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夫妻的感情危機(當對方是空氣是婚姻現狀)
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段子,一個男孩問自己的媽媽,你有情敵嗎?媽媽毫不猶豫地回答:有啊,是手機!這看上去很好笑,其實卻折射出了生活中,許多中年夫妻的婚姻狀態:沒人說話,沒有交流,各玩各的。
夫妻之間就像兩條平行線,明明都向同一個地方延伸,但是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互動。在他們的世界裡,或許可以對手機上的任何事物感興趣,唯獨除了自己老婆或老公的那張臉。
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這周我看了一部紀錄片,叫《幸福定格》。
導演沈尚可在網上徵集了8對夫妻,歷時7年跟拍,記錄下了他們在婚姻中的一些心路歷程和危機。
這8對夫妻裡,有家庭主婦、教授、小吃店老闆、白領職員……
談及為何拍這部片子,沈尚可回應是因為他發現和妻子結婚後,他們不再有許多共同話題可以聊。他試圖在其他人的婚姻中尋找一個答案:為什麼結婚後生活沒有了激情。
01.“你每天和我講話有超過一個小時嗎?”
《幸福定格》裡有一對夫妻,妻子每天在家裡照顧孩子,丈夫問她「你應該很有存在感吧?你看小孩子需要你。」
妻子回答「我應該是對小孩子很重要,對你我不知道重不重要。你每天和我講話有超過一小時嗎?你都是一直對著手機,你也不會對著我講話啊。」
這段對話,讓我想起了在網上看到過的一個故事。
有這樣一對中年夫妻,丈夫是外人眼中的模範好老公,不出軌不家暴,沒有不良嗜好,每個月都會拿出2000元給妻子當生活費。妻子在一家國企上班,工作體面又穩定。他們在外人眼中,是既美滿又幸福的存在。
可就是這麼一對令人羨慕的夫妻,有一天,妻子突然在深夜崩潰大哭,說什麼也要離婚,導火索只是因為一次家務。
那一天,丈夫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家,他下了班便直奔沙發,掏出手機刷影片。妻子在廚房裡做晚飯。做著做著,肚子開始隱隱疼痛起來。
起先她也沒太當回事,像往常一樣把飯做好端到餐桌上,叫上丈夫過來一起吃飯了。
吃飯的時候,丈夫右手拿筷子,左手拿手機,刷到搞笑的影片會忍不住發出笑聲,但從不跟她分享什麼。吃完飯以後,妻子越來越感到不適。去了一趟廁所,發現來月事了。
她有痛經的毛病,尤其是頭一天常常絞痛難忍。於是她早早躺下床休息,並囑咐丈夫,自己今天來例假了不舒服,讓他把廚房裡的碗筷洗一下。丈夫敷衍地“嗯”了一聲,依舊自顧自地埋頭刷手機,看起來不太情願。
妻子半夜又上了一趟廁所,上完後她特意跑去廚房看看,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大跳:堆積的碗筷靜靜躺在潮溼的水槽裡,紋絲不動。
她問丈夫,你為什麼不刷碗,老公不以為意地說「又沒有幾個碗,你刷了唄,再說了我上一天的班也很累。」妻子一聲不吭,刷著刷著突然崩潰大哭。丈夫猝不及防,皺著眉問「你到底怎麼了?洗個碗就哭成這樣,至於嗎?」
妻子哭著說「你上班累,難道我就不累嗎?我每天下了班還要回家做飯、洗碗、擦桌子、拖地,你哪天幫我做過?你每天除了玩手機還是玩手機,你有好好跟我說過一句話嗎?」「有時候我真覺得,我跟那些死了老公的女人,又有什麼區別?!」
而那之後不久,妻子便提出了離婚。
有人可能會說,婚姻嘛,不就是找個人搭夥過日子嗎?只要日子過得去,說不說話又有什麼要緊,鬧到離婚未免有些太作了。
可是我們生而為人,天然就帶有想要跟人交流、分享、傾訴的慾望。
住在一個屋簷下,我跟你說話,是希望你能跟我互動,而不是抱著手機連眼皮都不眨一下,沒有任何回應。
“無聲婚姻”有多可怕,大概就像林憶蓮在歌詞裡描繪的那樣:「我們就像隔著一層玻璃,看得見卻觸不及,雖然我離你幾毫米,你不會知道我有多著急……我無法傳達我自己,從何說起,要如何翻譯我愛你,寂寞不已,我也想能與你搭起橋樑,建立默契,卻詞不達意。」
毛姆曾經說過一句話,愛情的悲劇並不是生離死別,愛情的悲劇是冷漠。
