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找物件這三種家庭不能找(兒女找物件有哪三種家庭的不能找)
有一個漫畫家說:“當你想結婚時,你碰不到好物件;當你遇上好物件時,你又想當一名單身的人。”
不管是父母,還是兒女本身,找物件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難事。稍有不慎,就會遇到垃圾人。
還有,我們找物件的時候,習慣用眼睛盯著別人,尋找別人的缺點和優勢,然後對比自己,看是否合適。殊不知,人更需要“內觀、自省”。
“打鐵還需自身硬”,所謂門當戶對,首先就要看自己是否配得上對方。若你高估了自己,那隻能說是“巴結”,反而自慚形穢。
從現實來看,以下四種家庭,兒女找物件越來越難,應該有自知之明。
01
不和睦的家庭,被人嫌棄。
有句諺語說:“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
如果一個家庭裡,大家都齊心做某件事,很快就能做成。可是很多家庭,都有私心,導致吵吵鬧鬧,大家庭很快就散了。
也有一些父母,爭吵不休,甚至到了離婚的地步。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家庭,會影響到兒女的婚姻,也被外人嗤之以鼻。
晚清大臣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飽讀詩書,很有發展潛力。
不管是官場中人,還是商場中的大戶,都想把女兒嫁給曾紀澤,同時攀上曾國藩這棵大樹。
有一位湖南衡陽籍官員常大淳,藉著老鄉的名義、二品官員的平臺,要把女兒嫁給曾紀澤。曾國藩收到資訊後,委婉地拒絕了。
曾國藩在家書中記錄:“常家親事,因其女系妾所生,且聞其嫡庶不甚和睦,又聞其世兄守儉淳樸,亦不願對。”
非常明顯,常大淳有妻有妾,並且妻妾不和睦,常常爭吵,吵架的聲音,在官員的圈子裡,傳播得很廣,導致大家都避之不及。
一對戀人結婚之後,要面對兩個大家庭,要是常常聽到吵鬧的聲音,日子就不好過了。並且不知道維護誰的利益才好。
父母恩愛的家庭,家庭氛圍很溫暖,就大不一樣了。
02
父母坐等兒女養老的家庭,人人畏懼。
有的家庭,父母一開口就說:“等子女長大了,就跟他們外出去,他們總會給一些生活費的。”
有的父母,還是五六十歲,自己能勞動,就開始分配養老的任務,逼著子女給贍養費。對於沒有結婚的子女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想一想,一個女人結婚之後,不僅要工作、伺候孩子和丈夫,還得伺候兩個健康的老人。生活的苦,就馬上暴露了。
一個男人,找了一個女人,結婚之後,不得不帶著岳父母一起過日子,生活的開銷,恐怕會撐不住。
找物件的時候,就帶著贍養父母的壓力,就決定了婚姻裡的開銷不一般,自然就涼了。
贍養父母的應該的,是道德素質很高的體現,但是父母不能倚老賣老,也不能好吃懶做。幸福的家庭,是幾代人一起努力的結果。
父母通情達理,還能幫助兒女的小家庭,兒女的婚姻就容易多了。
03
不懂感恩的家庭,道德缺失。
回頭再說曾紀澤的婚事。
湖南善化的賀長齡,和曾國藩有交情。他想把女兒嫁給曾紀澤,但是他沒有直接和曾國藩溝通,而是請了媒人羅澤南去找曾國藩的父親。
羅澤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介紹了女方的情況,曾國藩的父親很滿意,當即答應了婚事。
曾國藩聞訊之後,有些為難,但是本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順勢點頭。
另一邊,曾國藩的大女婿袁秉禎,結局就不一樣了。袁秉禎不學無術,跟隨曾國藩一起做事,卻擺出一種傲慢的態度。最後,袁秉禎離婚了,不再被曾家幫助。
善良的家庭,不僅會幫助外人,還會善待彼此。若不是這樣,那就會把恩情當成理所當然,對外人非常冷漠。
找物件的時候,我們都希望遇到人品好的家庭。而判斷人品的重要標準,就是“感恩”。
其實,找到了物件,就要開始感恩。男人,要感謝岳父母培養了女兒,感謝妻子操持家庭;女人要感謝男人,辛苦賺錢,公公婆婆建立的家庭。
04
很窮,還沒有骨氣的家庭,讓人小瞧。
再說說曾國藩的婚事。
因為他天生愚鈍,家底也不是很厚。王家答應把女兒許配給他,卻在結婚當天悔婚了。
他的老師歐陽凝祉毅然決定,把自家的女兒嫁給曾國藩。作為老師,更懂得“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的道理。
人不怕窮,就怕心窮。
在當下,很多人嫌貧愛富,甚至的拜金。也有人看中的是骨氣。若是一個家庭有骨氣,那麼兒女會努力讀書,父母會努力賺錢,興旺是遲早的事情。
好吃懶做的家庭,就是家有金礦,也會敗光。
窮人和窮人結婚,然後變成富豪,這樣的組合,比比皆是。因而說,只要有骨氣,就不擔心找不到物件,畢竟,未來可期。
05
父母打造的大家庭,影響了子女的婚姻觀,也直接影響了子女找物件的難易程度。
兒女成家之後,父母的生活習慣,持家態度,又反過來制約或者助長兒女的小家庭。
要明白,找物件,不是找到一個人那麼簡單,而是找了兩個大家庭。
所有的浪漫,都會被時間磨滅,剩下的是柴米油鹽的生活,是一群人的磨合。
父母們,積極讓自己的家庭變好,比到處為兒女尋找相親物件,更重要。
兒女們,做一個有潛力的人,積極謀局,比往臉上貼金,更加受人青睞。
所謂幸福,就是遇對人,成好家,過好日子。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