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的簡介,中國雲南普洱茶茶人書畫家張晶先生簡介
大寫意書畫家張晶先生作品
雲南普洱茶茶人書畫家·著名中國大寫意畫家張晶先生生平簡述:
中國著名大寫意畫家,雲南茶人書畫家張晶先生,1937年9月出生於雲南省大理市彌渡縣彌城鎮,張晶先生幼時由於家境特別貧寒,正所謂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沒有住房,祖孫三代就蝸居在廢棄的碉堡內,父親又是殘疾人,基本散失了勞動能力,母親也是體質比較柔弱,自7歲起就得為了家人的存活奔忙於生計,就連一雙草鞋都穿不起的張晶先生的童年就跟著爺爺挎著竹籃走村串寨叫賣香菸、洋火、糖果、松瓜子等。空閒之餘,少年張晶先生除了使用家鄉特有的一種白石(即:當地的一種彩色畫石)作為畫筆在地上或是石板上繪畫家禽動物、人物房宅、田園莊家、樹木山水等,甚至在鄉村路上、山路上、集市上等鬆軟土地上,少年張晶先生總是隨手撿起一根樹枝或是竹棍就在地上“塗鴉”。可卻經常會遇到村寨裡的弟,就會乘機來啄食他所走村叫賣的松瓜子。由於弟的經常騷擾和對弟接觸多了,久而久之卻就對弟產生了濃厚興趣,張晶先生乾脆就拿弟當作素材來畫畫,並把弟的各種運動形態而且特別是雄弟的各種姿勢神態,揣摩得爛熟於心,終至越畫越精。中國大寫意畫家張晶先生自小的時侯就在特別勤奮的練習繪畫,且經常幫同學小伴畫畫,幫村裡畫宣傳欄,後來又經常幫鄰里鄉親在傢俱木櫃上繪畫,逐漸畫技嫻熟後就經常繪一些生動的中堂、條幅畫賣錢謀生,那時侯的少年張晶先生還不知道繪畫還分油畫、國畫、水彩畫等等此類林林種種, 當時的張晶先生畫畫時所用的繪畫顏料有廣告色料、水彩色料、油畫色料,還有唱戲往臉化裝用的油色料;不管是畫什麼圖案內容,也不管是用什麼原料繪畫,那時候的當地人也就是隻喜歡幼時張晶先生的畫,不管當時當地的經濟環境條件是怎麼樣,但那時候少年張晶先生的畫也已經是能換錢了……,雖然一幅畫的價格僅為當時的兩三元錢、四五元錢等,而且最高的還能賣到十元錢一幅,但按照當時的生活條件是已經可以養家活口了。
兒時的張晶先生天生聰慧再加上後天艱難困苦的家庭條件給好學求生存中的少年張晶先生得到出眾的智慧才能,雖家境貧寒但已才藝初露,享受了地方政府特殊照顧和推舉,破格免費上學後,除學習成績一直上游外,在校期間曾多次榮獲各種殊榮,深受學校師生們的讚譽並被贈予“未來美術家”之稱。建國初年,由於張晶先生少年時的聰慧,加之學校為其提供免費學習及老師、同學、鄰里的資助下繪畫基礎得到了全面發揮,直至1956年被保送到雲南省大理州師範學校學習。1958年,正值大寫大畫大歌頌的年代,張晶先生被選到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報社擔任美編。1960年,由於青年張晶先生繪畫、寫文章兼優,被特邀出席了雲南省首屆文藝代表大會(簡稱:雲南首屆文代會)並擔任了當時的雲南首屆文代會美術組的副組長(組長是由當時省級主管領導兼任),即雲南省美術家協會籌備組副組長,全面負責美術組工作和後來的雲南省美術家協會的籌建工作(當時的繪畫,即稱為:美術),張晶先生時年僅23歲。雲南國畫大師、雲南著名畫家袁曉岑先生當時45歲,卻僅是美術組一名普通組員。
