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女孩經歷了什麼?太懂事的孩子活得很累
表面上看起來,別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聽話、獨立。可是同時,你是否想過,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這樣的孩子會不會更像是一個傀儡、一個機器人呢?
沒有自己的情緒,沒有自己的個性,不懂拒絕,不會生氣,不會反抗,性格隱忍,這樣的孩子太招人心疼。
懂事背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表妹是個獨生女,高考前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閨女啊,我們只有你一個孩子,什麼好吃的好穿的都緊著你,你一定要有出息啊!我和你爸的後半輩子就指望著你出人頭地了!”
鄰居張大娘快四十的時候為了生了個二胎受了不少罪,最後生了個健康的女兒。女兒在十幾歲的時候,張大娘整天苦口婆心說教:“媽媽為了生你吃了很多苦,養你又受了很多罪,你還這麼不聽話!你是在扎媽媽的心啊!”
老家一個嬸嬸為了孩子選擇不離婚,結果孩子大了,她整天跟孩子說:“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
現在依舊有很多這樣的父母,用自己的付出道德綁架孩子,要求孩子必須懂事: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我為了你受了多少罪,你怎麼還是不懂事?
這中間其實並沒有什麼因果關係,如果硬要加個聯絡的話,那就是父母在道德綁架孩子,使孩子失去了自己的聲音,丟失了自己的天性。
懂事的孩子總是招人心疼的,自己憤怒、委屈、哭泣等所有的負面情緒都不可以展示在人前,只好自己消化好了再站到人前乖巧懂事。
可是,你別忘了,他並沒有你想的那樣所向披靡、無所畏懼,看起來符合你所有對“天使孩子”的條條框框,實際上卻忘記了,他只是個小孩子,他也有自己的活潑天真的童年要去冒險,而不是聽之任之。
很多父母為了讓自己帶孩子更輕鬆,用自己的付出強迫孩子早點懂事,剝削了孩子作為一個天真無邪的孩童任性、撒嬌的權利。
而實際上,長此以往,孩子即便長大,也會變得軟弱,面對別人的壓迫與欺負不懂得拒絕,不會反抗,性情唯唯諾諾、優柔寡斷,更加趨向“討好型人格”,總是為別人著想,卻讓自己受盡委屈,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另一方面,我們作為父母,撫養一個孩子長大、付出自己的辛苦勞累,這些都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可是孩子卻沒有一個標準一定要成為怎樣的孩子,他們不需要符合什麼要求才算及格,他們應該是無論什麼樣子,我們都會愛他們。
因此,我寧願希望孩子可以淘氣一點、調皮一點,愛哭、愛鬧、愛搗亂,有情緒可以發洩出來,我都不會這樣擔心他的未來可能會遇到怎樣的人。
懂事的孩子招別人疼,可是太懂事的人,不會招親近的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