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別人關心我很虛假(好好生活是對無情的人堅強的回應)
新年了,有很多的話想說,但又覺得好像每一個想說的點,對於人生都是一個有點宏大的問題。
比如找到熱愛,肆無忌憚的做自己,以及關於愛......
但今天卻只想聊聊關於新年,關於那些逝去的人,關於看上去快要滿溢位來的愛,以及關於那些無聊的詢問。
01
前段時間大姨猝然離世,家人們都很傷心,最傷心的是與大姨相伴五十幾年的大姨夫。
他說大姨年輕的時候受了很多的苦,如今走的太突然。
大姨的兄弟姐妹們,也很傷心,可能誰都沒想到,大姨會以這種方式突然離開。
只是世事有時候真的是荒誕的,因為傷心像暴風雨一樣強烈,而遺忘卻來得那樣的悄無聲息。
小年的時候家人聚會,可能出於怕場面失控,或者大家都怕對方傷心,所以沒人提起大姨。
大姨夫就覺得,不應該這麼就忘記,還發了大姨與幾個兄弟姐妹的合照。
不敢提及的人,覺得大姨夫不合時宜,而大姨夫覺得他們似乎有些無情。
誰對誰錯,沒法定義,因為大姨對每個人的意義不一樣。
但這件事情會讓我覺得,時間是殘酷的,被遺忘是註定的結局。
昨天去了墓地,去看爸爸,看著燒完紙飄起的那些濃烈的煙霧,升騰又消失。
看著火苗從小到大再到熄滅,好像看見了人生歸於沉寂的那個終點。
爸爸的一生,雖然生活在小村子裡,人卻是高傲的,他有自己的世界,他與旁人難以溝通。
別人是喝酒抽菸打牌,爸爸是看書寫字關注新聞,他該有多孤獨啊!
爸爸離開後的前幾年,每次有人見到我都會提及一下,都覺得爸爸很了不起,養大了三個孩子,把我和姐姐送進了大學。
可是你會發現,所有的人都在照常生活,爸爸對他們的意義不過是生活中曾經有這樣一個人。
我從未覺得別人應該銘記,只要我記得就好。
我太明白,這個世界沒有感同身受,哪怕在最親密的人之間。
時間的殘酷就在於,都會消失,都會遺忘,都會被替代,沒什麼非誰不可,沒什麼至死不忘。
見怪不怪,都別意外。
就像山谷的那些花朵,那些小草,獨自生長,又悄然離開。
這個世界沒人記得它們,甚至沒人見過它們。可是它們存在過,它們見過這個世界。
如果你是那個難以忘記的人,千萬別把這份惦念拿出來分享,更別奢望誰跟你一樣銘記。
就放在心裡吧,就像悄悄給自己種了一朵花,用思念澆灌。
看它長出葉子,看它開出花朵,看它在你的記憶裡熠熠生輝,永不凋零。
這是你一個人的盛大,也是你一個人的歡喜,自己好好感受,別人隨意。
02
新年會讓幸福的人更幸福,不開心的人更不開心。
只是看這個幸福和不幸福,怎麼去定義。
一個姑娘分享了自己最近的脆弱,她說她想要的不過是被愛。
她曾經唯一感受過的無條件的被愛,以及被堅定的選擇,是來自於她的爸爸。
長大之後她發現愛是需要交換的,是有條件的。
那些以愛的名義走進她世界裡的人,都帶著自己的目的,不斷的消耗她,傷害她,讓她感到恐懼。
她也知道,別人有所圖很正常,她只是不想要這樣的愛。
她想要偏愛,想要被堅定的選擇,想要別人愛她只是因為她是她。
她像一個翅膀被打溼的小鳥,瑟縮在自己的世界。
她渴望溫暖的陽光能夠曬乾它的羽毛,卻又害怕,這陽光會讓她付出毀滅性的代價。
她一個人生活在北京,有自己的房子,有很好的收入,可是她依然是個渴望被愛的普通女孩。
她好像不懂,她一旦露出這種脆弱,就相當於在叢林裡手無寸鐵,只能用肉身抵擋危險的小白兔。
這副模樣,會引來豺狼,不會引來溫暖的懷抱。
我敬佩她的坦誠,心疼她走過的路,卻有點不明白這些年的閱讀和寫作,甚至看心理醫生怎麼沒能讓她懂得,放棄依賴心理。
被愛的前提從來不是軟弱和失去自我,被愛的前提是你首先要有健康的自我。
渴望被愛沒有錯,但要知道不管是要用交換來得到愛,還是去尋找純粹的愛,你都得先讓自己好起來。
世界之於我們,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重要,當你已經疲憊不堪,千瘡百孔,世界對於你又有什麼意義?
