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剛劉俐俐(張紹剛卻總是被人懟)
理娛計劃第七期在最新一期的《王牌對王牌》裡,請來了馬東和張紹剛,兩個中年男人,但是,差距卻很明顯。
馬東明顯綜藝效果更好,也討人喜歡,可是張紹剛卻很尷尬。
在“旁敲側擊”這個環節裡,張紹剛貼的是“美人魚”,可是不論他問什麼問題,得到的回答都是“都可以”。
這個樣子,這遊戲根本就沒有辦法玩,因為沒有資訊價值,他這一輩子也猜不出來。好在,坐在下面的倪萍給他提示,才讓張紹剛下了臺。
馬東直接就說,“我要不把你帶溝裡,我都白認識你這麼多年。”可是,在這個遊戲裡,這樣子玩就一點趣味都沒有。
而在之後的“主持人念稿”的環節,馬東念新聞稿,張紹剛接受懲罰。果不其然,馬東沒有完成任務,張紹剛一盆水潑在自己臉上。
接下來,張紹剛提議要換換位置,可是被馬東直接否決了,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為什麼張紹剛走到哪裡,都有一種隨時準備被人懟的感覺?他和馬東都是人到中年,很多人稱呼馬東為馬老師,但對於張紹剛,即便他是大學老師,也很少有人稱呼他張老師。
幼時環境影響
張紹剛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在於,他好為人師,經常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特別是對待年輕人。
而這完全是因為他自己的經歷也是如此。
1990年,張紹剛18歲,從包頭到北京上大學。那時候,老師擁有絕對的權威,他說對,那就是對的。你不能有意見,只能順從。
這種壓迫式的教育方法影響了張紹剛,也改變了他。
同樣的18歲,馬東卻在父親馬季的安排下,遠赴澳洲留學。雖然日子過得很苦,但好歹自由。
兩個人完全不同的生長軌跡,也就造就了兩個人不同的性格。
性格不同,價值觀也天差地別
張紹剛最受爭議的地方,就在於主持《非你莫屬》節目時,對於求職者冷嘲熱諷,經常打擊人家。
對此,撒貝南還曾經委婉地勸過張紹剛,“你不應該讓一個嘉賓在舞臺上受折磨!”
可是,張紹剛卻理直氣壯:“是誰讓他來找工作的?是誰讓他來的?”
撒貝南還想要勸他,可剛說完“你聽我說。”就被張紹剛打斷了,“你不用說完。”
你看,本來是他自己一點都不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可是,他卻一直給別人提建議,還希望其他人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事情。
怪不得,塗磊曾經評價張紹剛:人一旦有了權力,就容易惱羞成怒,失去體面。
張紹剛在《非你莫屬》的舞臺上,評價劉莉莉,這個女孩讓人抓不住。可是,人家為什麼要讓你抓住?讓你掌控呢?
這明明是你自己的控制慾在作祟,這也是他和馬東最大的不同。馬東對於年輕人,想得更多是如何融入他們。可是,張紹剛卻是想以權威的方式,完全掌控他們。
所以,馬東如今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歡,《奇葩說》更是很多年輕人必看的節目。
而在這一季的《奇葩說》裡,還有很多00後的選手參加,讓節目充滿了青春與活力。
當然,張紹剛在被全網懟之後,離開了一段時間,之後透過在《吐槽大會》做主持人有重新迴歸大眾的視野。
迴歸之後的張紹剛變了。在以前,他是罵別人,而現在,他是被別人罵。
還記得有一次張紹剛穿了一件碎花的西服,呼蘭吐槽張紹剛是被人用機關槍“突突”完的。
還有一次,張紹剛崴了腳,被建國吐槽張紹剛一隻腳跨過了奈何橋,可是另一隻腳跨不過去,因為它崴了。
你看,做人還是要善良,曾經咄咄逼人的張紹剛如今柔和許多,經常看到他被別人懟,這似乎已經成了他的新人設。
當然,如果他說話再剋制一點就更好。在《女兒們的戀愛》金莎隨母性。金莎父親自我介紹“姓吳”,張紹剛就說:“你不覺得尷尬嗎?”
不僅如此,他還質疑金晨吃相太豪放,質問張豆豆的爸爸:你對豆豆的戀愛不太瞭解。聊過嗎?
這些話,只看到彈幕一片吐槽他,傲慢且自以為是。
結語
不同的童年環境,不同的教育背景,造就了馬東與張紹剛完全不一樣的性格。
馬東老師平易近人,幽默有趣,喜歡與年輕人交流,打成一片,這讓他的風評比張紹剛要好。
所以,放低身段,尊重他人,才是你可以與他人友好相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