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的不行自己知道嗎(從說一個男人行不行發散開去)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說一個男人“不行”,好像是一句犯忌諱的話,但是行或不行,只有自己最清楚,或者老婆清楚。並非他人說了你一句“不行”,你就真不行了。

男的不行自己知道嗎(從說一個男人行不行發散開去)

你行自然就行,無需向別人證明。假如不行,再怎麼叫囂或證明,也還是不行。

當然,之所以有些事“不行也行”,那是自欺欺人;若是“行也不行”,那就更無需證明了。

所有需要證明的事,本身就是錯誤。再把這個事拿來宣揚,就錯上加錯。但是,人們總是習慣了將錯就錯。

這不是社會結構本身(應該存在)的問題,是文化的深層問題。準確的說是文化屬性的問題。

文化屬性直接導向價值觀,但是,價值觀如果不是體現人的個體價值,而只是群體價值在一個人身上的附庸,那麼這個價值也就只能以價格來衡量。

也就是所謂的商品化、市場化,但本質上還是體制化。其所體現出來的社會價值也非理論上的社會價值,僅是“社會性”價值。我們在社會價值領域的建構是零。

換言之,沒有獨立思考和精神生活支撐的個人、組織或群體,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價值,只是標籤、口號、廣告或群體性的無意識行為所帶來的“價值感”罷了。

作為一個作家,我認為這是文藝沒有成為文化的載體、主體和精神力量,從事文藝的人也必然亦只是變成了文化的附庸而已。明星、網紅是極致代表。

他們趨向的仍是千百年來基於生存結構的法則和思維、行為模式,也代表了大多數人趨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在西方,哪怕是在日本、香港,明星也就是普通人而已,根本不會引起圍觀什麼的。

因為社會結構(的自我組織與建構)極其強大,換言之,在民間,在低中層各個領域都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他們的能力和價值足以匹敵明星。

正因此,人們不會追星,更不會有網紅這種東西存在。這就是良性的社會生態,我們恰恰相反。

所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從根本上講也是本末倒置的,這也同樣意味著,我們要拿我們的歷史、文化來證明點什麼。

比如開發旅遊,事實是建造了一堆仿古的建築而已。動輒數億、數十億的投資,可不少景點、景區門可羅雀,只好關停、拆毀。

文化從狹義上來理解就是文藝,可是,文藝(也包括歷史)本身為什麼不能有他自己的生態和價值?

而承載文藝的人,比如,那些真正的作家、藝術家難道不比那些“偉大的廢墟”更具價值?反之,那些天天賣貨的“明星”還算是明星嗎?

大言不慚,我的夢想之一就是要重建、重構文藝的自然生態和價值(體系)。

而文藝,人們對文藝的認知和態度,再延展到廣義上的文化,就是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反過來說,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扭曲甚至是畸形,其核心原因之一,即因為文藝的墮落與精神的坍塌。

反之,人們越是僅在生存結構這個層面上掙扎,就越是急功近利,也就越容易陷入到虛無和無意義的生存狀態之中。

這是大部分人大概從未意識到的根本問題。而沒有了精神追求的物質財富,不論多少,由誰來宣揚,那都是勉強用來證明自己“還行”的遮羞布罷!

張鋒 辛丑春寫於西安翠彧軒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