就在雲南省美術家協會籌備期間,正在這時,積勞成疾的張晶先生一場重大疾病結束了他深愛的繪畫藝術工作。經一年半的住院治療,其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慘痛變化,張晶先生拖著已經癱瘓了的神筆手臂出院,被上級主管部門委派帶薪回到雲南大理州祥雲縣文化館任職館長且就修身養病,時任雲南大理州祥雲縣文化館館長的青年張晶先生年僅24歲許,由於上級領導對其能力的肯定與惜才故而推舉且提供了一個修習的極佳環境,再加之其自己執著掘犟,然而病魔根本沒有並且也不能夠使頑強的他意志消沉、更不能使他放棄其對美術即繪畫藝術的狂愛痴誠、對繪畫藝術和書畫事業的強烈追求,他用左手托起已失去知覺的右手手臂,強制著筆墨飛舞,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迫使萎縮的肌肉舒展,失去知覺的神經復活。透過長時間艱苦勤奮的研習歷練使張晶先生的身體及右手逐漸恢復了,其酷愛的書畫藝術也在其堅忍不拔的不懈努力中有了很大的長進。就在1962年時張晶先生的這種精神和毅力的事蹟透過報刊的登載與讚揚,感動了中國著名畫家周霖先生、中國著名畫家周秀歧先生,張晶先生才有幸拜得兩位先生為師,其中中國著名大寫意畫家周秀歧先生過去從不肯輕易收徒,因此張晶先生便成為了周秀歧先生的惟一得到了完全真傳的門徒。所以周秀歧先生在收張晶先生為關門弟子時就傾注全身心血,從繪畫技法、獨創絕招,繪畫理論、個性風格到做人待物毫無保留地傳授於張晶先生。恩師的關懷張晶先生倍加珍惜,深入山川江河、寫生村落集鎮、市井街頭,花鳥魚蟲、家禽動物等景物,丟棄一切繁雜瑣事並忠實地研習、勤奮歷練書畫,刻苦地專心研究中國書畫理論與中國寫意畫花鳥動物的表現手法,不論陽光酷熱、冰雪寒冷常在動物園裡仔細觀察動物的各種狀態,動物的騰躍跳動、打鬥,鳥禽拍翅展羽瞬間姿態一一印入心中,掌握了多種動物的生活習性、生理結構和運動規律。在創作中結合理性的誇張,各種野生家養的動物禽類在張晶先生的神筆寫意下極富生動的活躍動感和生命的活力,或是鍾若可愛或是狂野不束,或是活潑無拘或是兇猛雄壯,更顯肌肉與靈魂交織的生命活力。
張晶先生是中國花鳥畫大寫意繪畫大師周秀歧先生的唯一的真傳弟子即關門弟子, 周秀歧先生是一位中國花鳥畫大寫意畫家,周秀歧先生曾就讀於中央美院前身——即抗日戰爭期間的昆明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當時國畫系共有四名學生,中國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中國花鳥畫大師王道平先生、中國雕塑大師劉開渠先生等,是周秀歧先生的老師。而吳冠中先生、白慶芳先生、普文治先生、朱明先生等系後來知名的中國書畫人物,都是周秀歧先生的同學。吳冠中先生在當年的日記中曾寫到:中國繪畫界有兩“瘋子”;一位就是善於花鳥大寫意的周秀歧先生,另一位便是擅長於山水、人物的傅抱石先生,二人均以揮筆速度快著稱,其中的周秀歧先生可真正是帶著感情入畫,每到筆力剛勁之處,周秀歧先生總是或吼或叫或唱的運籌畫意,讓觀者融進其感情裡邊。張晶先生正因為師承有序,中國書畫的傳統畫風、意韻對他影響至深,張晶先生每天都要伏案潑墨,寄筆抒情,張晶先生後又熟臨名畫、精研大家之長逐漸形成了現在他特別獨到的特殊畫風,其筆墨揮運快熟老辣、古風幽深,堪稱中國唯一狂草入畫的獨特大寫意書畫風格,在張晶先生的寫畫時發出的高聲呼吼中,運筆速度狂快至用心寫畫,用情寫畫,隨意書寫。已經脫離了通常循規蹈矩的、普通意義的用筆、用眼手繪畫的常規技藝了。
