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輝妻子丁克個人資料(康輝為什麼選擇丁克家庭)
2018年,康輝的母親彌留之際,帶著最後的遺憾,對陪伴在身邊的女兒說:“媽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看到孫子,我心有不甘,卻又迴天無力”。說完離開了人世。
此時,康輝身在外地出差,也沒有辦法趕到母親身邊,聽到姐姐的電話,對著母親的方向磕了三個頭。
此時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給母親留下一個孫子。
後來,康輝在自己的自傳中寫到:“如果能重來,我一定會要孩子不做丁克族,可惜,已經超過了生育年齡。
康輝和他的小師妹劉雅潔結婚以後,兩人就商定,不要孩子做丁克族,享受兩人快樂的時光。
無論父母或者親朋好友如何勸他們生一個孩子,他們都沒有聽進去,堅持做快樂的丁克族。
他們夫妻恩愛,感情甜蜜,在他四十八歲那年,母親去世時,他後悔了。
01 和劉雅潔是校友
康輝1971年出生在石家莊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上面有個姐姐,一家四口很幸福。
從小他的成績就很好是學霸,一直希望他考上北大清華。
他的志向是主持人、播音員,後來他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播音專業。
在學校他非常勤奮,他因為說話有口語,普通話不太標準,受到同學們的笑話。
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同學們的看法,苦練口語標準的技巧。
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他的口語終於很標準了,受到老師的表揚。
老師讓他再接再厲,爭取做一個優秀的主持人。
畢業後,憑著他出色的能力,進入了人才濟濟的央視。
在電視臺他認真學習,踏實工作,不斷提升自己,很快就脫穎而出,擔任了《世界報道》的主持人。
他的愛情也來了,這一年康輝的小師妹劉雅潔來到央視實習。
由於各自的分工不同,康輝對劉雅潔並不是很熟悉,劉雅潔對康輝也只是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覺得這個帥哥工作很認真。
平易近人,對人很親切,也就沒有這麼拘束了,他們只能是點頭之交,並不是很熟悉。
只覺得康輝長得很帥,劉雅潔在臺裡工作一段時間後,和大家也熟悉了。
有些同事經常議論說,康輝和劉雅潔兩個人長得很像,而且走路的姿勢都差不多,性格也差不多,都比較文靜。
劉雅潔也感到很好笑,怎麼可能和康輝長得一樣呢?肯定比他長得好看。
她也當成開玩笑,並沒有往心裡去,誰知一場相親,康輝和劉雅潔走到一起了。
在一次聚會中,劉雅潔和康輝被朋友介紹相親。
這個朋友和康輝也是好朋友,和劉雅潔也是朋友,他覺得兩人很般配,就把他們介紹認識相親了。
康輝和劉雅潔兩人都答應了見面,他們在一家菜館點菜。
劉雅潔喜歡吃那個西湖燉菜湯,康輝卻說不好喝。
劉雅潔感覺很尷尬,急忙說:“這是給我自己點的,我喜歡喝。”
好在聊天過程還算比較順利,兩人順利的交換了聯絡方式。
然後,康輝說:“我們去外面看看逛街吧。”
劉雅潔跟著康輝去去外面逛街,康輝突然說:“想給朋友買一個禮物”。
於是陪著康輝逛了半天街,那時天氣很熱,劉雅潔熱的渾身冒汗。
康輝說:“你在這等著,我給你買一個禮物。”
劉雅潔就乖乖的在門口等,看看康輝給她買什麼禮物,心裡還有點小期待。
康輝回來的時候卻買了一根冰棒,給了劉雅潔,她挺失望的,不過感覺挺實用,那時她確實口乾舌燥。
第一次約會結束了,康輝會把劉雅潔直接送上車。
劉雅潔回頭想看看那浪漫的一刻時,只看見康輝的背影。
和想象的反差有點大,她才知道康輝是一個直性子,不懂浪漫的男人。
02 經過8年愛情長跑,結婚後兩人決定這丁克
並沒有妨礙她和康輝感情的順利發展,透過進一步的接觸,她才知道康輝早就把她當成自己人,家裡人一樣了。
沒有必要這麼客氣,也沒有必要去裝斯文,感到康輝是一個特別實在的人,漸漸的愛上了他。
而康輝遇到劉雅潔之後,也有了想成家的願望。
康輝說:“她很漂亮,很純很倔強,不像當下的女孩子那麼活躍,但她適合我,我現在想離開她,我真的會受不了,也許戀愛的人有點昏頭吧。”
劉潔雅畢業後也分配在央視工作,兩人相互陪伴,相互鼓勵支援。
彼此分享,一起面對,經過八年的愛情長跑,誰也離不開誰了,在2000年,兩人結婚了。
結婚以後他們搬進了單位分配的新房子,那時,康輝的事業非常忙,妻子劉雅潔也是一樣。