如果一段婚姻,雙方都說話很少甚至不想說話,偌大的房間只能靠手機發出的響聲填滿,那該有多孤獨啊。
為什麼有些人的婚姻會越過越煎熬?因為沒有回應。
就像一個人迷失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上,你拼命呼喊,沒有人回答;你想要傾訴,也無人搭理;你發出訊號,沒有人接受。
那是一種深不見底的,令人窒息的孤獨感。
02、“我沒有做錯什麼,但我得來的卻是這樣一個對待。”
第2對夫妻是一對大學教授,當被問及為什麼嫁給他時,教授的妻子一臉甜蜜地回憶起,兩人從相識到相戀的過程。
那時,她是班裡的第1名。因為自身太耀眼,所以一直沒有男同學敢追。
後來兩人相識,他們一起看電影、聊新聞、背英文詩,精神上的高度契合,讓他們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用妻子的話來說就是「他們是彼此的靈魂伴侶,迄今為止都無人可取代。」
就是這麼一對看起來非常幸福的夫妻,有一天,丈夫卻突然操起一把椅子摔向地板,砸得稀巴爛。
妻子談到這件事時,對丈夫說:「我記得那天你好像很生氣,因為那時候剛好你爸爸得癌症。我們兩個都很累,常常要跑醫院,然後又要去接小孩。那個時候孩子又不是很聽話,剛好不曉得一個什麼樣的契機,你就把椅子這樣整個摔過來。」
「我那個時候挺錯愕的,不是隻有你,我也很累。老人家要照顧,小孩子也要照顧,學校的事情又很忙,我那個時候在升等,那邊的壓力也很大。我沒有對不起你,也沒有對不起孩子,可是我得到的卻是這樣一個對待。」
在那一剎那,我突然感覺到,婚姻中的換位思考有多重要。
教授妻子發出這樣的質問,就是希望自己丈夫站在她的立場想想問題,將心比心,而不是採取這種粗暴的方式發洩。
我有一個同事,和老公結婚18年了,婚後兩人一直恩恩愛愛,左鄰右舍鮮少見到兩人吵過什麼架。她老公對她非常體貼,只要她有哪裡不舒服,他就會停下手中工作趕去照顧她。後來同事生了二胎,她老公更是謝絕了所有社交場合。
單位聚會邀請他參加,他說老婆坐月子,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我得趕回去照看她,實在不好意思。這些話不是隨口一說,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行動。如今同事的孩子已經能下地走路了,他在爸爸懷裡長大,第一個能叫的親人名字也是爸爸。
我問她,為什麼你和你老公可以相處得這麼好?
她說,產後那段時間他們也會吵架拌嘴,後來有一次他衝老公發火,老公沒有像以前那樣發怒和反擊,而是靜靜地用眼睛注視著她,等她冷靜下來後說:「我理解你的感受,你真的很累,我想和你一起承擔。」我理解你,所以我不怪你。
那一刻,她再也生不起氣來。她覺得老公不再是之前那個張牙舞爪、面目可憎的對立者,而是一個看見她痛苦、悲傷、歇斯底里後,理解她為何會這樣,並且願意和她站在一起的盟友。
老公的支援和理解,讓她挺過了產後抑鬱那段艱難的時光。
為什麼老公對她這麼好,因為他懂得婚姻中換位思考的重要。
當戀愛中的濾鏡隨著柴米油鹽慢慢散去,當海誓山盟被生娃養育所取代,對彼此的感同身受,才是維繫婚姻最牢固的磐石。
作家三毛說過,以我心,換你心,才知道相思深沉,才知道同甘共苦。再堅強的女人,也會有脆弱、無助的時候,有她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
這時,一個好男人會站在她身邊,設身處地的力挺、陪伴。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深刻的理解與看見,就是婚姻存在的意義。
03、“只是叫你幫忙一下,你就這樣子。”
紀錄片裡的第3對夫妻,丈夫常常在半夜喝完酒之後倒頭就睡,不僅不幫忙照顧小孩,還覺得小孩太吵,影響他睡眠。
一開始妻子還擔心「你是不是因為跟我結婚後感受到了壓力?」
丈夫解釋說「因為孩子夜裡太吵。我第二天要上班,所以只能借酒來幫助睡眠。」
妻子有點失望「我一直以為你會喜歡跟小孩在一起,原來小孩對你只是一種壓力?」
丈夫支支吾吾「不是說不喜歡,但再喜歡也有睡不著的時候。」妻子忍不住打斷他「那你還生第2個?」
