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專升本,自考專升本和統招專升本哪個含金量更高
或許在大多數人眼裡,專科生是高中階段不好好學習,對大學無所謂,最終“花錢”進了一所職業學校的人,但其實不然。
很多人選擇“專科院校”是有原因的,比如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分數不夠,民辦二本又上不起,職業學院或是最好的選擇。
但作為一名專科生,若想要逆襲,勢必會遭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專升本,然而是選擇自考專升本還是統招專升本,很多同學或許犯了難。
“自考專升本”和“統招專升本”哪個含金量更高?大專生要知道
“專升本”是專科生提升學歷和知識的方式之一,也是多數人首選的方式,從目前來看,我國“專升本”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統招專升本,這種機會“千載難逢”,一次“定勝負”
統招專升本指的是應屆生透過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是由省級統一招生進行的考試,選拔的物件為應屆畢業生,其他同學不能參加。
其本質是兩類教育之間的銜接紐帶,採用的是“3+2”模式。簡單來講,就是在專科階段學習3年,本科階段學習2年。
從社會就業趨勢來看,統招專升本的“含金量”更高,對於大專生而言就是一種“逆襲”,一般考試時間是在大三階段,而且考生只有一次機會。
除此之外,在“第一學歷”備受重視的年代,招聘企業非常重視學生全日制的最高學歷,而透過統招專升本考試的同學,第一學歷是本科,因此它的含金量在大專生的考試當中,也是非常高的。
第二種:“自考專升本”,屬於成人高等教育
眾所周知,成年人透過高等教育所獲得的學歷,是國家和社會所接受和認可的學歷證書,通常來說,成人高等教育分為三類,分別是專升本、高起本、高專。
在這一類教育中,也會分為全日制、業餘時間學習或者是函授模式,考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選擇。
但在含金量方面可能會比“統招本科生”差一些,畢竟它的第一學歷還是專科,如果企業對第一學歷比較看重,可能會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那“自考專升本”和“統招專升本”哪個含金量更高?大專生要知曉。
從含金量和綜合成本來看,統招專升本的含金量會更高,因為它能改變你的第一學歷,但也有缺陷,就是學生們“有且只有一次機會”,如果上岸失敗,可能就錯過了。
但從時間上來看,其實自考專升本的價值更高,如此一來,大專生可以選擇非全日制的學習方式,既不耽誤工作,也能提升學歷,而且成本也很低,一般透過自學複習,基本就能考上。如此一來,同學們該如何選擇呢?
大專生如何選擇合適的“專升本”方式?時間和能力需要綜合考量
對於統招專升本而言,大多數省份都要求專業成績要排在全校的前30%,有些院校會更加嚴格,可能會達到前10%,才有資格參加統招專升本的考試。
這一要求對很多大專生而言,可能都難以企及,因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學生需要量力而行。
然而自考專升本則不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安排,也不用“脫產學習”,有充足的自由時間。特別是對於大一、大二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同學來說,自考專升本可能更合適。
再加上很多學生可能已經畢業很多年了,統招專升本已經沒有機會,只能選擇自考專升本的方式,成本低、透過率高,而且還能提升學歷。
綜上所述,對於大專生而言,統招專升本的含金量更高,但自考專升本的優勢也很多,大家在選擇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自身能力和時間來綜合判定如何選擇。
但無論結果怎樣,提升自身能力才是學習的關鍵,單純的學歷也並不能代表什麼,只要努力,總能闖出一片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