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上,為什麼越沉默的人,反而成就越高?
相信大家都參加過同學聚會,在席間,有人侃侃而談,與身邊的人大肆的誇耀自己。而有一小撮人則默默的看著老同學們,只是微笑的附和著,在最後結賬的時候,默默的去買個單,結束這場聚會。
不難看出一個規律,和老同學聚會時,越是一言不發的人,往往成就越高,或者說就越有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給大家總結了以下的幾點原因:
首先,在現在的社會中,若是想完全靠著自己混出點什麼名堂,那最重要的一課就是要學會低頭。有句話不是說得好嗎,當你什麼時候能學會能適當放下自己的尊嚴,那你就離成功不遠了,當你能夠用錢重新買到尊嚴,那你就已經成功了。所以,這些出身寒門的老同學們,早就在社會的浪潮中養成了沉默的性格,身邊沒有幾個真正交心的朋友,看著學生時代的朋友們也僅僅只能感嘆物是人非,所以在飯桌上就會顯得有些不愛說話。
其次,成功的人因為跳出了自己原來的圈子,與市井的同學們已經完全不是同一個層次,見識、經歷都有著很大的不同。舉個例子,當你早已經環遊世界,而桌上在聊的話題則是附近有哪個景點又便宜人又少,這種話題你會去討論嗎?畢竟成功的人只是少數,所以在飯桌上,大都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更容易找到共同語言,這樣就會顯得那些真正成功地同學們比較沉默了。
最後一點呢,就是當你的閱歷達到那個層次之後,你就會見識到更多的更有才能的人,在這些人身後,你就會感到自己是多麼的普通,所以平常生活中也自然而然的養成了低調的習慣,不再像小孩子一樣,喜歡穿名牌,喜歡把logo大大的掛在胸前,取而代之的是你會更關注於衣服的舒適度與質感。潛移默化地,你從內而外就會散發出一種低調的氣質。而在飯桌上的體現,就是你好像遊離於同學之外,默默地專注於自己的事情。
因此,結合以上的幾點,相信我們不難能夠看出,不要小巧同學聚會時那些不怎麼說話的同學,他們一定是經歷了許多困難,才能夠獲得如今的地位與財力,對於這種同學,聊不到一起去的話也不要硬聊,這樣大家都會很尷尬,而應該好好體會同學們重聚的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