候,可供立儲的人選已經很少了。活著的僅剩三個兒子。分別是道光最喜歡的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生的奕詝(後來的咸豐)、奕誴(惇勤親王)、奕訢(恭親王鬼子六)。而奕誴是過繼給惇勤親王綿愷,襲親王位的。所以繼位皇帝的人選只會在奕詝和奕訢中產生。

很顯然奕訢其實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從其理政能力和政治智慧,即便不能挽回敗局,至少可以不輸得那麼慘!

而奕詝其實除了自己母親受寵外,本無任何優勢,小時候得天花留了滿臉麻子;騎馬摔了腿,成了個瘸子。

但是我們剛才分析過道光帝的具體情況了。道光二十年後的道光是一個失掉自信的鴕鳥。而奕詝在他師父杜受田的指導下,在儒家道德的包裝下儼然賢者無二。

清史稿裡《上諭檔》記載了一個小故事。

一日,道光帝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宣宗(道光帝廟號)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

當然還有一則小說家言,可能也是大家最熟知的故事,說道光臨死前問奕詝和奕訢兩人的治國策略。奕訢張口若定,從國內外形勢到具體策略方案一通談;而奕詝則是一個勁地哭。道光問奕詝為何哭?他回答父親已經病成這樣了,我已經方寸大亂了,沒心思想治國的事。道光大為感動!於是當場決定傳位給奕詝。故事而已,聽聽就好!

實際上還是以奕詝師父杜受田和奕訢師父卓秉恬為代表的兩股不同理念勢力鬥爭的結果。杜受田是傳統理學儒家,而卓秉恬是”心學”新理學儒家。面對大變局,一個求守,一個求變。

很顯然道光並不認為時代變了,舊的理論需要變,而只是認為是做大臣的心不夠誠,沒有按照”康乾盛世”的祖制進行嚴苛自己。所以奕詝是個“賢者”,他定能承襲祖制,恢復榮光!而奕訢那種用“巧”之人,日後定是取亂之道。

這個理念其實在之後,不單單影響了奕詝(也就是咸豐帝)的悲劇執政生涯,還徹底影響了另一個人,那就是後來的咸豐的女人慈禧。慈禧後來教育光緒,完全就是按照這套邏輯來培養的,按照“聖君之道” 想把光緒培養成一代聖主!當然了,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培養出一個大杯具!

首發,歡迎關注吐槽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