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絲和傑克真的存在嗎(放到現實露絲不會選擇傑克)
在現實生活中,高富帥一般是更受女性鍾情的物件。即便不帥不高,光是“富”一個字,對異性的吸引力也是不差的。
而窮小子,哪怕顏值能夠媲美《泰坦尼克號》裡的男主角傑克,也會讓不少女性望而卻步。
曾有調查報告顯示,7成女性認為,裸婚不靠譜。
那《泰坦尼克號》的女主角露絲,為什麼卻會對窮小子傑克如此鍾情,愛得死去活來呢?
電影僅僅只是一場脫離現實的美麗幻想?
如果真是這樣,《泰坦尼克號》的經典程度就會大打折扣。
故事不是可信的,觀眾就難以移情於角色,作品就不會那麼令人難忘。比如許多爆米花電影,爽完之後往往就會被拋諸腦後。
《泰坦尼克號》能夠作為典藏級經典,過了20多年都時常被提起,故事肯定是被信服的。
也就是說,露絲不要和高富帥結婚,打死都要和傑克在一起,是有著充分的動機和理由的。
①傑克的魅力
不可否認,在短時間內產生愛情,外在的相貌和氣質,是絕佳的先決條件。
傑克的硬設定之一,就是帥。
不是一般般那種帥,是讓童話裡白馬王子都自愧不如的那種帥。
詹姆斯·卡梅隆並不否認這一點,不然《泰坦尼克號》的男主角就是馬修·麥康納了。那時,就連製片方都已經同意了。
沒想到在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來試鏡,引來眾多女性的圍觀,搞得像是巨星來了一樣轟動之後,卡梅隆就改了主意。
因為他知道,傑克的外表越讓人難以抗拒,這個愛情故事就越發可信。
再加上傑克擁有不錯的畫畫功夫,並不是一個窮酸的小流氓,而是一個有點才華的帥小夥。
個性方面,勇敢,不會見死不救(善良),外向開朗,風趣幽默,如此魅力,被喜歡上的機率實在是太大了。
當然了,喜歡不代表就會讓露絲生死相許。露絲在電影中和傑克能夠有深入的發展,露絲個人的原因。
②露絲的年齡和階級
老露絲101歲,她說84年前遇見傑克,當時的露絲是17歲。
試想下一個17歲的懵懂少女,而且正處在叛逆期,會去考慮以後會不會裸婚,裸婚的後果是怎樣等問題嗎?
也許有人會,但露絲基本不會。
成長在富人階級的露絲,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的環境下長大。
她沒有體驗過窮困潦倒是什麼感覺,所謂不知者不畏,個性倔強的她,根本不會害怕裸婚。
肯定會有人覺得,正是出生在富人家庭,才會更依賴金錢啊。明明露絲看到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也不禁直呼上帝。
但很快卡梅隆就用一個蒙太奇,交由老年露絲來傳遞出露絲當時的感受。
原來她沒有感到高興,被高富帥給打動,而是更加感到被束縛。
直到她遇見了傑克。
海洋之心才從一塊只不過是貴一點的石頭,變成了有意義的愛情信物。
《泰坦尼克號》透過老露絲的口述表達地很明確,那就是富庶的生活露絲已經無比厭倦。
所以她是寧願跟傑克窮,也不願嫁給高富帥。
③對自由的嚮往
這是露絲和傑克的愛情,最為核心的驅動力。
兩人有著驚人的共鳴點。
都喜歡美術的同時,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在窮人堆裡跳舞時,兩人玩得無比盡興。對比前面在富人桌上吃飯的場景,哪一邊更加自在,更加能夠釋放真我,那是一目瞭然了。
傑克說自己喜歡到處漂泊只要有畫筆畫紙就行的生活,說不定就是露絲所向往的。他們兩個未來要是結婚,未必就是《革命之路》中的所描述的那樣。
露絲想要擺脫來自原生家庭的約束,這是電影從她出場之後就不斷透過老露絲之口鋪墊。
泰坦尼克號和海洋之心在其他人看來很名貴的東西,在她眼裡都是痛苦的象徵。
傑克是將懸崖邊上的露絲拉回來的人,兩人首次相遇的場景看似巧合,實則是一次隱喻。
兩人在船頭上的經典一幕,對於兩人的感情至關重要。那一刻,傑克徹底讓露絲體驗到了自由的感覺。
自由是露絲的慾望訴求,而傑克正好是自由的象徵。
傑克是露絲的救贖。
露絲愛上傑克,無論從外在到內在,都是一種水到渠成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