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豪王浩信,TVB視帝陳豪、王浩信參加內地綜藝
我們熟悉的TVB演員,都來參加內娛了,比如近期熱播的《我是女演員》,邀請到兩位香港TVB演員客串,陳豪、王浩信。
節目中,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如果演員記不住臺詞,還算不算一個好演員?
節目組設定的小考,用陳豪、佘詩曼主演的《公主嫁到》,作為考試內容。幾位女學員同時跟陳豪搭戲,飾演佘詩曼的公主角色,誰演得最好,誰就能得到公演機會。
參加小考的幾位學員,當中的田軒寧,連臺詞都沒記住,卻意外得到陳豪讚賞,陳豪覺得她是演得最好的人。
劉濤:為什麼?她連臺詞都沒背下來,她連我們的最低標準都沒達到。
陳豪:因為她那團火,我能感受到她的情緒,從她的眼睛裡看到那團火,她是真情流露的,我覺得她做得非常好。
陳豪和劉濤意見不同,反映了一個問題:香港和內地,選演員的標準不同。
香港演員,演技更逼真,更接地氣,因為他們大部分演員,並非科班出身。參加過TVB幾個月的藝員訓練班,已經算香港的科班。他們的演技,來自生活。
比如TVB的大部分演員,如果不是港姐出身,多數從跑龍套開始,從沒有臺詞,到兩三句臺詞,到小配角、配角、主角,一步一個腳印,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演到一線的位置。
香港演員,並非那麼在意臺詞。
很多有經驗的演員,拍電視劇總會自己改臺詞,他們覺得臺詞改過之後會更好,比如黃子華、古天樂。
黃子華拍《男親女愛》,劇中所有搞笑的橋段和臺詞,都是他自己想的。對手鄭裕玲對黃子華說,“你改臺詞也可以,要連我的對白一起改,不然我生氣的。如果你只改自己的,我的就不連戲了。”
古天樂拍《尋秦記》,很多搞笑的現代對白,也是他自己加的。他說,“當時拍戲都是很正經的,不流行這種搞笑片,我說,裡面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不要浪費,於是我就自己加進去。”
對香港演員來說,重要的是劇集出來的效果好,臺詞有改動無所謂的,演員要懂得靈活變通。畢竟在香港拍電視劇,預算有限,很多佈景、戲服,都是迴圈再用。其他資源有限,演員也只能在臺詞上下功夫,令觀眾滿意。
在內地拍戲,導演地位崇高,很多導演不喜歡演員改自己的劇本,你最好一個字都不要改,你如果改了,文法不通,語境不同,不連貫的。
內地演員,多數是科班出身。學院派的演員,講究聲音、臺詞、表情、動作,所有一切要做到完美,否則就對不起我們大學四年學的東西。導演編劇給我們的劇本是什麼樣的,我們就背什麼樣的臺詞,最好一字不漏的背下來,這才叫專業。
這樣一比較,其實陳豪和劉濤都沒錯,只是香港演員和內地演員,體系和流派不同,所以著重點不一樣。
陳豪全程傻憨憨,聽節目組的規則,聽得一臉懵,還得靠劉濤解釋。劉濤還偷偷跟陳豪說了一句粵語,“她們好大壓力的。”
看來劉濤當年演《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功底還在,粵語還沒還給老師。
跟學員對戲,陳豪全程皺眉,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當初的昭陽公主,佘詩曼。
對陳豪的印象還停留在《誇時代》的豪門搞笑女婿,
一轉眼,陳豪年近五十,變成了穩重的帥大叔。
王浩信比陳豪出鏡的時間還短,點評+出場介紹,加起來只有一分鐘。
順便說一句,王浩信的普通話說得真好,一點都不港普。外形高大帥氣,多來參加幾檔內娛吧,我們很喜歡看。
衝著王浩信、陳豪看了一期節目,期待下期的惠英紅姐姐,期待學員們帶給我們更多精彩劇集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