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員猝死,98年女孩加班猝死、25歲女演員新年去世
之歌
當大家還沉浸在2021來臨伊始的喜悅中時,一則令人悲傷的訊息卻刷遍了社交媒體。
一位網友稱,自己在某電商平臺工作的朋友,前幾天凌晨一點半,猝死在加班後回家的路上。
令人愕然的是,這名去世的女孩生於98年,今年剛滿23歲。
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在2021年的開頭倏然消逝。
訊息一出,立刻引發全網的激烈討論。
有人說,年輕人為工作拼命,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不趁著年輕拼一拼,怎能換來未來安穩的生活呢?
況且這種情況,早成了年輕人工作中的一種常態:
“開始找工作的這幾年,就已經看到了無數的年輕人預設拼命工作、拼命加班是常態了。如果你向公司或領導表示因為覺得太累而不想接受某項工作時,他們會反過來告訴你,社會就是這樣的。“
但也有網友認為,拿命換錢本身就是一種畸形的心理:
“很多企業把拿命換錢當做常態,把加班叫努力、進取、狼性,把朝九晚五說成是不進取、不努力、貪圖安逸,這是不對的。”
雙方吵得不可開交,一時間眾說紛紜。
“央視新聞”在開年做了一個名為“開工第一天想對老闆說點啥”的投票。得票數最多的兩個選項是“我會繼續認真工作,漲點兒工資就好啦”和“少點加班少點開會”,對此“央視新聞”的官方微博發文說:
“我們都知道,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但奮鬥不只靠激情,也要講效率,切不能演變成‘拿命換錢’。讓員工少熬夜、不透支,用人單位嚴格規範勞動保障,相關部門加強監管,保護好奮鬥者同樣重要!”
奮鬥是為了讓我們的家人能過上更好的日子,是為了自己能擁有更幸福的生活。
可如果掙來了錢卻丟了幸福、丟了健康、丟了性命,這樣的“奮鬥”又有何意義呢?
比掙錢和工作更重要的,是活著
和這個23歲女孩兒同樣令人惋惜的,還有另外一位25歲的姑娘。
就在2020邁向2021的當天,這個姑娘的生命也畫上了休止符。
她叫孫僑潞,很多90後、00後的小夥伴想必都很熟悉她,她是《巴啦啦小魔仙》的女主角,曾帶給無數追劇少年歡樂的回憶。
可就在新年的第一天,她卻死於心梗,年僅25歲……
傷心欲絕的媽媽在孫僑潞的微博上,和女兒做了最後的道別:
“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我依然覺得一切都是假的……之前看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可誰知道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女兒的身上!我有好多好多的遺憾,可現在都沒有機會了……”
一個年輕活潑的女孩,怎麼突然就去世了?
25歲正鮮活的生命,怎麼說沒就沒了?
很多網友找到了孫僑潞生前拍攝的影片,他們這才發現,原來她的生活狀態一直處在危險邊緣:
常常因為工作忙到凌晨,夜裡三點還在和朋友、粉絲聊天;
早年參加藝考為了降低體重吃了很多減肥藥,導致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在美國讀書期間因壓力患上了焦慮症、抑鬱症,還有過兩次輕生的經歷;
曾因熬夜被送到醫院,據醫院檢測,“身體年齡”已達39歲……
就在猝死前幾天的直播中,她還曾勸粉絲們珍惜自己的身體和生活:
“畢竟人生很長,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雖然說要及時行樂,但是畢竟身體是父母給的,還是要謹慎一些好。”
的確,人生很長,世事無常。
不論你想要如何奮鬥、如何折騰,都請不要忘了,最重要的,是好好活著。
因為生命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那個在肯亞過勞死的36歲華為工程師。
從2017年1月開始,這位優秀的工程師被派往國外工作,22個月都沒有休假回家,即便是節假日,也要為了保障業務全天值班。
就在出事前2天,他仍在通宵加班,還有33天年假沒有休。
事發時,他正開著車,忽然覺得頭疼,剛把車停下來想休息一下,就開始頭暈嘔吐,接著失去了意識。
經醫院搶救無效,他撒手人寰,留下了沒有收入、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的妻子。
這其中的細節讓人唏噓:出事前2天,通宵加班,33天年假沒有休。
妻子後來的一番話,更是直戳人心:
“企業永遠不缺少這樣的熱血男兒,舍小家為大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可是,我的小家,從此破碎了。
“八歲和三歲半的孩子,永遠地失去了保護他們的爸爸,我再也等不到那個和我白頭偕老的愛人,年邁的婆婆白髮人送黑髮人。
“人生至痛,情何以堪?”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一名員工倒下了,公司並不會受到影響,依然能夠正常運轉。
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一個人倒下了,就意味著媽媽失去了她的孩子,妻子失去了她的丈夫,孩子失去了他的父親,彷彿天都塌了下來。
這樣的故事似乎一直在上演。
2016年6月,知名媒體人金波在北京地鐵站臺突然暈倒,隨後喪失意識,從此再也沒能醒來。
34歲的金波在媒體圈享有“才子”之名,在同事眼裡,他是個工作特別拼的人,但這份用拼命熬夜加班換來的榮譽,與他的生命比起來,卻是如此的虛無。
他本來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可是在他倒下的那一刻,一切都化為泡影。
現在的成年人,都在為了生活奔忙,想多賺點錢,讓家裡的老婆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希望你能好好想想,如果為了拼命工作而斷送了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那愛人、孩子、父母將如何面對失去呢?
