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晶片,比亞迪拒絕為蘋果提供汽車功率控制晶片IGBT
眾所周知,蘋果造車的訊息一直都存在,雖然蘋果方面一直都沒有進行過正式回應,但是在很多人看來蘋果下場造車已成定局,畢竟現在新能源汽車十分的火,再加上各大手機廠商如華為小米都都已經投入造車的浪潮中去了。
而想要造車就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供應鏈支援,就像手機一樣。在造手機方面,蘋果的果鏈可謂是盛名在外,全球的供應鏈廠家都想擠進去,這就使得蘋果越來越囂張,認為別人能和它合作成為了一種榮耀,一直以來也確實如此,無論蘋果找上哪個供應商表達與之合作的想法就沒有被拒絕過,但是這一情況在近期改變了,蘋果開始被不斷的拒絕了。那蘋果是被哪些廠家拒絕的呢?
蘋果要求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為其提供電動車電池被拒絕。或許蘋果是真的要造車了,開始構建起了汽車供應鏈。我們都知道電動汽車電池是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在電動車電池領域,國內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是全球最知名的兩個。對於蘋果來說造車肯定就要按最高標準來造,所以對蘋果來說和它倆合作是最好選擇。蘋果也確實向它倆尋求了合作,但是出乎意料地被它倆都拒絕了。原因是要求極度不合理,蘋果想要它倆“赴美“,“專門生產電池”,瞧瞧,蘋果這個還沒宣佈入局電動車行業的“菜弟”,敢向全球電動汽車電池領域的兩個大佬提出這樣的要求,這是完全沒把其他企業放在眼裡。那你看不起咱們,咱們也不慣著你,不好意思,不和你合作,誰願意和你合作找誰去,直接就拒絕了蘋果。
比亞迪拒絕為蘋果提供汽車功率控制晶片IGBT
同樣是在電動車器件上,這次是IGBT晶片,該晶片對於電動汽車的重要性僅次於電池,前不久比亞迪才宣佈研發出最新的IGBT6.0晶片,據瞭解,該晶片效能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位置,因此蘋果和其它眾多的國外車企都向比亞迪提出了採購的要求,但是沒想到被比亞迪直接拒絕了,比亞迪給出的理由很直接,堅決不賣國外。不管你是蘋果還是其它全球知名的汽車品牌。
就這樣蘋果接連遇冷了兩次。其強大的影響力沒起到任何的作用,可能在不少人看來第一次被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拒絕是因為要求太無理,第二次被比亞迪拒絕是因為蘋果是外國企業,確實有這兩個原因存在,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蘋果在國內的形象太差了,讓國內企業都不想與它合作了。以下的兩件事讓國內企業看清了和蘋果合作不是件好事情。
把國內34家供應鏈廠家踢出果鏈
蘋果的果鏈吸引了眾多的國內供應鏈企業為其提供生產配件,蘋果透過為它們提供大量訂單,使得這些企業對其極其的依賴,但是蘋果卻並不依賴它們,對於蘋果來說這些國內的供應鏈企業都是無關緊要的存在,想踢出果鏈就踢出。就在今年,蘋果無理由地把國內的34家供應鏈廠家直接排除在了合作名單之中,使得這些國內企業遭受了巨大打擊,很多連生存下去都成了問題。這件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就連官媒都站出來發文表示,國內廠家要擺脫對蘋果的依賴。
讓富士康到海外建廠,使之損失慘重
蘋果因為國內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自己的利益受損,就讓富士康把工廠搬到國外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去為它進行組裝生產手機。結果富士康為了滿足蘋果的要求就斥巨資到海外建廠了,但是沒想到廠建好了,因為多方面的原因,產能一直都滿足不了蘋果的產能需求,最終只能重新回國內建廠,為蘋果提供生產。但是沒想到,蘋果看到富士康沒法保證供應的情況下,把原本屬於富士康訂單給了其它的代工廠。好傢伙,把富士康叫到國外建廠,一看到富士康滿足不了它的需求,就直接把富士康踹開,自己一點損失沒有,責任都推給了富士康的,這樣坑合作伙伴也沒誰了。
總結
蘋果仗著自己的影響力,不把合作伙伴放在眼裡,特別是對國內的企業,把國內的企業坑得很慘,國內的企業早就應該不慣著蘋果才對,現在蘋果接二連三地被拒絕,可見中企真的有在慢慢崛起,相信未來隨著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國內的企業在和蘋果合作的時候,也會有拒絕蘋果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