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便秘是懷孕的徵兆(我可以這樣得知懷孕)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懷孕,為多數女性一生中必經的過程。對於新手媽媽而言,初次懷孕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如何得知自己懷孕、出現不舒服症狀又該如何緩解,透過以下4可以,放心踏入美好的280天孕期。

出現便秘是懷孕的徵兆(我可以這樣得知懷孕)

懷孕7徵兆,我可以這樣察覺

初次懷孕身體上的各種變化,往往讓新手媽媽不知所措。以下提出幾項常見的徵兆,讓準媽媽能判斷自己是否懷孕了?

月經沒來、基礎體溫持續上升

生理期沒如期報到是最明顯的懷孕徵兆,在月經晚來一星期後就可自行驗孕。但對於本身經期較不規則的女性來說,這個方法也許就不是那麼準確,建議可以觀察自己的基礎體溫,若是在月經來前,體溫就不斷升高,甚至持續了16~18天以上,懷孕的機率就相當高。

噁心想吐

大約70%的孕婦在懷孕初期會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原因與β-HCG(人類絨毛膜激素)濃度有關,通常在懷孕8~13周時達到最高峰,14周後會逐漸下降,但仍約有5%的孕婦會持續孕吐到37周。

輕到中度的孕吐,並不會影響胎兒,因懷孕初期,胎兒是從卵黃囊中吸收養分,此時,孕婦把自己照顧好較重要。但若是情況嚴重,像是吐到超過12小時都沒進食、出現尿量少、顏色深的脫水狀況、嘔吐物中有血,就須儘快就醫。

乳房腫脹

由於懷孕時的乳管擴張,部分孕婦會感覺到乳房脹痛,感覺就像是與月經要來之前的感覺一樣,乳頭甚至也會變得敏感,穿著普通內衣都會覺得不舒服,就應適時更換成哺乳內衣,以緩解不適。而這時也會分泌出一點點白白的乳汁,洗澡時清乾淨即可。

疲累、情緒不穩

懷孕前3個月,受到體內黃體素大量分泌的影響,孕婦容易嗜睡、睡不飽、疲累等狀況,也會出現莫名的想哭、生氣等情緒。

便秘、尿頻

孕婦體內黃體素增加,腸胃道蠕動力慢慢下降,食物透過消化道的時間變長,吸收的水分變多,因此糞便變得乾硬,在懷孕初期,想要順暢的嗯嗯就變得困難許多。

另外,80%的孕婦在初期就會有尿頻症狀,雖然這時的胎兒體積小,但因子gong位於盆腔內,逐漸變大就會往前壓迫膀胱。到了懷孕中期,子gong向上生長,開始遠離骨盆腔,反而較不會有頻尿困擾,但後期由於胎兒的頭下降至骨盆腔,膀胱開始受到壓迫,因此頻尿情況又會再度發生。

腰痠背痛

懷孕讓體內鬆弛素分泌增加,為了是要因應往後的生產,使得像是骨盆等不動關節就此移動,因此容易引發關節疼痛,這時,孕婦應避免搬運重物,以免發生危險。

陰dao分泌物增加

體內的動情素,促使陰dao黏膜細胞增生、子gong頸腺體增生黏液分泌增加,一天的分泌量維持在1~4c.c.,且為透明、稍微黏稠但是無味的物質,皆屬於正常現象,但若出現像是豆腐渣、腥味或有瘙癢等不適情況,就該找專業的婦產科醫生檢查。

月經要來?懷孕?我可以這樣比較

上述所提及的懷孕徵兆,大多與月經要來前的經前綜合徵相似。經前綜合徵的症狀,大多包含:不規則出血、噁心、疲倦、下腹痛、乳房觸痛等,其原因與體內黃體素上升有關,也與服用事後避孕藥的副作用雷同。

這兩者無法用症狀來區分,而是以自己過去的經驗相比,若是這次的經前綜合徵症狀比之前來得明顯,或是更加不舒服,就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確診;而若是曾有過未做安全措施的性行為,進行後約14~18天就可自行驗孕確認。

確認懷孕,我可以這樣瞭解

以驗孕棒確認懷孕後,約1星期後就可至醫院確認胚胎著床位置,透過超聲觀察胎兒著床在子gong內,並在懷孕約7周左右確認聽到心跳聲。懷孕後,開始會有像是胎兒唐氏症、妊娠糖尿病等篩檢,並確認預產期及產檢時間。

若是孕婦本身患有像是甲狀腺亢進,或是其他慢性疾病等,千萬別因為懷孕而停止追蹤,只要在看診時表示自己懷孕,醫生將視不同的情況調整用藥及劑量,孕婦無須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患有疾病卻沒定期持續追蹤,才有可能讓胎兒處在危險狀態下。

面對不適,我可以這樣緩解

懷孕帶來的各種不適,建議孕婦可參考以下方法,儘量讓自己保持在舒服的狀態下,胎兒也能健康成長。有助於緩解的方法如下:

噁心想吐

採取少量多餐,一天5~6小餐取代3大餐,且避免空腹時間過長。

多餘的水分會導致胃脹,食物應乾溼分離,飯後也不要喝大量的湯水。

避免攝取過於油膩或甜的食物,但若孕吐情況嚴重、什麼都吃不下時,可適度補充自己想吃的食物。

服用醫師處方的維生素B群(或B6)或是其他安全的止吐藥,但其效果有限。

便秘

每天喝6~8杯的溫開水(約1,500~2,000c.c.),多喝點也無妨。

每天散步約30分鐘,多活動能促進腸胃蠕動,上班族孕婦更要多走走。

腰痠背痛

保持正確站姿,避免腰椎承受過多壓力,應適時變換站立姿勢,減少久站、久蹲、久坐。

適時使用託腹帶,懷孕約5個月肚子明顯變大就可使用。

避免彎腰搬重物,應先彎腰屈膝蹲下,蹲穩了再撿,然後伸直雙膝站起。從床上起身時,也應是使用側躺的姿勢,腳先放到床下,之後用雙手撐著床墊慢慢起身,才不會拉傷肌肉。

透過孕婦瑜伽的橋式、貓牛拱背姿勢,訓練核心肌群,改善血液迴圈。

腿部抽筋

睡覺時,穿襪子保持下肢溫暖。

多補充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像是:芥藍等。少喝碳酸飲料、少吃加工食品,其含有過多的磷,會將體內的鈣排出。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