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苗貴妃(宋仁宗與后妃那些事)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劇中除了宋仁宗的國事還有家事。帝王戲離不開後宮,所以今天就說說宋仁宗後宮那些事。
一、悲催的郭皇后
郭皇后是宋仁宗的原配。
祖籍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郭皇后和北宋大部分皇后一樣家庭出身很高。她的祖父是北宋平盧軍節度使、贈尚書令兼中書令郭崇,屬於代北名族,祖先世代代北酋長。能被追贈尚書令和中書令說明也不是一般人。
郭後的父親是郭允恭,官至崇儀副使,天聖三年贈太傅安德軍節度使,六年加贈忠武軍節度使兼侍中。可以說是典型的名門望族之女,劉太后當初替仁宗選妻子,一下子就看中了這個郭皇后。只是宋仁宗似乎不喜歡包辦,最初喜歡的並不是小郭。
郭皇后劇照
郭皇后沒留下畫像,所以用劇照代替,不得不說,電視劇的選角兒也挺有意思。這位郭氏天飽地缺,一副承受不了大福氣的樣貌,暗合了她的人生規模。
電視劇裡的郭皇后性情直爽單純,甚至還有點愣,屬於那種出身不錯但是智商、情商都一般的富家無腦女。如上文所說,她是被劉太后選中的,所以仁宗心裡並不樂意。
郭皇后可能是從小被寵壞了,外加當上皇后以後,有婆婆劉太后罩著,所以非常自我,擺不正自己的位置。不僅善妒,還監視宋仁宗。有劉太后的時候,她能狂成這樣,但是劉太后不在呢?
根據司馬光《涑水記聞》記載:“太后崩,上始得自縱。”
擺脫了劉太后的管束,宋仁宗總算體驗了自由的感覺,當時他專寵尚美人和楊美人。寵信到什麼地步呢?《涑水紀聞》:“尚、楊二美人方有寵,每夕並侍上寢,上體為之憊,或累日不進食,內外憂懼,皆歸罪二美人。”
可以說除了上朝辦公,基本離不開兩位美人。而且當時宋仁宗明顯有縱慾過度的現象。對於郭皇后來說,國家大事可以和她沒關係,老公這樣冷落她,還和別的女人打得火熱,換誰也受不了。
結果小郭就想出手教訓尚、楊二美人。
《續資治通鑑長編》載:“宮人尚氏、楊氏驟有寵。後性妒,屢與忿爭,尚氏嘗於上前出不遜語,侵後;後不勝忿,起批其頰,上救之,後誤批上頸,上大怒,有廢后意。”
不僅言語上有紛爭,還動上了手,動手就動手吧,居然還打了仁宗的耳光。
氣得仁宗新賬舊賬一起算,你這個潑婦,我廢了你。
十二月乙卯,詔稱“皇后以無子願入道,特封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清悟,別居長寧宮。”
因為把宋仁宗給打了,外加自己沒兒子,又主動送上這個藉口,小郭被幹淨利落地廢了。
值得一提的是,廢后活動中活動最積極的大臣是呂夷簡。
郭皇后吐槽過呂夷簡,而且呂夷簡向尚、楊二美人送過禮物。
小郭雖然被廢,但畢竟結髮夫妻,宋仁宗又是出了名的仁人君子,他並沒有完全把小郭甩在一邊,還是很惦記她的。
史書記載:遣使存問,並賜以樂府,郭氏和答之,辭甚愴惋。
宋仁宗曾經密令召她回宮。皇帝給面子,給臺階下,照理說你就趕緊接唄。但小郭不,她太有氣性了,希望皇帝能恢復她皇后的身份。但是當時,宋仁宗已經立了曹氏,自然無法答應。
景祐二年(1035)十一月,憂鬱的郭後得了小病。宋仁宗派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結果,身體還算強壯的小郭,居然突然病情惡化,暴死,年僅二十四歲。
許多人懷疑閻文應做了手腳,或者是宮中有人使壞。但小郭本已無足輕重,內朝外朝都無人追問,死了也就死了。
景祐三年(1036)正月,宋仁宗追復她為皇后,但停辦賜諡號上封冊及附祭廟庭之禮,葬於永昭陵西。
郭皇后的悲劇,不在仁宗不喜歡,其實你只要賢良淑德,不犯錯,宋仁宗就算再喜歡別的美人,也沒理由廢你。只能說,一手好牌打爛,還在於她自己情商低。
二、有緣無份的陳氏
在郭皇后被廢后,宋仁宗與大臣們商議要立新皇后整肅後宮。當時仁宗看上了一個茶商的女兒陳氏。
這裡電視劇描述的和歷史上的情況差不多。
陳氏的父親透過仁宗養母楊太后,把陳氏進獻給宋仁宗,宋仁宗對陳氏很喜歡,想立小陳當皇后。
