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有愛是港灣(夫妻之間懂得包容彼此間才溫暖)
開啟生活的正確方式徵文
劇中有這樣一幕:在得知妻子付心童為給兒子辦理出國留學的事宜被中介騙走了小100萬,本來就因初戀冬曉的事心虛的邊亮欲言又止,沒敢露出不悅,假裝淡定地安慰妻子。在停車場時,接到岳母在養老院療養升級而賬戶扣款餘額不足訊息時的有心無力,緊接著自己的父親又打電話過來劈頭蓋臉一頓嚎叫“找的什麼保姆,管我什麼時候吃飯、睡覺”!看著下跌的股票,付心童一臉愁容地拿來家裡的賬本……一件件有關孩子教育、老人贍養、經濟壓力的家庭瑣事接踵而來,讓人原地暴擊。
這就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寫照,真實而又無奈。有事自己扛,不能隨意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自我消化這種情緒後,還得直面這些棘手的問題,並得安排妥當。
邊亮、付心童和冬曉三人一起愉快地結束了晚餐,付心童從邊父那裡印證了自己的第六感:邊亮和冬曉倆人曾是戀人關係。邊亮為了和付心童坦誠相待,倆人在書房談起了心。
倆人在橘黃色燈光的對映下,你一句我一句嘮家常似的“談情說愛”。因為冬曉的事情,邊亮給妻子真誠地道歉。付心童用自己女主人的氣魄選擇相信邊亮,日子過了這麼久,付心童也知道邊亮不是沾花惹草的男人。
中年人的愛情溫潤如玉,潤物細無聲,沒有了熱戀時的火辣熱烈。試想想,這種情況要是發生在熱戀期的情侶身上,免不了一頓吵吵嚷嚷,還有鮮花、下館子等道歉形式的加持。
邊亮的一句“衣服挺好看的,你留下來吧。穿給你看,也穿給我看。”付心童略帶埋怨地回答“你那麼忙,哪有時間看吶!”
是啊,中年人的愛情已經被生活中的弟零狗碎吞噬了。車子、房子、事業、孩子、老人……哪一樣不需要操持?在這些重擔的壓力下,邊亮應該已經很久沒關心過付心童了,更別說和妻子好好談心了。
邊亮作為一家的主心骨,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換了大房子;為了讓兒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籌劃讓其出國留學;為了讓老人過得舒心,給父親找保姆,給岳母在養老院訂的豪華套間……付心童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辭去了很好的工作。倆人雙向奔赴想讓這個家變得更好。中年夫妻肩上的責任驅使著他們大氣不敢喘地往前走,同時他們都忽略彼此了。
最讓人生疼的是,當付心童的暴躁症爆發時,作為丈夫的邊亮不知所措的表情暴露了他對妻子平日裡的冷落。他或許還是覺得妻子只是在發洩情緒。
當付心童確診了暴躁症時,邊亮才給予妻子體貼入微的照顧。付心童反而更堅定了要和邊亮離婚的想法,她那一句“你對我只有丈夫對妻子的責任,而不是愛。”
是啊,仔細想想這句話,付心童不是無理取鬧,她在闡述一種事實,這種事實是生活教給她的。
以前不經意間她會和邊亮聊起自己的狀態,覺得自己累,在弟零狗碎的日子裡失去了自我。但邊亮都是不痛不癢地應付下,沒有實質性地關心過妻子。這種壓抑感日益厚重,在邊母去世後,十幾年積累的委屈和辛苦,作為一個女人,付心童在一瞬間爆發了情緒。
是的,付心童在邊亮眼裡看不到對自己的愛。女人,至死都相信並渴望愛情;而男人,認為給足這個家豐盈的經濟,這就是是一種責任,這就是愛的表現。女人能接受沒錢、風雨同舟的日子,不能忍受沒有愛的婚姻。終究是邊亮沒有像對冬曉和文草草周到那樣對妻子。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把好的一面呈現給了和自己生活無關緊要的人,而差的一面卻讓最親的人來承受。付心童的多年付出,邊亮或許認為這一切是順理成章的。但妻子是女人,而女人需要被呵護、關愛。有一句話說得好“happy wife,happy life”。
如今,我和先生有7年的婚齡,女兒一歲半,比起二人世界的日子確實有變化,我們一直在積極地調和這種轉換。
比起中年婚姻,我們的婚齡還差那麼幾年。目前我們的愛還在持續,我們時刻記著我們為何要組建家庭——是愛。夫妻間的愛,是一個家庭最基礎、最重要的情感表達,只有夫妻之間有了愛,才會將這份“愛屋及烏”的愛傳遞給其他家庭成員。
因為愛,兩個人步入了婚姻。而進入了婚姻,意味著雙方都有了一份責任,對彼此,對這個家。
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雕刻,在負責任的婚姻中,夫妻之間的愛不容被忽視。畢竟夫妻才是相互扶持走到生命最後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