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女孩買套房,父母想給兒子當婚房:都是一家人,要有感恩之心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作家晏殊說:

“如果一個女孩比平時都懂事,她並不是想變乖,而是她承受了你想象不到的痛苦。”

25歲女孩買套房,父母想給兒子當婚房:都是一家人,要有感恩之心

女生思維細膩敏感。如果父母有重男輕女的意識,他們會更早成熟,不是要懂事,而是更早獨立,有安全感。但是,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女孩是矛盾的。他們想離家出走,卻不知不覺補貼父母,不知不覺成了兄弟的心魔。

原因跟自我認同中的一種內疚感有關,很多父母在女兒成長過程中,會念叨因為你,我受了多少罪,你要懂得回報等理念。

讓女生心裡有沉重的負擔。這樣的女孩反映在《歡樂頌》和《安家》,

從另一種角度說,樊勝美們的遭遇,正是對父母重男輕女思想的屈服,她們一直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也在用行動討父母的歡心。

.遺憾的是,最終是兩敗俱傷的局面。被父母寵愛的兄弟,比如養不起的阿斗,被父母鄙視的女孩,總是沒有自信和安全感。

好在一些女孩在覺醒,知道無法改變父母的態度,就用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人生。

台州一個叫小麗的女孩就是這樣。她用積蓄買了一套房。父母兄弟都不同意她。他們認為女孩子總是要結婚的,沒必要這樣吵架。但她堅持說,雖然她沒有錢裝修,但她對住在簡陋的房子裡很滿意。因為這是她自己的家,在父母的心目中,女兒的做法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但是在我看來,這個女孩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即使她不買房,她也不會存錢。哥哥們買房時,她會成為父母第一個要的物件。

這個女孩,人間清醒,有時候,幸福是需要自己爭取的。

就在我身邊,還有這麼清醒的女生。這個女孩叫王思佳,25歲,有兩個哥哥。高中畢業後,她去了一家化妝品店工作。憑藉她出色的口才和智慧,她成為了店裡的第一賣家。兩年後,王思佳開了一家自己的商店,向一個朋友借了一些錢,並承諾一年內還清。為了省錢,她不想買衣服,就簡單的吃了。花了兩年時間才最終在這座城市站穩腳跟。

她很聰明。每次父母問她掙多少錢,她總是說錢不多,錢都在貨上。攢了幾年錢,她終於有能力用首付買一套房了,她太幸福了,終於可以有自己的家了。撫養她的

父母知道後,言裡言外不開心,說王思佳不懂事,哥哥還沒有買房,自己先買房算怎麼回事

,不知道如何報答她的父母。別人的女兒工作後,每個月都給父母發工資。她只關心自己。

王思佳沒有爭辯說她每次回家都會給父母生活費和買一些禮物。有一次,她媽媽打電話給她,意思是她的大哥要結婚了,但是她沒有錢買房子。讓王思佳把房子讓出來,給她弟弟當婚房,他可以負責裝修,這樣王思佳就可以省下裝修的錢。聽起來不錯,但王思佳知道這是個坑,

如果自己把房子讓出去,哥哥負責裝修,並且把這當婚房,按照老家的習俗,在哪裡結婚,哪裡就是自己的家,這套房子想要回來就困難了

,和嫂子絕對不會願意,到時候會增加矛盾。

她拒絕了,說她在攢錢裝修,不打算借出去。過了幾天,哥哥又打來電話說:“

妹妹,我們是親兄妹,你總不能眼看著哥哥為難吧,沒有房子,你嫂子不肯出嫁,這樣吧,我跟你租房,你也不吃虧,每個月給你1000租金咋樣?”

王思佳還是拒絕了,並要求他的哥哥去租別人的房子。他不打算租自己的房子。他哥哥非常生氣。他說租別人家不穩定,租金還需要2000元左右。他為什麼不租給他妹妹?

父親也來勸:“

你是女孩,以後結婚肯定婆家會有房,你要房子有什麼用,為何不能幫一下哥哥,這可是哥哥的終身大事。”

看到父母和哥哥輪番來勸說,王思佳也看清了他們的目的,哥哥想用租房的名義住進來,雖然每個月給1000,但連房貸都不夠,王思佳想不明白,自己不肯把房子給哥哥結婚,怎麼就得罪家人了。她假期買禮物回家,父母把她的禮物扔出去,說她翅膀硬了,心裡沒有父母,哥哥也對她冷眼看待,說她沒有良心,她問:“我不借房難道真的錯了嗎?”其實,

王思佳沒錯,錯的是家人分不清界限。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

“任何關係,都需要守護好自己的邊界,有時要敢於用憤怒。”

王思佳父母心中,女兒沒有成家,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女兒有補貼孃家的義務,不肯盲從的女兒,成為了叛逆的代言人。其實,兒女成年後,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打拼,

幫助對方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無法強求,更不能用索取的方式來佔女兒的房子。對於哥哥的不合理要求,王思佳有拒絕的權利,唯有守住邊界,才能獲得自己人生的幸福。生活中,如果你也遇到重男輕女的父母,可以這樣保護自己。

第一,認清自我,不被“投射效應”影響。

很多女孩成為扶弟魔,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被父母誇獎一句“有你真好”。但令人心酸的是,

越是無底線補貼,孃家人心裡越沒有你

,因為習慣了你的給予,反而索取得理所當然。女孩需要做的,是認清自我,不要被家人的態度影響自己的心情,

在心理學上有個“投射效應”,意思是我們習慣用別人的態度,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如果對方認為你是個小氣的人,自己也覺得做錯了一樣。其實,

投射效應是認知的偏頗,也會讓我們離客觀事實更遠,我們要做的就是自信樂觀,看到自己的優點,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第二,建立目標,讓自己一步步變得更優秀。

能力分層級,越是優秀的人,視野越開闊,見到的人和事也就更多。當你跟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更自信,也就可以用客觀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經歷。有位哲學家曾:“

把時間拉長,再痛苦的經歷也會被稀釋,你當初放不下的事情,都有一笑而過的一天。”

是啊,

有些事情自己放不下,不是因為做錯了,而是自己還不夠強大

,就如王思佳,她心裡不願把房子給哥哥,又顧慮父母的想法,所以很糾結,退一步來看,她沒有做錯什麼,完全可以理直氣壯拒絕,不借就是不借。至於哥哥的幸福,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打拼,

因為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