結果遭到當時的重臣王曾、呂夷簡等人的堅決反對。
理由很簡單,大臣們認為,皇后自來要出於名門,“當求德門,以正內治”, 《郭勸傳》雲:“陳氏無世閥,不可儷宸極。疏入,後已廢,而陳氏議遂寢。”
這令仁宗無法反對。老百姓結婚還講究個門當戶對。放著一大名臣將相的女兒不娶,卻娶一個地位卑賤的茶商之女,沒法兒交待啊。
古代講究士農工商,雖然陳氏的父親捐個官但是畢竟和那些世家不同,最後宋仁宗最後無奈把陳氏送出宮去,作為給宋仁宗忍痛割愛的補償,群臣也同意給陳氏的父親升官。
三、最有才能的曹皇后
因為陳氏出身低,出身名門的曹皇后自然成為了重臣推薦的重點人選。
曹氏的祖父為北宋王朝的開國元勳、魯國公曹彬,戰功赫赫,先後參與平定後蜀、南唐、北漢等政權,官至樞密使、諡武惠王。
歐陽修曾說“曹武惠王彬,國朝名將,勳業之盛,無與為比 ”。
宋真宗也說“國朝將相家,能以身名自立,不墜門閥者,唯李昉、曹彬爾”。
曹氏的伯父曹瑋也是一帶名將,當年在西疆鎮守,打仗出了名的詭計多端,把西夏人忽悠的一瘸一瘸的。
曹皇后雖然相貌一般,但是從流傳的畫像來看,也差不多是個中人以上吧。
宋仁宗本質是個好色之徒,外貌協會資深成員。對小曹,說不上什麼喜歡。納曹氏為後,宋仁宗也是迫不得已。婚後,仁宗對曹皇后雖然相敬如賓,但是卻沒有愛意。
史書記載曹皇后常于禁苑種穀、親蠶,善飛帛書。
從行為來說,確實比較賢德。而且作為將門虎女,膽識過人。從處理一次皇宮暴亂就能看出曹皇后的個人能力。
慶曆八年閏正月,“衛卒數人作亂……宦者以乳嫗歐小女子始奏,後叱之曰:‘賊在近殺人,敢妄言耶!’正是因為曹皇后的鼓勵與帶領下”(宦侍)爭盡死力,賊即禽滅”。
曹皇后比較長壽,仁宗去世後,宋英宗、宋神宗兩朝她都健在,先後被尊為皇太后、太皇太后。元豐二年(1079年)病逝,年六十四歲,諡號“慈聖光獻皇后”。雖然曹皇后一生地位顯赫但是沒有真正得到宋仁宗的心,自己也沒兒子。說來挺遺憾的。
四、相伴最久的苗貴妃
苗貴妃是開封人。她的母親許氏是宋仁宗乳母。父親是苗繼宗。因為她母親的關係也是很小就陪伴宋仁宗。
《宋史》記載妃以容德入侍,相比較無子的郭後和曹後,苗貴妃先後生了福康公主和有唐王趙昕。
趙昕後來夭折,但因為還有福康公主 ,地位也從仁壽郡君提升到才人再到昭容最後晉升德妃。因
英宗小時候在皇宮時苗貴妃對他不錯,所以宋英宗繼位後將苗氏進貴妃。追贈贈苗貴妃的父親為太師、吳國公,母許氏為陳、楚國夫人。
苗貴妃在元祐六年薨,年六十九。宋哲宗為此輟朝,出奠,雖然電視劇有演義成分但是對於苗氏和宋仁宗關係刻畫的還是不錯的。
五、紅顏薄命的張貴妃
有歷史之前提過龐籍和龐太師,我們知道龐太師原型其實是張堯佐,也就是張貴妃的伯父。
張貴妃從小入宮,她雖然不像陳氏那樣出身低,但是她的父親只是個從八品的石州軍事推官,她的伯父也是那種從八品的推官,總得來說她屬於那種有文化的中下層官僚家庭。
因為她受寵,她的父親被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清河郡王,她的伯父也被不斷提拔。
張堯佐因為侄女受寵不斷升官,其本身還是很有才華的。在地方因為處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公平以允,得到百姓稱讚,靠自己實力不斷升職。
因為提拔的過快,張堯佐被滿朝抨擊。其中抨擊張堯佐最有名的一個就是包拯。
張堯佐雖然行政職務級別不低,但是實際權力最高只是短暫做過三司使和知開封府。
因為被抨擊,所以畏手畏腳特別抑鬱,不知道他這個侄女是幫他還是害他。
再說張貴妃。慶曆三年七月,因連喪二女請下遷為美人。慶曆八年十月,封貴妃。從時間來看上升速度很快,甚至一些權臣一度建議讓宋仁宗立她為皇后。在各種供給待遇上,甚至超過曹皇后。
她生的安壽公主、寶和公主、鄧國公主都夭折。而張貴妃也在皇佑六年正月八日去世,年僅三十一。宋仁宗因為她的去世做出一件特別出格的事,在曹皇后還在的情況下,居然追封張貴妃為皇后,諡曰溫成,所以《宋史》稱張貴妃為溫成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