李修平和康輝住在同一棟樓,她經常看到康輝挽著劉雅潔的手,兩人一起散步、遛彎,非常開心甜蜜。
兩人決定不了孩子,做丁克,對於他們的決定,康輝的父母是不同意不贊成的。
老人早就想抱孫子,多次催促康輝和劉雅潔給他們生一個孫子。
康輝才給父母說了實話,他們不打算要孩子,父母當然不能同意 。
只要康輝在家,父母就嘮嘮叨叨,勸他們生一個孩子的各種好處。
康輝仍然不為所動,他們覺得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
沒有孩子的拖累,他們生活也會輕鬆很多,也少了很多煩惱。
康輝父親直到帶著遺憾去世,也沒有看到自己的孫子,康輝母親更是不停的勸說康輝:“你父親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見到孫子,現在他不在了,你一定要完成我和你父親的遺願,儘快要一個孩子。”
說到話說到這個份上,康輝仍然沒有改變,還是不要孩子。
03 沒有生孩子是最大的遺憾
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去,《新聞聯播》零失誤,也成為行走的“活字典。”
在一次節目中,撒貝南尼格買提,坐車行駛到某處,發現路牌上一個字不認識。
這個字和水庫的庫有點相似,只不過頭上沒有一點。
撒貝南問尼格買提念什麼,尼格買提也不懂。
他們決定問問活字典康輝:“水庫的庫字上面去掉一個點念什麼呢?”
康輝說:“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撒貝南說:“那要費流量費。”
康輝只好說:“唸錯一個字扣200元,你作為主持人,不認識這個字?”
說歸說,康輝還是告訴了撒貝南,這個“厙”字的正確讀音she四聲,村莊的意思,一般用於村名。
撒貝南和尼格買提對康輝佩服的五體投地,果然是“行走的活字典”。
這麼多年來,他播報新聞更是零失誤,2008年,離播報新聞還有不到8分鐘。突然需要插播一條重要新聞。
有18,000多字,八分鐘根本看不過來,他只好快速瀏覽了一下。
按照正常的語速正式播出來,從頭到尾流暢播出,足足22分鐘一字不差,零失誤。
和平常的新聞聯播並沒有不同,可有誰知道他沒有全部看過,這種專業能力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
就靠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敬業精神完成了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的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不僅是《新聞聯播》主持人,還參加了各種大型晚會。
如香港迴歸10週年,國慶60週年慶典及春晚節目其他各種大型活動不可缺少的人才。
他還是沒有改變不生孩子的決定,儘管母親不停的摧促他,母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孫子。
2018年,母親因為尿du症住進了醫院,每個星期都要做三次透析。
儘管後來母親不再催促他了,但想抱孫子的願望從來沒有停止,直到母親去世了,也沒有看到孫子,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人世。
當時他在外地出差,他姐姐打電話告訴他母親離世的訊息。
他對著母親的方向磕了三次響頭,此時他才感覺到沒有生孩子的深深遺憾。
他在自傳中寫道:“這輩子最對不起父母的就是選擇丁克,如果可以重來,我想我一定會早日滿足母親的心願,生一個孩子。”
可是,後悔也晚了,他已經48歲了,和妻子的年齡,已經不適合生育了,堅持丁克不生孩子,給他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寫在最後:
做丁克,年輕時也許生活很愜意,沒有孩子拖累,享受二人世界,到了年紀大的時候。
想法就不同了,看著別人有兒子有孫子,而自己卻什麼都沒有,覺得簡直是無臉見人。
尤其是父母年紀大了,看不到孫子那種滋味,不是年輕人所能體驗的。
丁克族,到了一定的年紀,後悔都沒得後悔的,就想再生也生不出來了,女人過了35歲,才懷孕生孩子,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危險。
過了50歲的女人想生孩子,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所以想做丁克族,一定要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