適當求助,但要放棄被救贖的妄念,救贖這件事只能靠自己。
我總覺得她之所以這麼痛苦,就是因為她現在雖然有錢了,有能力靠自己生活,但在精神上還是一個等待別人哺育的嬰兒。
從此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那是童話故事裡才有的結局。
現實生活中的被愛或者看上去很甜蜜的寵愛,事實上背後總有某種妥協和付出。
不是我怨念重,或者總是覺得別人也不幸福,而是我不太相信人性的完美。
兩個人能夠很契合的相伴一生,絕不僅僅因為最初熱戀時的那份歡喜。
當多巴胺越來越少,當生活歸於平淡,能夠繼續走下去,絕對是雙方都付出了很多。
女性的青春,精力,生育的風險;男性的養家壓力,收斂心神,照顧家庭,每一樣都需要雙方足夠的篤定。
愛與被愛最終會轉化成,為了對方你到底能付出什麼,妥協什麼。
想要被愛的前提是,你要有能力付出愛,如果只是一個等待吸收能量的人,是沒辦法有一段長久的感情的。
好好生活,先供養自己的心神,有足夠的智慧,有好的身體。
享受那些看上去很華麗的浪漫,但也要清醒的知道,這個世界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祝你在嘈雜裡認清自己,祝你能辨出那些虛假的愛意。
祝你對幸福永抱希望,祝你有披荊斬棘的勇氣。
“愛自己,是生命的法則。除非愛自己,你不可能滋養別人。
我願意看到充滿愛和滋養的你,而不是自我犧牲的你。”
03
過年了,又到了親人間的大聚會,也變成了一個表演場。
上演的是其樂融融,以及這背後錯綜複雜的價值觀之戰。
親情肯定是有的,但好像也沒有太多。
我見過小時候的冷落,也看見了長大後的追捧,這熱鬧似乎不僅僅因為大家血緣相親,也有很多市儈的成分。
這一天的熱鬧,無法掩蓋內心裡的嫉妒或者鄙夷,如果在關係裡你是沒有利用價值,或者交換價值的那一方,最好閉嘴。
話不投機半句多是一回事,說的話毫無分量又是一回事。
大家只喜歡聽“馬雲”講成功之道,講人生道理,不會想聽你說,這一年你遇見了什麼,經歷了什麼,過得是否開心。
你的受重視程度,與你的收入成正比。
這確實一種關心,但也不是真的關心,需要分辨,需要感受。
有時候也會覺得這場景還是挺有意思的,大家明明一年才見一次,平時基本毫無聯絡,在這一天卻像是從沒分開過,相互過分的關心顯得那麼的突兀。
他們開始操心你的終身大事,甚至是養老問題,好像你如果流落街頭,他們會對你的人生負責一樣。
但實際上,毫不相關,所以就真的不懂,這種關心又是何必?
過年其實是一段很危險的時間,因為沒有自己主見的人很容易被群體PUA,淹沒在人群中,接受合群訓練。
比如趕緊結婚生子,沒孩子怎麼行,你看誰誰誰孩子都多大了,誰誰誰都抱孫子了,誰誰誰賺了多少錢,買了什麼東西,等等等。
他們不關心生存以外的生活,好像佔有越多,快樂就越多,這可太可怕了。
讀書沒用,去看世界沒用,自我沒用,快樂沒用,有用的是有錢,或者有某種權利。
多麼樸素的人生觀,這種人生觀本身沒錯,可怕之處在於他們想以此把你想要的人生說的一文不值。
讓你歸於他們的隊伍,過跟他們一樣的生活。
錢當然重要,生存也是必須的,可是還是有人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這一生。
而不是出生,賺錢,結婚生子,再賺錢,就像那個關於放羊小孩的故事。
長大幹什麼,賺錢,賺錢幹什麼,娶媳婦,然後生個孩子,再繼續這樣的生活。
我沒有要批判某種生活,只是我不想強迫自己去過自己不喜歡的生活。
我沒辦法想象跟一個人,認識幾個月就結婚生子,再熬過一生的生活。
我總覺得那樣是在強行的走人生的某種必經流程,以殺死鮮活的自我為代價的那種。
我的人生,並未風生水起,甚至確實有些落寞,可是我的人生,是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的人生。
為此,我有一點驕傲,因為我還是我。
不刻意的特立獨行,全然接受所有命運,好的壞的,都是一場經歷,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應有的成長。
比如,更豁達一點,更勤奮一點,更智慧一點,更愛自己一點。
別人其實並不在乎你的生活,你也大可不必因為誰的幾句話而懷疑自己。
你要堅信自己的熱愛,堅定自己的選擇,活得像個人。
至於最近的這些相聚,你就當是看看眾生相,我相信你能感受到暗藏在其中的真意,也能分辨那些虛假的關心。
就好好享受吧,但同時也要保持清醒。
“迴避、躲閃、輾轉騰挪都毫無作用,既然來的總是要來,迎著刀鋒而上恐怕是最好的選擇,起碼節約時間。”
加油啊,每一個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