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帶小孩不容易生病(孩子身體才能少生病長得高)
夏天天氣越來越炎熱,給家長們養娃護理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夏天不像春天萬物復甦,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更旺盛,但是家長在孩子成長日常的一些細節做好的好,對於孩子長身體仍舊有很大的幫助,孩子照樣能夠長得高。
夏天帶娃,家長避開這幾個禁區,對孩子長身體好
第一,擔心生病,不給娃吹空調
很多家長擔心吹空調溫度低,或者空調味道不好聞,夏天不怎麼給孩子吹空調。其實這種想法並不對,天熱的時候給孩子吹空調不僅沒有弊端,還有很多好處。
美國兒科學會就曾建議,夏天必要的時候給孩子吹空調,有利於預防孩子猝死症,還可以防止孩子長溼疹和痱子。
夏天的溫度可不是開玩笑,大人還感覺到累,更何況對於周圍環境更加敏感的孩子。如果天氣太熱,孩子沒胃口吃飯少,可能會因其營養不良,甚至是生病,這些對孩子身體和長高都是不利的。
第二,隔天的飯給孩子吃
有時候老人做飯做得比較多,晚上剩菜剩飯就放著,直接扔了感覺有些浪費,於是放冰箱裡面。但其實隔夜飯是不要給孩子吃的,儘管老人覺得沒什麼,但對孩子腸胃並不好。
就例如很多人吃西瓜都是切開一半,吃不完放進冰箱隔天吃,其實隔天西瓜放大600倍去看的話,裡面存在大量的細菌,這些西瓜孩子吃了很容易引起腸胃炎,導致孩子生病不舒服,所以夏天隔夜的東西記得不要給孩子吃。
第三,放縱孩子亂吃亂喝
夏天是孩子最高興的季節,因為家裡面冰箱會堆滿各種各樣的雪糕、冰激凌、飲料,孩子通吃暢飲好不自在。
但其實雪糕冷飲這些還是少給孩子吃,偶爾吃一點喝一點就行,不然吃多了容易拉肚子不舒服不說,孩子也容易上火,而且引起感冒不舒服。再者冷飲雪糕中含有大量糖分,吃太多可能會導致孩子營養攝入不均衡,孩子變得不愛吃飯營養不良,影響到長身高。
第四,不要讓孩子熬夜
夏天夜晚比較遲,很多成年人都慢慢晚睡,延長了晚上的睡眠時間。而孩子跟著大人一起熬夜,玩手機看動畫片,等到12點才睡覺,白天早上天亮的又比較快,無形中孩子睡眠時間也就縮短了。
無論是春夏秋冬,家長都應該養成孩子晚上10點之前睡覺的習慣,因為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兩點,還有早上五點半這兩個時間點,屬於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孩子睡得好睡得香,身體發育會更好,相反熬夜晚睡,則會抑制孩子生長激素分泌,導致孩子精神不足甚至影響身高發育。
第五,活動量減少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家長害怕孩子曬著,就減少了孩子戶外運動。其實除了中午,早晚氣溫沒那麼高的時候,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轉轉,不那麼曬的情況下,多曬太陽有利於孩子獲取鈣質,更好地幫助骨骼發育。
建議是早上還有晚上的時候,有時間陪孩子去轉轉,或者去公園玩一會,打打球跳跳繩,孩子身體會成長得更好。
第六,勤洗澡,勤換衣服
夏天細菌滋生比較快,家長要督促孩子愛衛生,吃飯前洗手,上完廁所洗手,勤換衣服勤洗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就是儘可能地使用蚊帳,而不是蚊香、蚊香液這些,終究物理防禦蚊蟲的手段對孩子最健康。
除了以上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家長也可以趁著夏季新鮮蔬菜水果上市,多給孩子吃些蔬菜和水果,增加孩子的維生素,飲食上肉禽、蔬菜、豆類、水果,也要講究科學均衡,這樣孩子吃得好睡得好運動的好,身體少生病長高高。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