幸福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平平淡淡
女作家多麗絲·萊辛在《倖存者回憶錄》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浪費自己的健康,去贏得個人的財富,然後又浪費自己的財富,去重建自己的健康。
“我們焦慮地憧憬著未來,忘記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為了現在,也不是為了未來。
“我們活得似乎永遠不會死,我們死得好像從來沒活過。”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似乎人人如此,整日奮鬥奔忙,生怕自己一不努力、一不留神就被時代拋棄。
曾看過這樣一則影片:你知道中國人有多拼嗎?
年輕的人們總是肆意地透支著身體;
習慣凌晨4點才關燈,習慣24小時開機;
熬夜加班,連軸工作,忙碌到無暇回訊息;
沒時間運動,參加各種酒局,飲食油膩。
你在拼命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會更加優秀。
曾有人這樣問過:“那些比你優秀還比你拼命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最高讚的答案是:“比我先死了。”
好笑吧。
聽起來很好笑,可我真的笑不出來。
生活不該本末倒置。
任何一個人,好好工作努力奮鬥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幸福生活。
可如果生活中只剩下工作,餘生僅僅為工作奮鬥,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
月薪過萬又怎樣?去一趟醫院就都沒了。一個月的工資,只夠你在ICU住上半天的時間;
整日加班加點做成了大專案又怎樣?陪家人的時間卻是一點也抽不出來。
人越來越忙,錢掙得越來越多,身體越來越差,幸福感越來越少,圖什麼呢?
我們都在忙著拼命追逐幸福,可卻忽略了幸福本來的樣子。
這幾天,天涯社羣上一個名為“2021,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的貼子收到了上萬點贊,一度登上了熱帖榜榜首的位置,其中一條樸實無華的跟帖更是溫暖了上萬人的心。
幸福是什麼?
是能舒舒服服睡一個懶覺,看著陽光曬進屋子;
是陪著家人一起出門,給愛的人們置辦新衣服;
是吃簡單的包子和麵包,也能吃得幸福和滿足;
是不著急,讓自己從容地成長,然後充滿朝氣地繼續生活……
林清玄說:“在複雜的世界裡,做一個簡單的人。”
質樸,簡單,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也是被許多人遺忘的,幸福本來的樣子。
就像最近在抖音上大火的一首歌《簡單的幸福》裡唱的那樣:
“簡簡單單,一日三餐,何必強求何必那麼為難。
“簡簡單單,不緊不慢,跑得太快會摔得很難堪。
“一切都隨緣,命中迴圈,失去後才懂得什麼叫平平淡淡。”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不是大富大貴,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和愛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
有句話說得好:“我什麼也沒有,但我什麼也不缺。”
是啊,錢可以少一點,工作可以不必放在首位,社交可以不那麼頻繁,多花一點心思給家人,多分一點時間給生活,多留一點餘地給將來,至少,我們不應缺健康、不應缺溫情、不應缺對未來的平和進取之心。
記得,身體才是一切幸福的前提和本錢。
畢竟,錢沒了還可以再掙,但是命沒了,一切就都沒了。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