中國著名畫家周秀歧先生告訴張晶先生:中國畫就兩個字“筆墨”,筆分尖、肚、根,墨分稀、實、濃、淡、枯五色,而且要用大激情入畫,否則即是死墨。周秀歧先生還給他講了做人講規矩、落筆須隨意等道理。跟隨恩師周秀歧先生20多年,張晶先生深得恩師周秀歧先生書畫精髓:“激情書,精筆墨、重氣勢、逸筆草、亂中自有法度”,“大膽落筆、細心收拾、相輔相成、闊筆取韻、點精以突出主題”。
中國國畫大師的精心點撥加上張晶先生的心領神會,驅使著張晶先生深入山川、村落、集鎮、農舍、市井寫生,勤勞的、師法的、生活的、生命的、靈感的創意洗禮,令張晶先生的繪畫緊扣大寫意,鋪展山水、花卉、蟲魚、飛禽、走獸、人物等多樣化題材,筆足與風格真正的超凡脫俗,可謂是一代出類拔萃的蓋世超群的新秀脫穎而出。
能看到張晶先生寫畫,那也算是一種稀罕而珍貴的特殊享受;他寫畫時豪放無度,時而伴著那雲南民歌小調筆墨自由灑脫,有時小調一曲手舞足蹈,落墨五色、氣運通貫,大開大合不拘一束,面似雜亂無序錯亂無章的畫面,在張先生的收筆點墨後,側是章法有序、層次分明,剛柔相濟、形意相兼,施筆;墨如暴雨狂風、氣似瀚海蒼龍。從容的筆墨以超凡脫俗的風格建立了他在中國畫壇的獨特地位。張晶先生一直追求“激情書寫、草書入畫、大開大合、點睛主題”的隨心所欲及隨心隨意的寫意筆法,潛心學習大寫意花鳥畫,深得恩師周秀歧先生書畫精髓。具有深厚的畫理、畫論藝術基礎,傳承有序,潛心研究,學術嚴謹。在大寫意繪畫的風貌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開創一派中國大寫意畫新風。被中國南北收藏家譽為:中國最看好,最有收藏潛力的實力派大寫意書畫家。
例如:李苦禪先生是中國近代大寫意花鳥畫一代宗師,是繼吳昌碩先生.齊白石先生之後的又一位傑出的中國花鳥畫大師,李苦禪大師尤為擅長雄鷹大鵬,其“一洗萬古凡羽空”的雄鷹畫卷給青史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但李苦禪先生從不畫飛鷹,李苦禪大師覺得飛鷹畫不好很容易畫死、象風箏呆木無神,所以我們就看不到李苦禪先生畫的翱空霸雄。
智慧沒有血脈的傳承,藝術不是照搬的生命;熱愛藝術是人的一種情感,感悟藝術是人心靈的頓開.在中國傳統書畫領域,張晶先生無疑又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丹墨青史上將會冊頁有名。
張晶先生投入中國大寫意畫家恩師周秀岐先生門下,學習大寫意花鳥畫,長達20餘年之久,深得恩師周秀歧老先生筆墨精髓,草書入畫,一筆成形,動勢抓捕,意氣傳神。張晶先生的寫畫作品,諸如弟的靈動奔勢、鴨的水緣靈性、鷹的激揚威猛、黑天鵝的音律柔美、梅的拙中見智、孔雀的祥和縈繞等等,無不以物寫人,傳情達意,境界別有。已故中國著名畫家袁曉岑先生曾當著許多國內著名畫家的面稱讚書畫家張晶先生完全繼承了周秀歧先生的特殊筆法;著名畫家孫建東先生評價張晶先生寫作的大寫意畫非常之大氣。
技藝支撐畫意,畫意展示風格,張晶先生的大寫意畫是他半個多世紀追求的結晶。2003年4月9日,雲南文化藝術城開業時,中國國畫大師袁曉岑先生帶領一班畫家親臨張晶先生畫室,觀看張晶先生書畫作品時,袁曉岑先生握著張晶先生的手說:“張老師你完全繼承了周秀岐老先生的神奇筆法”。一位中國繪畫界國畫大師看到張晶先生的大寫意畫後激動地說:“大狂草筆法用於繪畫寫意,全中國也屬罕見啊,不愧是周秀歧老先生流派的關門弟子”。張晶先生的狂草書法也在業界獲譽頗高,昆明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趙冀榮先生評價:張晶先生的書畫技法很神奇!
