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單親家庭(沒有愛的家庭才叫單親家庭)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很多在婚姻生活中不幸的人在離婚路上都會有一個攔路虎——孩子!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想離婚,但又不敢離的人這樣抱怨:

什麼是單親家庭(沒有愛的家庭才叫單親家庭)

“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離婚了!”

“我真的很想離婚,可是捨不得孩子。”

“我不離婚,只是不想讓孩子受到傷害而已,和感情無關!”

很多感情破裂的夫妻會在吵架的時候把這個不離婚的理由搬出來,看似無奈但卻有些不理智。

為了孩子維持痛苦的婚姻,真的有必要嗎?

為了孩子,就該把痛苦的婚姻持續下去嗎?

所謂的單親家庭,不是因為“離婚”而叫單親家庭的。

是一方的付出和陪伴完全佔主導,另一方的卻是缺失狀態,這樣的才叫“單親家庭”,並不是離婚的家庭就一定是單親家庭。

很多婚姻不幸的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以為只要給他們一個外形完整的家就可以讓孩子擁有完美的人生。

如果父母的關係很糟糕,過得貌合神離,孩子從沒有見過父母恩愛的模樣,不知道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子,長大後,他們在處理親密關係時,難免要吃很多苦頭。

想要用孩子來維繫夫妻關係的做法是不合適的,很多都是失敗的。

在一個家庭中,親子關係是附屬於夫妻關係的,而不應該是夫妻關係來遷就親子關係。

這是不正常的狀態。

這樣沒有愛的夫妻關係真的能夠讓孩子生活得更好嗎?

如果孩子成了婚姻裡唯一的紐帶,那麼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

對孩子傷害最大的

並不是離婚

很多人潛意識裡以為離婚對孩子傷害特別大,所以即便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也堅決不離婚。

殊不知,沒有愛的家庭,對孩子傷害更大。

婚姻是兩個成年人的決定,可往往父母卻沒有辦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於是孩子就成了擋箭牌。

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象得要更加敏感,因為他而存續的婚姻只會一點點摧毀孩子對親情的信賴,甚至是對未來的憧憬。

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和教育。

可如果兩個人的婚姻真的走到了盡頭,不妨放下對彼此的怨恨,一如既往地好好愛孩子。

原生家庭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但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是不離婚就是最好的結果!

很多不和諧、冰冷的家庭已經對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1)讓孩子自卑

很多家長在爭吵以後都會和孩子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

這種話語無疑是對孩子的一種否定,讓孩子認為父母婚姻的不幸福都是自己的錯,在成長過程中就會越來越自卑。

2)孩子性格會變得消極

生活在一個吵鬧、沒有愛的家庭環境中,必然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很大的影響。壓抑的環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消極和古怪。

3)扭曲孩子的婚戀觀

父母婚姻的失敗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如果父母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容易對婚姻產生恐懼和抵抗,從而扭曲婚戀觀。

我們總以為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家,甚至覺得只要孩子快樂,自己快樂不快樂無所謂。

可是你忘了,父母不快樂,孩子真的會快樂嗎?

那個整天充斥著爭吵聲、摔打聲的家會給孩子帶來幸福嗎?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家,而不是一個看似完整、其實充滿虛偽吵鬧的家。

家庭對孩子的意義不在於完整,而在於父母對孩子完整的愛。

比起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有愛的家,是爸媽懂得彼此欣賞,互相關愛的家。

別讓你的孩子在溫室裡,卻只能孤獨地長大。

家之所以溫暖,主要就是因為家裡的成員,能理解並體貼彼此那些瑣細的感受。

《窮爸爸,富爸爸》裡說: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在生活中,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角色無可替代。

別讓陪伴缺失,別讓孩子受傷,別到了年老之後,才後悔這一生最沒做好的角色,是父親。家是港灣,愛是退路!親情疏離,住高屋華堂亦興味索然;家人和睦,居竹籬茅舍也心滿意足。一家人和和美美,比名利財富更有意義。畢竟,沒有什麼比一個溫暖的家,更能撫慰人心了。

如作家三毛所說:“家,對每一個人,都是歡樂的泉源,再苦也是溫暖的。”

與其讓孩子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環境中,帶著各自的角色面具生活,還不如放手,活得真實自在。

孩子不是你離婚的負擔,離婚後,孩子依然是你的孩子,爸爸還是爸爸,媽媽也還是媽媽。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一段話特別感人,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淨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願每個父母都能張開雙臂擁抱你的孩子。

因為那是他未來一人獨行於世,最好最堅硬的鎧甲。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不犯錯的照顧者,再好的原生家庭也必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作為撫養者,我們不是要營造一個毫無瑕疵的原生家庭,而是要盡己所能地給孩子提供一個有愛的、健康的成長環境,將原生家庭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若有愛,破屋襤褸又怎樣,父母的懷抱便是最柔軟的殿堂;

若無愛,哪怕置身宮殿、眾人追捧亦會孤獨無依。

家,不僅僅是一個有形的物質結構,更是一種感覺,一種心靈的歸宿。

在傷心時,給你安慰;在孤寂時,給你擁抱;在快樂時,與你分享。

當你沒有準備好時,請先療愈你的童年創傷;當你準備好時,請給孩子一個有愛的家!

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因為離婚而消失,便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各位家長,你們覺得呢?

簡介:賢弘老師

陋室傾聽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緣。

紅塵來去散無痕,烹煮文字療人心。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