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是怎麼死的(功夫巨星李小龍死亡之謎)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祖籍廣東順德,國際著名華裔武術家、綜合格鬥之父,截拳道創始人、動作導演、功夫片的開創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李小龍
1940年,李小龍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翌年隨父返回香港,年少時期在香港九龍生活讀書。由於自幼身體孱弱,父親在他7歲時便教小龍練習太極拳,以鍛鍊身體。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白鶴拳等,1957年,李小龍奪得香港校際拳擊比賽少年組冠軍。
1961年,李小龍考入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大二期間利用停車場角落辦起了“振藩國術館”。1962年,李小龍在西雅圖正式開辦武館,傳授中國功夫,其弟子遍及世界各地。27歲時,李小龍創立”截拳道“,1972年,以截拳道宗師身份,李小龍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標誌著其截拳道獲得國外武術界的權威公認。
葉問和李小龍
李小龍自小參與演出20多部香港電影,三個月大時便在電影中出鏡,1950年,李小龍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細路祥》,片中飾演一個從好變壞,從壞變好的孤兒,獲得一致好評,並奠定了他的童星地位。1960年上映的《人海孤鴻》,是李小龍赴美求學前的最後一部粵語片,飾演一個戰爭孤兒,演出極為出色,此電影也被評為李小龍的代表作。1966年,李小龍在美國開拍其主演的電視劇—《青蜂俠》。此後又在多部電視劇中客串並參與一些電影的動作指導。
1971年,李小龍受香港嘉禾公司邀請回港發展,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唐山大兄》,上映不到3周,票房就達到350萬港幣,打破當時香港電影票房紀錄。1972年主演的《精武門》是李小龍集風格之大成代表作,打破了港片之前的花拳繡腿,劇中武打場面實感強烈、節奏刺激,同時又幹淨利落。李小龍第一次在銀幕上,展示了他雙截棍的驚人絕技,短小精悍,威力無比。
《唐山大兄》劇照
之後李小龍自編自導了《猛龍過江》,該片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在歐洲取景的影片,在當年上映時打破多地的票房紀錄,並獲得第11屆金馬獎提名。
1973年,李小龍與美國華納公司合作拍攝《龍爭虎鬥》,亦是李小龍在好萊塢電影中第一次擔任主角,使其一躍成為國際影星。
1973年5月10日,李小龍為電影《龍爭虎鬥》配音時突然嘔吐及抽搐,送入醫院搶救2小時後逐漸甦醒,經醫生診斷為發高熱及低血壓,之後留醫觀察一星期後出院,經醫生檢查一切正常,之後李小龍又投入到工作,繼續創作電影《死亡的遊戲》。
《死亡遊戲》劇照
1973年7月20日下午七點多,李小龍因頭痛吃了止痛藥後躺床休息,晚上9點半左右,被友人發現毫無反應,無法叫醒,10點10分,私人醫生趕到,發現心臟停止跳動,無生命徵兆,10點半救護車趕到為其做人工呼吸,急救後無果立即送往醫院,23時送抵伊利沙白醫院,雖經證實心跳、呼吸完全停止,仍舊對其採用注射強心針,電擊治療等搶救,但情況依然無改善,直至23點38分,才最終正式向外界宣告,李小龍死亡!其後,醫院公佈的資料,死亡原因是對止痛藥物產生高度敏感快速導致腦水腫。也有人認為李小龍長期服用肌肉鬆弛劑,與頭痛藥產生化學作用導致突然死亡。然而到今天,李小龍的死因仍是眾說紛壇,一團疑霧,成為一個不解之謎!
7月24日,李小龍於九龍殯儀館設靈,翌日12時出殯,附近街道擠滿幾萬名市民,送別一代武術巨星做最後致敬。遺體於7月26日空運到美國西雅圖湖景公墓土葬。1993年3月31日。其兒子李國豪在拍攝電影時意外身亡後,亦一同葬於李小龍墓旁。
李小龍逝世後,仍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21世紀,廿大偶像人物”之一,他對世界影壇有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力!一條蛟龍,一生短暫,他用33歲和四部半電影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傳奇!
2005年11月27日,一尊高2米的李小龍銅像在香港星光大道揭幕,以紀念李小龍65週歲冥壽。
李小龍銅像
2008年11月9日,全球最大的李小龍紀念館,在其祖籍順德均安鎮開幕,總用地面積3.7萬平方米,分為紀念館、演藝廣場、雕塑廣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