2006年“五一”黃金週期間,在北京的古文化街區最大畫廊裡展示著中國名家的書畫作品,以及現今推出的近現代及當代走紅的中國書畫名家作品,並特邀請中國著名畫家現場“揮毫潑墨”。張晶先生應邀現場繪畫以弟為題材的《黃河大合唱》,足之蹈之舞之手之,以全身運動繪畫之,或狂草,或寫意,作畫若干幅之多,尤其是張晶先生獨特的技法狂草書大寫意作品花鳥異常生動傳神,深深吸引了中外觀眾。一位看客情不自禁地賦詩一首:“預知好不好,得看狂人蹈;絕叫聲驚耳,扭腰帶跺腳。”張晶先生的現場“動作片”給觀眾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京城各界以一睹這位“雲南十八怪”文化培育出來的中國大寫意畫家風采為榮,並幾乎同一時期張晶先生就在北京龍順城美術館揭幕儀式上展出了書畫作品,大展了紅土高原——《小河淌水》故鄉的書畫藝術風采。
2006年9月,北京琉璃廠大街藝術品交易市場,一張“中國畫大師·雲南書畫界傑出代表”的特製彩色宣傳海報格外引人注目。京城書畫界為張晶先生的二次進京翹首期盼,鳴鑼開道。張晶先生仍然現場揮毫酬賓,弟題材畫《一家親》、鷹題材畫《君臨天下》、孔雀題材畫《瑞鳥呈祥》,並與10餘名著名畫家聯手共同現場作畫《吉祥祝福》,贏得現場觀眾陣陣雷鳴般的掌聲。觀眾一擲萬金,現場畫作與《一家親》、《情深》、《和諧之春》、《海之驕子》等作品以相當不菲的價格被北京觀眾當場收藏。
以書入畫,以畫入書;大師寫意,震撼畫壇,自其活水源頭。張晶先生繪畫沒有題材禁區,弟系列、孔雀系列、鷹系列、鴨系列、鴿系列等禽類系列……構建起極具個性化的境界,是盛世開放生活的一種寫照。來自新加坡的一位繪畫與民俗美學研究者評論說,張晶先生繪畫作品別具靈性和人情味,是對中華文化的享受,也透露出雲南十八怪文化的風趣與幽默。2006年11月,世界華商企業文化領袖峰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時,張晶先生作為《華人世界》雜誌的特邀畫家之一,應邀出席了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的世界華商企業文化領袖峰會,華商領袖周穎南給張晶先生頒發文化建設藝術成就獎;2007年1月,中國書畫迎春展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張晶先生現場作畫鵝題材畫《春之頌》,藝驚四座,張晶先生的大寫意畫被稱為雲南一絕乃至中國一絕……。
2013年由雲南長城書畫院主辦·雲南省殘疾人聯合會協辦的“雲南省首屆文化助殘大型優秀書畫作品展”在雲南省博物館·隆重展出。雲南長城書畫院特聘書畫家,中國著名大寫意畫家張晶先生書畫作品,即:狂草書入畫的中國畫大寫意作品“弟圖”,被特別推薦參展,並獲得廣大參展者和書畫愛好者以及雲南書畫界業內專業人士、書畫家、書畫收藏家等的圍觀並一致好評且崇高讚譽。
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愛我中華·心繫國防》大型優秀書畫作品展”在雲南人民勝利堂·隆重展出。雲南長城書畫院特聘書畫家,中國著名大寫意畫家張晶先生書畫作品,即:狂草書入畫的中國畫大寫意作品“鷹圖”,再次被業內長城書畫院特別推薦參展,並獲得廣大參展者和書畫愛好者以及雲南書畫界業內專業人士、書畫家、書畫收藏家等的一致好評且崇高讚譽。(:吳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