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了後媽,發現我怎麼做都是一個外人
我還記得和前夫辦理離婚手續的那天,是情人節。
那天民政局的視窗擠得水洩不通,周圍的人都是來辦理結婚證的,唯獨我和他是來辦離婚。和人群中一張張洋溢著的幸福笑容相比,我們之間的冷漠僵硬,顯得格外突兀。
辦完手續走出大廳的那一刻,前夫終於忍不住對我一通抱怨:“你挑的這是什麼日子?真晦氣!”“這個家我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早離還早超生呢!”我說完,便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
離婚後,兒子跟著前夫。那時我把離婚這件事想得太簡單了,覺得自己才30歲出頭,還年輕,長得還算有幾分姿色,什麼樣的好男人找不到。
抱著這樣的想法,兩個月後我就再婚了。二婚物件是一個比我大5歲的男人,叫王曉,離異,帶著一個10歲的女兒。
王曉為人老實本分,顧家,和我的前夫形成鮮明對比,於是我毫不猶豫的嫁給了他。結婚前他對我沒有什麼要求,唯一的希望,就是我能對他女兒好,最好能夠把女兒當親生的養。
我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能理解他的想法,也沒多想就同意了。當時我非常自信,覺得不出一個月,我和他女兒的關係就能像親母女那般。
誰知一年過去了,我和他女兒的關係不僅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更糟。這時我才終於明白,人這東西總是高看自己,低估人性。能把孩子當親生的養嗎?對不起,我真的做不到,我沒那麼偉大!
王曉的女兒在上小學,學習成績不好。特別是數學,一直都是三十幾分。我看不下去,便每天一有空就抽時間輔導。三個多月後,他女兒的數學成績漸漸好轉,有一次還考了80多分。我和王曉都高興壞了,他一直誇我是個好老婆,一家人相處得很融洽。
生活上,她的衣服襪子都是我洗,她喜歡吃荷包蛋,我就早起煎好端去她房間。那段時間我盡心盡力,希望她能從心底認可我這個新媽。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從一開始的牴觸,到慢慢叫我阿姨,到後來開始粘我,我心裡成就感滿滿。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就出了問題。去年暑假,王曉的前妻把女兒接過去住了一個月,回到家之後,完全變了個人。
我給她佈置數學作業,結果發現她一直在玩手機,一道題也沒做。我就說了她幾句,沒想到她當即發飆,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罵我是狐狸精。我當時氣得想扇她耳光,想想還是忍住了。只丟下一句,以後再也不會管你,就離開了。
之後的好幾天我們都沒有說話。王曉知道後,讓他女兒給我道歉。迫於父親的壓力,她跟我道歉說對不起。我看得出來,她既沒有誠意也不情願。但為了這個家,我還是決定這件事就這麼過了。
事後一想,要是我的親生兒子會這樣嗎?我會因為兒子的幾句話,幾天都不跟他說話嗎?不會的。我和繼女之間就像隔了一道牆。始終跨不過去。
為了緩和關係,我給她買了一個很貴的玩偶,等到晚上回到家,發現玩偶的臉已經被塗得面目全非,身上的衣服也被剪得不像樣子。我氣得發抖,要是給我自己兒子買,他會高興得不得了。給別人的女兒買,不但沒有好臉色,反而被當成洩憤物件,誰受得了呀?
後來家裡添了個浴缸,我沒事喜歡在裡面泡泡澡。有一天晚上,他女兒也想泡,我就提前給浴缸放好水,剛好買了一些泡澡用的幹玫瑰花瓣,我就順便放了點玫瑰花瓣進去。誰知他女兒泡著泡著,突然大聲哭起來。
我和王曉連忙跑進去看,他女兒一邊哭著一邊穿好衣服跑到爸爸身邊。王曉問她為什麼哭,她用小手指著我鼻子說,因為洗澡水裡放的玫瑰花瓣把水都染黃了,肯定是我放的花瓣有du,想要害死她。
呵呵。“害死”兩個字,從她嘴裡說出來的那一剎那,我的心徹底涼了。儘管王曉狠狠批評了女兒,但又有什麼用呢?他女兒說出這樣的話,那我只能避而遠之,和她劃清界限吧!
