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兒媳的心聲:為了給孩子做好榜樣,婆婆再苛刻也要孝順
一個完整的婚姻,肯定需要精心經營,而女性就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對丈夫來說,她需要做一個好妻子,對待公婆,她需要做一個好兒媳,對孩子來說,她需要做一個好榜樣。
不論是哪一個角色,都不是那麼容易,若是老公足夠體諒妻子,那麼自然能輕鬆不少;要是婆婆是個事兒精,那日子也會“熱鬧”不少。
當一個女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會竟可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不論生活多艱難,想想孩子,還要學會做“忍”者。
有這麼一個兒媳,在她的心裡想的是,婆婆再苛刻也得孝順對方,無論如何也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相信不少當兒媳的女性都有同樣的問題,在婆媳間出現矛盾時,會糾結自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還是進一步據理力爭呢,回頭看看孩子,多半會選擇自己退一步。
當然,有不少婆婆也是非常明事理的,一般能不和兒媳起衝突,還是會盡量避免的。
同一個小區的一個姑娘小桃兒就遭遇了婆婆苛刻挑剔,一起閒聊的時候,她偶爾也會忍不住抱怨,她覺得婆婆真的是太事兒精了,但是為了給孩子做榜樣,她還得忍,不但要忍,還得孝順公婆。
小桃自從生孩子後,就在家帶孩子,婆婆也住到了家裡來,這不事情就來了麼。就說吃個飯,平時都是小桃兒在做飯,婆婆經常飯桌上直接說小桃做飯手藝不行,不是飯菜營養搭配不合,就是飯太硬,菜沒有味道。
小桃兒有時候也覺得特別委屈,告訴老公,老公卻只會說,那是媽,你就讓著她點兒也不會怎麼樣。小桃兒覺得這還只是婆婆苛刻她的事件之一,雖然會委屈,會憤怒,但是想到孩子,也只能自己嘆氣,她不能當著孩子面,就和長輩起爭執。
孩子太小,他不懂大人的複雜,若是自己和婆婆經常爭吵,必然會給孩子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也就是做了不好的榜樣。想到每個人都會有老的那一天,若是給孩子榜樣都沒做好,那麼孩子將來會不會不孝順?
這也是很多當兒媳擔憂的問題,婆婆若是太苛刻,有時候真的會忍不住懟回去,又怕影響孩子。如果婆婆只是和兒媳一起住一段時間,這樣的話,忍著也就忍了,但是如果要一起生活不少年,那麼單單是忍著,也不是辦法,因為再好的脾氣,也會有爆發的一天,越是忍得久,爆發的時候或許會更猛烈。
所以,平時可以趁著孩子不在家的時候,坐下來和婆婆好好說清楚,若實在不能和睦相處,那麼還是儘早分開住會更好,不然壓抑的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同樣是不健康的。
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孝順公婆也是兒媳責任,畢竟一家人,總要學會互相關心和照顧。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不理由的忍讓,面對無理取鬧的婆婆,當兒媳的偶爾也可以拿出強硬的態度,只要不過激,反應適當,都問題不大。
就為了給孩子做一個孝順公婆的榜樣,一直忍氣吞聲的話,並不是長久之計,孩子需要的是輕鬆歡快的環境,而不是看似和諧,實則沉悶壓抑的家庭環境。
對孩子來說,榜樣的作用很大,但是輕鬆的成長環境同等重要。自古都有百善孝為先,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孝”不應該的道德的枷鎖,而是發自內心的真善美,只有出自真心,這樣的榜樣,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孩子並不傻,想小桃兒這種情況,孝順還是要孝順的,但是也可以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緩解婆媳間的關係,同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