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爺爺想看孫女最後一眼,孫女避而不見,16萬彩禮傷了誰的心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近日,河南一位重症爺爺想看孫女最後一眼!可孫女卻避而不見?親人到底有什麼恩怨!

一、重症爺爺想孫女,為何孫女卻離家出走不聯絡?

重症爺爺想看孫女最後一眼,孫女避而不見,16萬彩禮傷了誰的心

原來這位爺爺患了重症,是肝癌晚期,堅持不了幾天了,可是老人最後想見孫女一面,卻一直聯絡不上。女孩父親吳合文說:沒辦法只能求助於百姓調解節目,希望女兒看到後能回來和爺爺見最後一面。

女孩的母親說,女兒大年初三下午走的,到現在一直沒訊息,打電話是通著的,卻一直沒人回話,語音也發了很多遍,可女兒就是不回,音訊全無。

爺爺想孫女是人之常情,孫女佳倩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外出務工,就把小佳倩放在老家爺爺奶奶身邊生活,孫女是他們一手帶大的,自然和這個孫女感情很深厚,面對病魔,爺爺含淚說:妞,回來吧!回來我想你了!

看到此,讓人忍不住淚溼眼眶,都說親情是人間最美最純潔的感情,在爺爺病危之時,他最親的孫女卻離家出走音訊全無,怎不讓老人擔心牽掛。

《孝經》上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而最親的孫女為何在爺爺病重之時,不陪伴在老人身邊盡一點孝順之心呢?

可在他們家人身上,我看到了冷漠與溝通不暢導致的親情疏離。

親情是什麼?她是思念起始,但,又沒有終點,是一種對家的留戀,一種對團圓的渴望。

可在他們家,父母為了生活打拼,早年外出打工把女兒放在老人身邊,多年的異地分居,讓女兒對父母沒有親近之情,難怪女兒佳倩會把感情寄託在網路,不想對家人說的話透過網路傳遞給生她的父母。

而得到女兒的訊息,還是母親看到女兒發在抖音上的短影片,影片上女兒說:“這輩子和誰過,怎麼過,過多久,只要笑容比眼淚多,就找對人了”。

可見,女兒是個有心事的人。她渴望有家庭溫暖和相伴一生的人,她需要開心快樂地生活。都說女大不中留,難道她是找到了意中人,不敢和家人說嗎?

母親表示,女兒確實戀愛了,男友叫楊振江,他們曾經見過面。女兒臘月26離家出走過一次,他們就是透過振江找到了佳倩,更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僅僅回來3天,女兒再次離家出走。而女兒的行李箱還在家,只隨身帶了幾件衣服和母親買給她的羽絨服。

二、父女通話,女兒簡單粗暴一句話,傷了誰的心?

為了找回女兒,佳倩父母來到振江家,振江母親坦然道:兒子確實和佳倩談朋友,但她沒在我家。並生氣地指責佳倩父親:你為啥要一直說,她跟我們在一塊呢?

正在這時,父親吳合文的電話響了,女兒佳倩對著父親質問:有你那樣的嗎?你為啥跑別人家找啊?

父親無奈說了爺爺的病情:爺爺在醫院裡馬上要去世,他哭著想見你一面,你微信不回電話不接。

佳倩不相信地說:我過年剛見他一面,我有那麼重要。

終於接到了日思夜想女兒的電話,可電話的那一頭,佳倩卻不願意面對父親,當父親問去哪裡能找到她時,女兒簡短一句:不想見你。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可面對父親的電話,佳倩卻如此冷漠讓人有些擔心。大過年就離家出走,家是孩子最溫暖的地方,為何她要再次出走呢?

父親又說了爺爺想見她一面時,佳倩不耐煩道:別煩我了,中不中。

吳合文迫不及待地又一次撥打了女兒的電話,可電話卻關機了。

馬卡連柯說: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在他們身上又讓我看到了因親情缺失造成的父女疏離,不管父親如何解釋,拿爺爺病情來打動女兒,卻都被女兒簡短粗暴地拒絕了,她甚至懷疑自己在家庭和爺爺心中的位置,不由讓人質疑佳倩的冷血無情。

面對爺爺的病情,難道一直被爺爺帶大的孫女不擔心嗎?爺爺可能在你心裡不重要,但你在爺爺心裡卻是重要的人啊。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何況是身患重病的爺爺在呼喚你回家,你可曾想過留給爺爺的日子不多了,不管發生了什麼,爺孫之間最感動的愛就是最長情的陪伴。

三、父親要16萬彩禮,女兒認為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男友振江說,他和佳倩相戀三年了,但和佳倩沒有在一起,他坦白地說:我承認,每天都聯絡。對於女友的去向,他也不知道女友到底在哪兒?

