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的打工人(父母外出打工寫詩)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讀完打工女詩人鄔霞的這本書自傳性質的散文集《我的吊帶裙》,心情是沉重的。這本書全景式記錄了鄔霞從四川走入深圳打工的全部生活感悟,以及她對於文學的不懈追求。

寫詩的打工人(父母外出打工寫詩)

在這本書中,沒有因為夢想堅持而帶來的改變,沒有終於走向成功的喜悅,有得只是沉甸甸的生活,來自於打工人生活的苦難,來自於苦難的重壓。

鄔霞之所以能夠走入我們的視野,是因為2014年紀錄片《我的詩篇》對於她的報道。可是,好像出名並沒有對她的生活帶來任何的改變,她依然生活在自己的苦難之中,她仍然掙扎在深圳打工的苦痛之中。而這對於很多想借助於夢想改變自身的人來說,這是一部帶著深深刺痛的書籍,好像夢想什麼都改變不了。

那夢想依靠什麼堅持下去呢?怎樣堅持下去呢?就只剩夢想本身帶給個人精神的富足。夢想本身就是生活下去的力量,鄔霞依然生活在掙扎之中,也期待著她的掙扎依然有著夢想的影子,依然熱愛生活,依然有詩為伴。

這是讀完這一部真實生活之後的感悟,也是發自於內心真切的期盼,真心的祝福。那麼就走進鄔霞幾十年生活的回憶之中,感受她走過的路,感受在時代變遷之中,一位普通打工妹的心路歷程,感受一個在最底層打工生活中對於夢想的堅持。

鄔霞的故事,其實就是我們這一代人走入大城市所經歷生活的縮影。她故事中的各種場景,在我們這些打工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出現過,讀著這些文字,一定能夠讓很多讀者和我一樣產生共鳴。

鄔霞是14歲跟隨著表姐走入深圳打工行列的,而那時也是我國勞動密集型行業遍地開花的時代,有著非常很多人走入城市之中;可那時也是用工最不正規的時候。14歲,明顯的童工,依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很少有休息日。這都是當時最常見的狀態。而各種安保制度,讓打工者就像機器一樣的運轉,完全失去作人最起碼的尊嚴。動則罰款也是工廠最常見的管理方式。

這些經歷在很多讀者的心目中都已經定型,就是那段時間痛苦的回憶,而在鄔霞的筆下娓娓道來,讓這段在很多文學作品中空白的記憶得以完整,也讓更多的人瞭解第一代打工人的心酸歷程,這種心酸超出了所有現代人的認知。鄔霞的這種記錄還有很多,還有他所經歷的各種各樣的傷害,這都是在第一線打工悲苦命運的寫照。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