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送物件一定很浪漫(情人節給不認識物件的一段話)
一年一度的情人節馬上就要到了,各位廣大男女同胞們,準備好了送給你物件的禮物了麼?
縱觀日曆,讀者們對西方情人節和中國七夕節兩大情侶節日有什麼瞭解麼?
經過西方文化多年的悄悄滲透,情人節就像聖誕節一樣悄悄的滲透到無數年輕人心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
只是,無論是情人節還是七夕節,他們的來歷和意義可能都不為大多數人所知,下面所介紹的是關於眾多情人節記錄中的一個,讀完說不定可以在自己物件面前秀一下冷知識(dog)。
中國七夕節:讀者們知道麼,在中國的習俗上還有三個節日可以稱為“情人節”,只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慶祝這些節日,所以這裡著重介紹下七夕節,如果想知道其他“情人節”是什麼,可以文章最後檢視哦~
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裡面記載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與襟樓,人俱習之’。這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也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同“期”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在當時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這點在日語中尚有保留。同時“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一個吉利的日子。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的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岸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和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在銀河相會。
西方情人節:相傳西方情人節的歷史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它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並把接下來的二月十五定位盧帕撒拉節,用來對約娜統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重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前,小夥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在盧帕撒拉節就能邀請心愛的姑娘一起跳舞,如果被選中的姑娘對小夥子也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最終步入婚姻的殿堂,因此後人將每年的二月十四定位情人節。
所以,在西方,情人節不單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
在中國習俗中可以被定義為“情人節”的習俗有:
三月初三,又稱“上巳節”,在2014年以“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每年農曆三月三,廣西全區人民享有兩天假期
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據歐陽修的《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