聽到爺爺重病非常想念孫女時,振江當即電話聯絡佳倩,在他的勸說下,佳倩同意來他家和父母見面。

看到父母出現,佳倩依舊沒有表情,甚至還想要躲避,當調解人問:爸爸媽媽平常對你親不親?佳倩沒有猶豫地回答:不親。

她這句話一下子讓人愣住了,男友振江拉著佳倩手安慰:你爸你媽已經來了,你有啥難處,有啥對你爸媽不願意的地方,你說出來。

聽到男友暖心的話,佳倩終於開口了“他們不尊重我的意見,光想讓我按著他們的想法做”。

男友表示,佳倩曾跟他抱怨爸爸媽媽在家管的她很嚴,一點自由都沒有,作為一個普通的正常人,整天把她囚禁在家裡。

聽到此,母親宣告:誰囚禁她沒有。

原來,佳倩和振江談戀愛三年,但兩人還沒到結婚年齡,振江母親想等二人適婚時才談婚論嫁,畢竟是女方,她尊重佳倩家人的意見,但佳倩爸爸要求男方給出16萬彩禮。

振江母親說,對16萬彩禮,現在沒有,因為去年8月份給兒子買了一輛邁騰車,花了24萬,家裡現在還有六七萬外債,當時佳倩父親不滿意,臨走她又問了親家一句:沒這16萬娶不了佳倩,是嗎?

而倔強的佳倩父親說,就是這意思。這話惹怒了振江媽,如果就是這意思,那婚事就先不談。兩家就此有了矛盾。

正因為父親要彩禮,讓佳倩對父親有了再一次認知,父親在她的終身大事上沒有和她很好溝通就向振江家提出要16萬的彩禮,就是對她的不尊重,這讓她不能接受。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而尊重是相互的,不只是子女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同時父母也要尊重子女的想法和決定。

四、戀愛自由,婚姻不是買賣

蕭伯納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隱藏著甜蜜的愛。

看似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一種保護,其實這種愛有時因溝通不暢反而讓女兒認為是無理取鬧不尊重自己。而佳倩的父親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對於兩個孩子談戀愛,拓江母親表示:只要兒子同意,我沒有意見,只要兒子幸福。

而佳倩的父親也表態:只要走路道就同意,不走路道不願意。

原來他說的走路道還是因為彩禮,按農村的風俗習慣,兩家人該見面見面,該走過場走過場。

現在年輕人戀愛自由,當調解人說等兩個孩子到一定年齡,等個一年半載再結婚也不遲時觸怒了佳倩父親。或許是調解員沒有順從吳合文的意思,他一聲不吭起來就走,絲毫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

面對鏡頭,他發洩自己的不滿:我白養活這麼大個女兒,我的女兒這麼不值錢。

聽他的語氣,這是把女兒的婚姻大事在明碼標價。問題是女兒還不到法定年齡,這麼急於要彩禮是什麼意思呢?

而《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子女結婚,雙方要彩禮可以協商,也要根據情況而定,而不是一言不合就離開,其實這種心態最傷人傷情。

五、親情需要理解和溝通,結局暖心

看到父親氣呼呼地離開,本就對父親牴觸的佳倩談起了自己的傷心事。

佳倩上有一個哥哥,從小父母在外打工,就把她丟給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哥哥有了孩子之後,父母為了照看孫子從外地回來,她從父母身上得到的愛少之又少。成年之後她談了物件,振江以及振江的家人對她呵護有加,從這裡她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可是父親硬要向振江家要那麼多的彩禮錢,在她看來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因為缺少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從她不上學開始到上班,她沒得到母親的關心,而母親也沒問過她吃飽和穿暖,這讓她十分委屈。

沒想到她的心裡話讓母親大為生氣:你讓你爹跟你娘都死了都妥了,你上學沒花錢,身上穿衣不花錢?

當母女倆也開始因話不投機爭吵不休時,讓人感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句話一點不錯。而佳倩父母粗暴的態度,直接導致女兒的性格也簡單直接。當女兒在訴說自己的委屈和得不到親情愛護時,母親沒有站在女兒的立場讓雙方達到共情。一聽到女兒說母親不關心她的飲食起居時就大為惱火,這對夫妻都是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在女兒面前確實給的愛太少了。不懂得女兒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親情,友情,感情,愛情,為什麼情字都在最後,因為走到最後才是真正的情!

而他們之間缺少一種溝通和理解,父母認為我外出打工是為了讓女兒有更好的生活,其實這並沒有錯,只是他們忽略了感情是需要用心呵護和培養的,在女兒的幼年和成長期,物質不是父母和子女溝通的唯一橋樑,他們缺失的不僅僅是對女兒的關心和愛護,更缺少的是對女兒成長過程的見證者。

在調解員的勸說和開導下,母親率先向女兒承認錯誤,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怎麼可能捨棄親情不要家人,女兒的出走,其實是向他們敲起了警鐘。而父親放下執拗去與女兒和解,也是放低姿態的表現,女兒長大了,她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做為父母一定要學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不足,尊重他們的選擇。

而離家出走的佳倩何嘗不想念和擔心疼愛她的爺爺,在外的日子,她也掛念爺爺的病情,只是心裡的不甘和怨氣無人傾訴,才做出輕率離家出走的舉動。得知爺爺哭著要見她的話,她主動給爺爺打去了電話,並答應爺爺第二天去醫院看望老人家。

最後的結局讓人如釋重負,家庭是孩子們歡樂的殿堂,他們現在的需求和父母當年所處的環境不同,不能按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女兒,希望做家長的也要反思自己的問題,在孩子成長期,多關心和愛護孩子,多溝通、多陪伴才會讓親子關係相處融洽,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