能把孩子當親生的養嗎?對不起,做不到。
離異家庭裡的孩子可憐、缺愛,但後媽的真心永遠抵不過親媽的一句話,無論你怎麼付出怎麼努力,都很難被認可。所以,既然得不到回報,那我為什麼要殫精竭慮,去伺候撫養一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 把辛苦掙來的錢留給親生兒子不好嗎?
不是你親生的,就是和你不親。況且孩子的開銷是非常大的,你能捨得花多少錢?這很現實!我很理解有些後媽的冷暴力和不聞不問,因為每個人的耐心愛心都是有限的。你沒法對待繼子女,像對待自己親生孩子那樣不計回報的付出。
人都是會偏心的動物,就像養貓一樣,哪隻更萌更漂亮,就會多分給它一口貓糧。更何況是兩個孩子?一個親生的,一個別人的,怎麼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畢竟,親生的兩個孩子,作為父母的尚且還會偏心不是?
如今,和前夫復婚已是不可能的了,和王曉也是搭夥過日子,至於他女兒,我早已放棄跟她成為母女的幻想,過一天算一天吧。誰叫我當初任性,為一些弟毛蒜皮的小事就要離婚呢?種下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
各位,不要重蹈我的覆轍。如果已有人和我一樣,那就好好愛自己的孩子吧,比什麼都強!
看完這個故事,我深受觸動。談下我的幾點感悟:
第一,沒有原則性的矛盾就不要輕易離婚。
世上沒有完美的伴侶,《奇葩說》裡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婚姻裡最好的教養就是容忍。
我們都是俗人,不可避免都是有缺陷的,無法做到任何時候都不犯錯。得饒人處且饒人,給另一半一個退路的同時,也是給婚姻一條明路。
也許你和你的伴侶有很多矛盾,他可能工作繁忙經常在外,也可能在婚姻中“開小差”了,你對他有種種不滿,動不動就想離婚。
但離婚從來都不只是兩個人的事。它還牽扯到孩子,有多少人的婚姻,只是為了圖一時痛快,最後卻讓孩子買單?
當你為了逞一時之快,輕易就要離婚時,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小孩有可能在未來重組家庭中戰戰兢兢,委曲求全,甚至要面對各種潛在威脅?
因為一個草率的決定,他們一生都將活在缺愛和孤獨之中,這是多麼慘痛的代價。
不到萬不得已,不是什麼原則性矛盾,請不要輕易結束一段婚姻。婚姻需要一雙近視眼,而不是火眼金睛。
第二,不要試圖當孩子的媽,建立“師生情”而不是“母女情”。
孩子有親媽在,天然和她存在血緣關係。這是無法改變的。
不要想著去取代親媽的位置。很多時候,即便你掏心掏肺,巴心巴肝,她要是懂得領情還好,如果有一天鬧了矛盾或發生不愉快,你們的關係就再也回不去了。
有一句話叫作,親媽不記隔夜仇,後媽打孩記一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放棄跟她成為母女的幻想,是成熟處理這段關係的第一步。
其次,雖然你們之間不是親生母女的關係,但因為生活在一起,就有了道義上的義務和責任。我並不贊同有些後媽對繼子女的冷暴力和不聞不問,這恰恰是走入了另一個極端。
都說家和萬事興,如果一個家,到處充斥著冷漠,那組建這個家又有什麼意義呢?
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繼子女也是這個家庭中的一份子。他們缺愛、敏感,可能會因為一句無心的話,就在心裡推演出無數場戲。
對待繼子女,你不能責怪他,打罵他。而是應該引導他、幫助他。就像師生之間的相處那樣,儘量規勸,而不是強制改變。
在和繼子女的相處過程中把握好度,拎清邊界感,和孩子走得近但不要過分近。
任何關係都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適當保持距離,會讓你們的關係變得更和諧。
第三,一旦為人父母,就要做好負起責任的準備,把孩子培養長大
就像故事裡那位網友說的,好好愛自己的孩子吧,比什麼都強。
既然生下了孩子,就要對他負責。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要缺席。
孩子的幼年正是建立安全感的時候。而他的安全感,只有親爸親媽才能給。養好自己的娃,讓他成長為一個健康的好孩子,是你應盡的責任。
離異家庭的孩子本身就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父母再婚後,如果不能給予適當的關愛,性格很可能會變得內向自卑,甚至產生抑鬱症狀。
總之,不要讓你的孩子用一生去治癒童年,既然生養,就請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