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只想戀愛,不想結婚
01.婚姻的盡頭:找個人長期吵架小時候讀張愛玲,她借角色講:「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驚為天人。雖然當時年齡小,並不懂得張奶奶的意思,但我放下書,看見爸媽在吵架,又聽見隔壁小孩爸媽在吵架,樓下小孩爸媽好像還吵得動手了……年幼版的簡淺,默默得出一個結論:「婚姻的本質,就是找個人長期吵架。」咳。我懷疑我小時候,是個哲學家。長大後,我不再那麼哲學,不幸長成個對漂亮妹妹感興趣的大豬蹄子,父母大人無比驚恐,生怕我早戀。父母大人對我過分有信心了,中學時代我太悶騷,撩不到妹啊……還早戀?淚目。那時我姐讀大學,我爸媽依然是遵循主流價值觀:讀書不要談戀愛。後來我姐大學畢業了,我爸媽開始催我姐找男朋友,最好快結婚。正讀高中的我,發現一個巨大 BUG:人生前二十年當書呆子,完全不懂如何男女相處之道,更不懂何為婚姻,卻要在畢業兩三年內,學會戀愛,懂得婚姻,掌握為人父母的真理?這不科學啊!
講道理,我們讀個大學,都要考十二年試,結婚生子這等深奧的事,竟然是短短几年就能草率決定的?可惜,眾所周知,父母是全世界最不講道理的人群。畢業四年,我研究了近一百對「到年紀就結婚」的案例,不乏父母轉介紹和社招哦不相親,發現一個悲慘事實:多數夫妻,婚前根本不瞭解對方,談不上什麼愛情,婚後,多是瑣碎爭吵,談不上「幸福」二字。我咬咬牙,又用了一年時間,在我的粉絲群裡問了近千名 95 後,超過 70 % 的 95 後說:只想戀愛,不想結婚。這是為什麼呢?02.婚姻的本質:是生育後代回答為什麼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所謂「過來人」的人生建議。他們會說:婚姻不是兩個人幸福生活在一起,婚姻就是一起生活,是人生必經之路。用最簡單的話總結他們的意思,便是:結婚就是養娃。此刻,我腦海裡迴盪起我偶像彭磊的魔性 PK 話術:養娃,真的不容易啊!養娃,成為結婚最初也是最終的目的,雖然,很多人也沒想清楚,為什麼要有這個目的。關於養娃,我要講一個真實故事。
故事發生在成都,男人已離婚兩次,每次都有娃,第二次婚姻的娃,他在養著。女人離婚一次,也有個娃,男人比女人大個十幾歲。兩人,就這麼看對眼了,決定一男一女兩娃,開啟新生活。不過,也沒兩娃什麼事,反正他們同不同意,都影響不了這對男女的決定。結婚理由呢?一個人養娃太難了,一個人生活太辛苦了,要兩個人一起,才能讓娃過上好日子。當我聽到這理由時,我突然慶幸,我父母給了我一個健全的家庭,從沒給我整這種噁心事。什麼給娃過好日子?你們生娃前,怎麼就沒想過養不養得起?你們離婚時,怎麼就沒想過給娃過好日子?你們強行給孩子新家庭,有問過他們接受不接受嗎?總之,這類父母的無能,要孩子來受罪,這類父母的無知,要孩子來買單。這類父母的自私,變成了對孩子的無私。找藉口,誰不會?別仗著年紀大,欺負孩子沒法反抗。年紀大知道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你對孩子的惡,遲早有一天在你年老時,數十倍反噬給你。這對男女,為了生活,為了賺錢,決定要去開個幼兒園,因為,賺娃的錢,最賺錢。這是我這幾年,聽過最好笑的笑話。兩個讓娃擁有一輩子心理陰影的人,要去幫別的父母看娃,你們這是比朋克還要朋克啊。很多 95 後,不願意結婚的理由,也是緣於原生家庭。太多太多年輕人,都親眼目睹父母的爭吵甚至家庭bl,都被父母「自私的無私」弄得痛苦不堪,都因為父母「只管生不懂養」而懼怕童年。他們,不願意也變成這樣的父母。他們,不願意擁有這種婚姻。是,沒錯,那些「過來人」說得沒錯,婚姻的本質是生育後代,但,能否在這個「本質」上,加一個「幸福」?我們需要幸福。我不反對婚姻,我只反對沒想明白的婚姻。抱歉,如果你告訴我那就是本質,那我就要改變本質。那是你們的本質,不是我的。如果你強行給我這種本質,那我就改變給你看。90 後、95 後不是垮掉的一代,是崛起的一代,是改變的一代。03.別把婚姻變成了恐懼如果婚姻只是搭夥,讓一個人很累生活,變成兩個人比較累生活,換取三兩分輕鬆,這筆帳,我認為不划算。我足夠強大,還沒慘到需要「搭夥過日子」,我也絕不允許變成這般弱小的人。你可以告訴我,就是有人自認那麼弱小,但我也要告訴你:弱小,不是自私和作惡的理由。讓一個幾歲的小孩,未來深陷原生家庭的困擾,就是作惡。別讓這種作惡,變成了恐懼,這對誰都不好。別讓 95 後提到婆媳關係就害怕。別讓 95 後害怕婚姻後的關係,畢竟,結婚證書這張紙,阻止不了一個人的離開。別讓 95 後害怕成為他們最討厭的那種父母,他們需要想明白,究竟能給小孩什麼。其實,95 後不是不想結婚,不是認為婚姻不重要,是因為,95 後認為婚姻非常重要。對於 95 後來說,婚姻的本質不是生育後代,這種本質,跟封建mx沒什麼區別,早該丟棺材裡了。在 95 後看來,婚姻的本質是關乎幸福的陪伴,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沒遇到那個能保證幸福的人,95 後不會隨隨便便結婚。請不要再試圖告訴 95 後:你這麼想是不對的。因為,95 後會改變那些強行塞過來的本質,然後告訴那些人:不對的,其實是你。