丈夫說「有了兩個他們就能自己玩,就不會整天纏著你,讓你洗不了碗,幹不了家務。」
聽完這話,妻子終於爆發了,她痛哭著對他說「那你為什麼不來幫幫我?我做了所有事情,我只是叫你幫忙一下,你就這樣子……」
他們的對話裡充斥著“我”、“你”,卻唯獨沒有“我們”兩個字。
婚姻說到底就是一場合作關係,有些人為什麼在婚姻裡感到很累?其實就是一方一味的付出,另一方卻覺得理所當然。
不久前,看過一檔情感調解節目,在節目上,妻子講述了對丈夫的失望和自己的委屈。
結婚前,丈夫對自己百般體貼、處處照顧,大事小事都搶著做,生怕她累著。結婚後,看到丈夫賺錢養家很辛苦,為了減輕他的壓力,她主動承擔起所有家務活,從來不讓丈夫插手。
每天睜眼醒來,都是洗不完的碗,拖不完的地,還有看不完的孩子,但她從未向丈夫吐過半點苦水,硬是咬著牙堅持下來。
原以為自己的辛勤付出,會讓小家庭幸福美滿。然而想不到的是,丈夫的舉動讓她心寒不已。
漸漸地,丈夫不再像以前那樣幫著她做,而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不僅不幫她幹家務活,就連修水管這種事也要妻子做。
有一次,妻子去外面旅遊了幾天,等她回到家,發現地板許久沒拖,都已經蒙上了一層灰,屋子裡一片狼藉。
更令她寒心的是,她一進家門,就看見自己的丈夫躺在沙發上看手機,他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快點去把襪子洗了,我都沒襪子穿了。」
好的婚姻,應該是夫妻雙方共同的修行。做家務從來都不是某一方的義務,每一次付出的背後都是因為愛。兩個人既然選擇了步入婚姻,就要做好攜手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準備。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兩個人的一臺戲,只有共同經營、相互協作,才能把這出戏唱好。
04、婚姻的不幸是因為缺乏友誼
沈尚可在拍攝完《幸福定格》後,接受採訪時說:「我每天回家看到老婆,我就一直在心裡對自己說,她不是我老婆,她是我朋友,如果她是我朋友的話,你不會希望朋友一定會要做什麼,你不會覺得朋友非要做什麼才是對的,你會覺得朋友需要什麼我會聽,我能幫就幫。」
他對婚姻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比起說婚姻是做夫妻,我寧可相信婚姻是做朋友。」
兩個不同人生軌跡的人,要在以後的幾十年共度一生。
在這個過程中,面對兩看相厭的危機,日益消減的荷爾蒙,以及柴米油鹽的消磨,如何讓婚姻變得更加幸福,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如果試著用朋友的標準來看待對方,而不是站在傳統道德上,以男性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女性又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來對待要求,學著接納、尊重、交流,婚姻就會幸福很多。
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我們常常會詢問並尊重對方的想法。
比如一起去旅行,你喜歡住酒店還是民宿? 我們討論一下吧。比如一起去吃飯,你喜歡吃火鍋還是拉麵?我們討論一下吧。
充分尊重對方的意見,願意用好朋友的身份與對方交流、溝通,很多中年夫妻面臨的情感危機,也就沒那麼恐怖了。
蔡少芬和張晉是娛樂圈公認的恩愛夫妻。一次採訪中張晉透露,在家裡面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聽自己的,很多時候是他和妻子蔡少芬一起決定,誰有理就聽誰的。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不幸福,不是因為缺乏愛,而是因為缺乏友誼。」
一段美好的婚姻裡,應該有戀人,親人,還有朋友的感覺在。互相切換,才能豐富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