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和有物件不是一個層次的人(有一種人異性很多但就是沒有物件)
我感覺自己條件可以,為什麼卻還是沒有物件。
明明好些人都還不如我,都可以脫單,為什麼我卻始終都是單身。
感情中,不少單身的人,往往都有著這樣的疑問,不明白為什麼很多比自己條件差,不如自己長得好看,也並沒有自己能力強的人,都順利戀愛和結婚了,自己卻並不可以。
不明白自己究竟輸在了哪裡,為什麼偏偏自己就不可以。
時不時地,想起這樣的現實,還會覺得比較的鬱悶,也會覺得無法接受。
說實在的,這樣的情況,真的並不少,而是還挺多的。
會出現這種現象,那也是因為,各方面條件只是一個方面,在這之外,那些人,做對了一些別的事情。
更加的主動,在好好把握。
遇到過不少的人,自認為自身條件不錯,然後從來都不願意主動去靠近誰,就算喜歡一個人,也總是希望對方先對自己主動,並不會自己去做些什麼。
就那樣一直非常被動,非常矜持,比較的自以為是,認為這樣的自己,一定會有很多人想要得到,和自己在一起,然而到了最後,根本就並沒有誰。
就算自身條件可以,圈子太小,也會根本就沒有什麼人知道。自己好像還不錯,也總有人會更加的好。更何況,對於現在的好些人來說,條件只是一方面,對自己好,也總是很有必要。
在愛情裡,一點都不主動,卻幻想著愛情能夠降臨,那個人會直接來到自己的面前,敲自己的門,那是不現實的,總要走出去,主動一些,才會更有可能遇見愛。
好些條件並不是那麼好的人,其實就是做到了這一點,足夠的主動。
不認識人的時候,會想辦法去拓展自己的圈子,在遇到感覺還不錯的,更是會直接行動起來。
並不會只是等待著好運降臨,而是會去創造機會,去為自己爭取一個可能。
能夠特別的上心,那麼一般說來,結果都會還不錯,會有所得到。
願意嘗試,也更懂得相處。
談戀愛,雖然不少的人很想,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又根本就做不到。
一邊嚷嚷著想要結束一個人的日子,和一個人有一個開始,能夠在一起,另一方面,每當有人靠近自己,或者自己對一個人有意思,卻又根本就踏不出那一步。
怕自己根本就做不來,擔心萬一開始了,並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從一開始就各種預設,各種自己嚇自己,根本就不願意好好去投入。
不願意,也是真的並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樣去和一個人待在一起。
做不到包容對方,也總是會因為一些很小的方面,然後就覺得對方不合適,不願意再繼續。
太過於害怕,擔心太多,對遇見的人又過於吹毛求疵,這自然也並不會是什麼好事,勢必只會讓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始終都只是在那裡瑟瑟發抖。
能夠順利告別單身的人,未必就不怕,只是即使怕,也願意去付出,去和對方磨合。
漸漸地,也就找到了一種比較適合彼此,能夠讓彼此好好相處,一起繼續走下去的方式,不知不覺,也就突破了內心的惶恐,和對方有了一個自己想要的結果。
能適當降低標準,去將就。
遇見一個自己特別滿意,各方面都很合適的人,其實,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者說,根本就並沒有誰,會完全符合自己的期待,百分百如自己所願。
當自己根本就遇不到那樣的一個人,對遇見的人並不滿意,太多的人,並不會直接不管不顧,只會直接就比較的抗拒,說服自己繼續等下去,而不是稍微降低一下自己的要求。
結果,即使遇到了很多人,也始終都沒有一個比較滿意的,也就始終都還是單身。
而比起一直那麼的硬氣,始終不改變自己的想法,部分人也並不會始終堅持,隨著年紀的增加,隨著自己對婚姻的渴望,就不會非要對方完全符合了,只有幾個方面符合,也會願意。
反正就是,不需要對方達到八十分,即使只有六十分,也願意給彼此一個機會。
圖到自己最在意的,至於別的,願意稍微將就一下子,也會說服自己去接受。
能夠勸得了自己,也能夠接納一個並不是那麼達標的人,這真的就會讓找物件這件事變得容易得多,會讓自己也能夠抓住一個人,完成結婚這件事,至少在表面上,一切算是圓滿了。
單身,一個人,那並沒有什麼不好。
只不過,如果自己挺渴望愛情,挺想要組建一個家庭的,就不能一直只是故步自封。
不能仗著自己條件好,就什麼都不去做,就不去學著如何去愛,就不去和一個人好好相處。
各方面再不錯,那都是自己的事,當自己的條件,跟別的人並不相干,那也註定只會被埋沒,只會沒有誰會非要往跟前湊。
畢竟,愛情關乎條件,更關乎彼此之間的感覺和情誼。
好的愛人,並不會憑空得到,需要自己放下身段,標準合理,去用心,去好好努力。
很多時候,很多人並沒有比你強太多,不過只是更加懂得去爭取和維繫罷了。
文字/譚檬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